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尼族的“哈巴”文/赵官禄(哈尼族)自古以来,哈尼族就是一个热爱唱歌的民族。唱歌是哈尼民族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唱歌,哈尼族叫哈巴热,“哈巴”即歌,“热”即唱,成为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这样唱道:“我俩来谈谈,我俩来讲讲。人不会来看,鬼也不会来看。”这种...  相似文献   

2.
我们哈尼族是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05万,有哈尼、僾尼、豪尼、和尼、雅尼、期弟、各和、腊米、叶车、碧约、卡多、布孔、堕塔、梭比、罗美等11种自称和他称。解放后,根据我们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哈尼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史书上就有关于“和蛮”、“和尼”即哈尼的记述。我们的祖先原居住在北方,后经多次迁徙,最后渡过红河,到哀牢山区定居。如今,我们民族主要聚居在哀牢山区的红河哈尼族彝族  相似文献   

3.
若干个世纪的生命与血汗的堆积,让哈尼族人把无数座山变成了梯田的世界。层层叠叠数百级乃至上千级的梯田,似道道天梯由山脚直逼山顶,气势凌霄,搏空荡宇……这就是世界奇迹──哈尼梯田。哈尼梯田主要分市在哀牢山南段红河的部分流域、藤条河流域和李仙江部分流域(台称三江流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哈尼族聚居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是梯田最集中的地区。从总体上看,梯田的分布规模从元江(红河)水系向西至澜沧江水系呈逐渐递减的态势,梯田的分市区域与哈尼族的居住区域基本一致。哈尼族源于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接台…  相似文献   

4.
天南地北     
哈尼族文化走向世界〔本刊讯〕今春,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云南个旧市召开.130多位中外学者和特邀代表研究探讨了古老神秘的哈尼族文化.哈尼族是一个世界性民族,我国哈尼族有125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的红河州、玉溪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哈尼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文化宝藏十分丰富,民间传承大量古老的传说、神话和史诗,  相似文献   

5.
哈尼梯田成功申遗为哈尼族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依托梯田稻作促进哈尼族发展是其发展的趋势。然而现阶段由于梯田稻作经济价值较低,猛懂村选择了香蕉种植,香蕉种植破坏了哈尼梯田文化和生态环境,因此本文就挖掘梯田经济价值、保护哈尼梯田文化和开展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哈尼梯田成功申遗为哈尼族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依托梯田稻作促进哈尼族发展是其发展的趋势。然而现阶段由于梯田稻作经济价值较低,猛懂村选择了香蕉种植,香蕉种植破坏了哈尼梯田文化和生态环境,因此本文就挖掘梯田经济价值、保护哈尼梯田文化和开展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彩云之南哈尼族聚居的哀牢山区,山山岭岭梯田散布在云雾山间。数百级乃至上千级梯田层层叠叠,从河谷水边到云雾深处,突破时空,作古与今的连接,人间天上的沟通。美丽壮观的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寻求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和谐生存空问的伟大创造,是哈尼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哈尼梯田历经上千年的垦殖,是人类发展生态农业的伟大创举,是世界农耕文化史上的奇迹。山岭雕塑春日的早晨,我们行进在连绵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哈尼族在千百年的农耕文化中创造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梯田文化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睦、人与神共处的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特质。哈尼人穿的是艺术,戴的是神话,其服饰是哈尼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织自染的小土布衣服,反映了哈尼族自耕自足的农业生态特征,以黑为美的民族审美观念,反映了哈尼族大山般的深沉和厚重,头上的“吴芭”刻录着祖先迁徙的历史,胸前的银饰记载了宇宙万物的起源。服饰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承载民族历史有形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哈尼族从祖国西北向西南乃至东南亚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服饰特色。如何欣赏和解读哈尼族服饰图案象征文化与服饰变迁,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尼族文化学者、云南红河哈尼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绍文先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墨江县联珠镇克曼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解读哈尼族碧约支系传统服饰的款式、色彩、饰物、纹样的文化意义及蕴含价值。作者认为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墨江县联珠镇克曼村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解读哈尼族碧约支系传统服饰的款式、色彩、饰物、纹样的文化意义及蕴含价值.作者认为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哈尼族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充分认识了大气循环和地理位置的作用以及居住区域小环境中的雾、雨、水等循环变化规律,在对地形气候的理性选择上,显示出了哈尼人的勤劳智慧。  相似文献   

