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幢建筑物是建筑,而两幢建筑物则是城市景观”,建筑是硕大的户外博物馆,反映了城市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内涵:一方面,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受到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建筑的类型、风格等又必然会受到时代内容和建筑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城市建筑与其他历史文物一样,甚至比它们更直观地记录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化的轨迹,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城市演进的里程碑。基于此,本文拟从芝加哥市的建筑人手,来考察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城市的脸面,或者说是城市的形象。城市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表现上,如大厦、公园、桥梁、广场、雕塑等,它更是一种精神之上的构筑与传承。城市形象不是当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可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雅典以辉煌的卫城建筑、民主的公众生活、完美的悲剧艺术构筑起了这个城市彪炳千古的形象;罗马则是以宏大的竞技场和水道、高贵而又残忍的罗马公民、所向无敌的  相似文献   

3.
建筑装饰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是物质越精神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拥有特殊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同时它也反应这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在功能上,既有实用性强的艺术类型,也有纯粹的欣赏性的、表现艺术精神理念和形式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筑装饰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直是建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文化对一个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现代商业在城市中没有限制的高速发展,侵蚀了城市中独特的文化,让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除了名字我们还能靠什么来分辨城市?我写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意识,通过用纸折建筑的手法来体现商业广告对城市文化的侵蚀。立体广告上贴的广告条是可以一张接一张的撕掉的,来提倡人们还原一个干净原生态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鲍宗豪 《科学发展》2009,(12):68-82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对都市文化的研究,广义上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不同的维度展开,但更需要研究都市的精神文化。本文对都市精神文化的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下,比较研究纽约、伦敦、巴黎等不同全球城市精神文化的特点,进而揭示全球城市精神文化的共同本质与深层价值意蕴,提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取向。  相似文献   

6.
周颖  杨艳红  徐泰一 《城市》2012,(8):71-75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的一切行为的表达.对于城市而言,公共空间中文化的表达对增强城市意象、弘扬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来说至关重要.城市地铁站作为城市新兴公共空间,正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门户,对城市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文化,在地铁站设计中予以表现和表达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浩 《城市》2008,(8):74-76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的行动自由,扩大其活动范围,使其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关爱弱势人群,构筑无障碍城市.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广西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源  沈桂萍  欧健华  黄剑 《职业时空》2008,4(6):132-132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从事体育锻炼的总和,它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体育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凤勇  池强  白雪 《职业时空》2008,4(1):98-98
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区域性、群体性文化,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高校体育的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  相似文献   

10.
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  罗永泰 《城市》2010,(3):63-65
就旅游的特殊吸引力而言,历史风貌建筑本身就是这种吸引力的一部分,它作为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城市形象的体现、城市品牌的浓缩和城市文脉的传承。深人挖掘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品牌、挖掘城市旅游资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钱秀兰 《职业》2016,(20):60-60
HSEQ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旨在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环境和质量意识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化工专业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本文分析提出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在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重物质、轻文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摆脱物质的控制,建设更加符合人与自然与社会更为和谐的城市文化,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整合城市文化资源;2、立足科学规划,塑造城市文化形象;3、抓好文化教育,提高市民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正值日本首都由长冈京迁往平安京(现京都)1200周年,代表着京都文化、历史、建筑、园艺的17座建筑物被载人世界文化的史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又一座东方文明的宝库。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评价道:“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国首都形式,建于公元794年。从建立起直至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帝国首都。作为日本的文化中心,它  相似文献   

14.
武若愚 《城市》2010,(9):73-74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物质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因此应从人类发展和文化进化的高度去审视建筑作为一种物态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早期人类为了遮风避雨和躲避野兽攻击找到了天然洞穴,开始了穴居生活,满足了生存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15.
物质空间的特征是一种由内在文化基因决定而呈现出来的显性性状,传统地域性建筑是特定时代和地区的产物,其营建活动在"文化基因"传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作为理论视角,借以"文化基因"的概念,以水西"土司建筑"这一地域性建筑为例,探讨物质空间背后的建筑文化动因,再抽取三个层面的文化基因进行隐含基因和显性性...  相似文献   

16.
张婷婷 《职业》2011,(29):61-61
本文谈谈校企合作订单班班级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对接研究之物质文化建设对接问题。 一、企业物质文化的研究范畴企业物质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是指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相对核心层而言,它容易看见、容易改变,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17.
侯叶  王少斌 《城市观察》2021,74(4):87-94
在消费文化中,消费的符号化是最重要的特征.消费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的影响也反映在了城市空间形象和城市建筑形象中.结合体育建筑的自身特性,提出城市体育建筑的符号化主要集中在类似于城市摩天轮的结构符号化、类似于商业建筑媒介界面的表皮符号化以及类似消费品品牌价值的明星建筑师三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国情以及中国体育建筑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片面追求符号化现象,进行"适宜的结构表达""理性的表皮设计""正确理解国外明星建筑师"的中国城市体育建筑发展理性思辨.  相似文献   

18.
付伟  张绍波 《职业时空》2008,4(1):111-112
一、高等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作为一种艺术的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筑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价值以及所属地区的区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中的反映。建筑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小平 《城市》2005,(5):28
社区作为城市中的基层组织,它的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群众文化形态,它的文化行为的构成体现了社区居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心态以及审美情趣.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城市快速持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慈善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勤禹 《社会学》2006,(1):10-16
慈善意识是一种“捐款捐物给需要的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而这种反映是出自“对人类的普遍的爱”。作为民间大众意识的一个层面,慈善意识存在和发展是与经典文化密不可分的,它的生成和延续有赖于经典文化的支撑。下面首先就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四种经典文化中的慈善观念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