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旧唐书》勘误(三)武秀成卷一0一《韦凑传》:“(开元)十年,(韦凑)拜太原尹,兼节度支度营田大使。其年卒官,年六十五。”(3147页)按:“十年”误。中宗神龙以来,并州但为大都督府,至开元十一年正月始置北部,改并州为太原府(见新旧《唐书·玄宗本纪》...  相似文献   

2.
卷八《玄宗本纪上》:"(开元十二年)冬十一月庚申,幸东都。至华阴,上制岳庙文,勒之于石,立于祠南之道周。戊寅,至自东都。"(187页)按:"自"字当衍。是月了巴朔,庆申为初四,玄宗始从京师往洛阳。至二十二日戊寅,其间仅十九天,而当时国家又并无非常之事,玄宗不应如此匆遽,又自东都回到长安。据史料所载,皇帝出巡东都或从东都还京,其单程凡需二十日左右。如们日唐书·高宗本纪》载:"(咸亨)二年春正月乙巳(初七),幸东都。......甲子(二十六日),至东都。"此行正二十天。又:"(上元三年闰三月)庚寅(二十二日),车驾…  相似文献   

3.
“垄”是古代中国皇帝印章的专称,这为今人深信不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曰:“垄: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亦云:“空:帝王的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中国文化之谜》第三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传国玉皇何处寻》一文开箱也说:“奎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宝印。”然而,这不冠前提的流行说法值得怀疑。因为,“至”在封建社会时期除了指皇帝的印章外,又可指:(1)太后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毒矫王御奎及太后变作乱”。(2)太子印.如《宋书·礼志》:“皇…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勘误(五)武秀成卷一○《肃宗本纪》“(肃宗)景云二年乙亥生。”(239页)按:凡言生日,无有不书月份者,此独云“乙亥生”,其上有脱文甚明。《唐会要》卷一《帝号上》云:“景云三(当作“二”)年九月三日,(肃宗)生于东宫之别殿。”卷二九《节日》...  相似文献   

5.
卷一七七《杨收传》:“裴体作相,以收深于礼学,用为太常博士。……寻了母丧,归苏州。既除,崔供罢相,镇淮南,以收为观察支使。”(4599页)按:“崔供”疑误。据周日唐书·崔供传》及《武宗本纪》,崔供罢相,初“贬澧州刺史,再贬惠州司马”,未曾出镇淮南。且崔供罢相在会昌四年(见川日唐书·武宗本纪》,《新唐书·武宗本纪》及《宰相表下》载于会昌三年),与杨收为淮南观察支使的时间亦不甚相合。裴体为胡在大中六年至十年《见周日唐书》本传及两《唐书·宣宗本纪》),杨收为大常博士自当在大中六年之后,除去服丧三年,其为观…  相似文献   

6.
卷七三《薛元超传》:“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三年,(元超)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州,旧制流人禁乘马,无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其年冬卒,年六十二。”(2590页)按:“三年”之前记“水微五年”、“明年”事,水徽六年已尽,此“三年”当冠年号。据新旧《唐书·高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十七》所载,李义府流州,事在龙朔三年;且“东台侍郎”之称,亦为龙朔二年所改之官名,是其上脱“龙朔”二字甚明。又《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云:“(光宅元年)十二月,前中…  相似文献   

7.
《宋书》考疑(四)丁福林《卷十五·礼志二》大明四年九月,……太常陆澄议立锴,(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点校本,第410页)按:考本史《礼志一》云:“宋孝武大明三年九月,尚书右丞徐爱议:……博士司马兴之、傅郁、太常丞陆澄并同爱议。”《礼志四》云:“大明...  相似文献   

8.
《旧唐书》勘误(七)武秀成卷一八上《宣宗本纪》:“会昌六年三月一日,武宗疾笃,遗诏立(宣宗)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翌日,柩前即帝位,改今名。”(613页)按:此云三月一日之“翌臼”宣宗柩前即位,则武宗之崩不在二日即在一日,然新旧《唐书·武宗本纪》...  相似文献   

9.
《卷一·宋本纪上》(义熙十三年 )八月 ,扶风太守沈田之大破姚泓军于蓝田 ,王镇恶克长安 ,禽姚泓。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2 0页 )按 :刘裕军克长安、灭姚秦事 ,《宋书》之《天文志三》、《武帝纪中》、《晋书·天文志下》、《魏书·太宗明元帝纪》、《通鉴》卷一一八、《建康实录》卷一一亦皆记在今岁八月。而《晋书·安帝纪》、《北史·魏本纪》则记在今岁七月 ,与此有异。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以为应以七月为是 ,不知何据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七年 )十一月癸未 ,又克虎牢。壬辰 ,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 ,右将军到彦之…  相似文献   

10.
日本藏孤本明《宁夏志》考评(下)吴忠礼三、《宁夏志》的版本明靖庆王朱椭创修《宁夏志》于宣德中前期,前有论述,正如胡汝砺在《弘治宁夏新志》的《后序})中指出:“乃庆先靖王所作,因无容议。”《弘治宁夏新志》的《凡例》第一款头一句话明白交待:“宁夏志板行已...  相似文献   

11.
《旧唐书》勘误(六)武秀成卷一七上《敬宗本纪》:“宝历元年春正月乙已朔……壬申,以给事中李渤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李德裕献《丹箴》六首,上深嘉之,命学士韦处厚优其答诏。辛卯,以前礼部郎中李翱为庐州刺史……辛丑……癸卯,以职方郎中、知...  相似文献   