12.
夜访哈尼寨     
初到祖国的西南边疆,对什么都感到新鲜。边防连张指导员大概理解我这种心情,约我到山脚下的哈尼寨去看看。吃过晚饭,我们从住在山腰的连部向山下走去。正是落日溶金,暮云合壁之时,飞鸟归巢,牛羊回圈,四处一片静谧。我们穿行在密密的小树林里。张指导员给我介绍哈尼族兄弟的风俗习惯,并且提醒我说:“哈尼族兄弟待人热情好客,特别是这几年生活好了,更是待客热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玉溪市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文化溯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易门县哈尼族人口溯源和分布状况,对普贝乡哈尼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溯源进行了追踪调查,重点调研了当地的哈尼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哈尼族文化保护的几条建议,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玉溪市易门县普贝乡哈尼族文化溯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易门县哈尼族人口溯源和分布状况,对普贝乡哈尼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溯源进行了追踪调查,重点调研了当地的哈尼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哈尼族文化保护的几条建议,以期达到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从“以物易物”跨入流通领域我们哈尼人居住的地方,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过去由于思想观念的陈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阻碍着哈尼山区的经济向前发展。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古朴、原始的交换习俗。哈尼族农民在街头出售的各种蔬菜、水果,都是捆成把、分成堆,以一角钱作为计价单位进行交换。哈尼人过去羞于经商,把讨价还价看作不光彩、不道德的事。  相似文献   

16.
红河南岸彝族与哈尼族在交往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通过建构族际间仪式共同体方式,实现了两族“相遇到相融”的社会整合。红河南岸绿春三猛乡哈德村寨神、寨神林是彝族与哈尼族所共有,也是彝族与哈尼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是哈德村的村寨共同体实践的物质基础、情感基石。寨神是哈德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建寨始祖与图腾崇拜对象,是他们图腾信仰的基础。而寨神、寨神林物权、产权归哈德村民共有,主要表现于哈德村所有村民对祭祀寨神仪式活动具有同等参与权、仪式祭品的分享权、共同分享寨神灵力以及保护寨神林的日常化职责等。通过庄严而肃穆的仪式共餐与热闹的“流动的宴席”互享,维持着哈德村村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哈尼族传统道德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其当代意义作了一些尝试性分析,以期能对哈尼族地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并且舞蹈也是运动的一种,可以锻炼身体。许多舞蹈中的动作和节奏是根据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传统历史演变而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哈尼族民间舞蹈是哈尼族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蕴含的艺术特质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初冬的北京,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倏地绽开一枝奇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赴云南红河州深入生活的结晶——话剧《哈尼姑娘》与首都观众见面了.这是一出反映古老的哈尼族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新的追求和新的向往的好戏.首演式上,红河州州长、魁梧的哈尼汉子李先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令人们对南疆那块神奇的土地充满遐想和神往!李州长正在北京中央党校学习.在冬日一个阳光融融的下午,我走进党校三号楼他那间简陋的单人学员宿舍.我们抽着红河产的"红河"牌香烟,品味着清香四溢的红河云雾茶,聊起哈尼族和红河州,谈起李州长魂牵梦绕的民族和故土.  相似文献   

20.
缅甸的哈尼族──阿卡杨六金哈尼族是个跨界民族,分别居住在中国、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哈尼族的自称和他称有所不同,但其意义基本一致。本文拟对缅甸哈尼族的情况作一介绍。族称与人口分布缅甸哈尼族自称和他称有“平头阿卡”、“尖头阿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