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阐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指出“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这个论述无论对国民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还是对统计工作的改革,都有非  相似文献   

2.
1.外贸体制改革的成效1987年前,主要是下放外贸经营权,改变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探索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途径;借鉴国外经验,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改革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在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下,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1988年,中国开始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外贸企业和出口生  相似文献   

3.
1996年是“九五”计划第一年,中国经济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片“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和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针对中国经济形势,提出了经济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之一: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价格的杠杆作用, 主要是通过计划形式自觉地实现的。计划价格是社会主义价格的主体,它是部门生产成本加上一定的合理的盈利。因此,如何合理制定和调整农产品价格,对能否调动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5.
信息指南     
桂世镐谈深化计划体制改革国家计委副主任桂世镛最近指出,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缩小指令性计划,进一步发挥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从今年起,缩小钢材、生铁、硫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预测深圳大学副教授孙静娟一、市场经济中的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预测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经济体制转换模式指明了方向。所谓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阶段,这是一种通过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主性较计划经济条件下已大大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信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人们所发现,“谁把握住信息,谁就有了市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有一套科学系统的经济信息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其原因如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联接和竞争的加剧、经济信息处理量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企业推行科学的经济信息管理方法。(二)市场…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根本性的改革,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体制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全方位的高教改革大潮中,教育统计的发展已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是:高教统计模式与正在进行的高等体制改革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统计实行“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统计体系。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打破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办学方式,正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形式和途径办学的新格局。如…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前者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属改革战略,可称体制转轨;后者是指生产力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属发展战略,可称增长转型。此二者同步推进,相辅相成,是实现新时期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国有经济存在着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国有产权界定的缺陷和政企职能不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经营机制僵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只有按照这个模式,根据市场经济内在的规定性,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找到突破口。一、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所谓资源配置,是基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命题提出的。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当然是如何使稀缺的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使社会经济效益更加优化。市场经济以经济参数为主要调节手段,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市场的资源配置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七年一月,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发展住宅产业,积极培育使其成为我国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住宅消费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如何将住宅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就我国目前住宅消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将住宅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相应对策。一、目前我国住宅消费市场的现状(一)住宅供给的双轨制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实行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住房制度也实行了相应的改是,即从单一的福利分配制到福利与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十几年来,统计工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决策、管理,提供了大量数据,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改  相似文献   

13.
1996-1997年全国企业调查队工作要点国家统计企业调查总队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全国企业调查队正式组建的第一年。全国企业调查队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适应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三年是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第一年.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我国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指示,九月开始的在会国范围内展开的增产节约运动,和十一月实施的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政策,大大地鼓舞了全国劳动人民对经济建设的热情,保证了一九五三年度国家计划的超额完成.这样就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符合计划经济的要求,也要符合商品经济的一般要求,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适应这种客观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模式。一、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必须构造合理的体制基础,采取多种结合形式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一个相应的体制基础才能实现。这个体制基础主要是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所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国一盘棋”“集中领导和统一安排”,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则.因为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基本制度.我们不但在政治生活中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且经济建设中也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我们所主张的“全国一盘棋”,是建筑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基础上的集中领导,他就是在中央和各级党政的统一领导统一计划下,中央任务和地方任务统筹兼顾,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它仍需要进一步改革。一、经济制度变迁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的原动力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是随经济制度的变迁循序渐进的过程。建国后,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经济体制,为适应宏观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迁,在进行着渐进的改革。建国初期到1984年,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核算体系模式上,也以承袭苏联的模式为基础,实行的基本上是物…  相似文献   

18.
彭荆 《山西统计》1999,(8):29-30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然要归结到企业改革和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上。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现代企业组织的有效运作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中,有着别国所没有的特殊性,唯有认清这种特殊性,才能使我们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之路。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性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我国社会和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高瞻远瞩描绘改革宏图,大刀阔斧推进体制改革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科学的蓝图,正确回答了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决定》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搞活.统计工作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