12.
韩休卒年考辨朱玉麒韩休为开元名相,其卒年有二说:一、《旧唐书·玄宗纪下》:“(开元二十八年)夏五月乙未,太子少师韩休、太子少傅李皓卒。”二、《旧唐书·韩休传》:“(开元)二十七年病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后世征引,多以本传所载开元二十...  相似文献   

13.
卷一七一《李汉传》:“(大和)八年,(李汉)代宇文鼎为御史中丞。时李程为左仆射,以仪注不定,奏请定制。……因李程奏,汉议曰……议者以汉奏为是。”(4454页)按:“八年”误。其上叙大和四年任职,其下又叙大和七年、八年、九年历职,此当为大和五年或六年之事。《旧唐书·文宗本纪下》云:“(大和六年)秋七月辛卯朔……以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宇文鼎力户部侍郎、判度支。八月辛酉朔……以驾部郎中、知制法李汉为御史中丞。……甲戌,御史中丞李汉奏论仆射上事仪,不合受四品已下官拜。时左仆射李程将赴省上故也。”此详载李汉迁…  相似文献   

14.
《卷一·高帝纪上》(明)三年正月……甲午,重申前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第14页)按: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云:“按是年正月癸卯朔,无甲午,二月癸酉朔,二十二日甲午,疑上夺‘二月’二字。”今按,下有“三月甲辰”事,则此应为其年正二月间事...  相似文献   

15.
我作《张荫植和戊戌变法之谜》(见《东方文化》1994年第3期),为使张荫桓这位终被杀了头的“戊戌变法”积极参与者和实际推动者不致久被埋没。现就他的亲笔未刊本《戊戌日记》再作《张荫桓与戊戌英德借款和胶州湾旅大租借》,为的是使这年他被罗织的另两项罪状也能得到一定的澄清。张荫桓的《戊戌日记》,从戊戌年正月初一门月22日)开年记起,一天也没间断地写到七月初六(8月22日)他被捕前32天,记述了213天动荡日月的经见要事和所思所感。日记文笔清简,书法佳美,纸用的是他家自制的“铁画楼”专用笺,分装成三册,因年深日久,已古…  相似文献   

16.
《宋史》订误二则燕永成研读《宋史》,偶然发现几则该书在时间、官职、数据以及记事方面的错误,今特加订正。1.《宋史》卷八八《地理志·两浙路》(P.2174):“临安,望。钱奏改衣锦军。太平兴国四年,改顺化军,县复旧名。”按:《(乾道)临安志》卷二:“其...  相似文献   

17.
卷九七《张说传》:“时中书舍人徐坚自负文学,常以集贤院学士多非其人,所司供膳太厚……将建议罢之。说日:‘……今而正书院,天子礼乐之司,永代规模,不易之道也。所费者细,所益者大。徐子之言,何其隘哉!’玄宗知之,由是薄坚。”(3057页)按:此条所叙徐坚欲建议罢集贤院学士事,据张说所言“今丽正书院”之语,可知其发生年代,当在开元六年《唐会要》卷六四《集贤院》、《新唐书·百官志二》载:“开元六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或十一年以后(《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载:开元十一年“上置丽正书院”,并系议罢丽正之…  相似文献   

18.
《卷三十二·五行志三》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 ,京都大火。三月 ,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 ,烧七千余家 ,死者万五千人。晋明帝太宁元年正月 ,京都火。是时王敦威侮朝庭 ,多行无礼 ,内外臣下 ,咸怀怨毒。极阴生阳 ,故有火灾。 (中华书局 1 974年 1 0月版点校本 ,第 935页 )按 :据《晋书》之《元帝纪》、《明帝纪》 ,元帝永昌元年闰十一月薨 ,明帝即位。次年三月戊寅朔 ,改永昌为太宁。是元帝永昌二年即明帝太宁元年 ,且三月改元太宁后又不得复称为永昌二年也。由此可见 ,以上所记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京都火与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火 ,乃…  相似文献   

19.
“右玄”生日所推之年非傅山生年何言《傅山全书》所附尹协理先生撰《新编傅山年谱》定傅山生年时,依据的一条重要资料,也是其提出的唯一新证据,为傅山《霜红龛集》中《右玄贻生日用韵》诗。此诗有句:“生时自是天朝闰,此闰伤心异国逢。”作者自注作于乙酉年(164...  相似文献   

20.
《卷一·高帝纪上》二年正月 ,沈攸之攻郢城不克 ,众溃 ,自经死 ,传首京邑。 (第 13页 ,中华书局 1972年 1月版点校本 ,下同。)按 :上出元徽五年 ,且于元徽五年七月杀苍梧王后但云“备法驾诣东城 ,迎立顺帝” ,而不记改元升明之事 ,遂使此“二年”竟无年号。考元徽五年七月 ,萧道成弑后废帝而迎立顺帝 ,改元升明。本卷不记改元 ,故升明元年事乃可记入元徽五年 ,而此“二年”无年号则非是。是此“二年”前应益“升明”二字。《卷一·高帝纪上》自轩黄以降 ,坟素所纪 ,略可言者 ,莫崇乎尧舜。 (第2 0页 )按 :“坟素” ,《南史·齐本纪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