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是近百年来西方美学家们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由朱光潜同志首先介绍过来的西方近代的“移情说”在我国也有很大影响。但遗憾的是,建国三十多年来,美学界关于移情作用的专篇著作却并不多见。最近,马采同志发表了《从移情说观点看审美评价的意义》的长篇美学论文,对移情作用和美的本质等一系列美学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仕伦 《天府新论》2010,(5):145-149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移情说美学体系,但存在着不少对审美移情现象进行探究的理论。作为汉语母语中的"移情",其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一是指改变性情以向善,这个意思又作"移情性";二是指情谊的改变;三是指心境的变化。前两个概念与心理学上的移情较为相似,指称"心境变化"的"移情"则与西方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比较接近。与西方美学相比,中国古代审美移情更看重自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在这个成熟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为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移情说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以"言志"和"缘情"为其理论主张;二、移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对主体的刺激;三、移情的结果是"物我两忘"。而这三个特点自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光潜将西方审美移情说与内摹仿说相结合,使审美的理性观照与物我交流相结合,从而将“移情说”作了中国化的、物我之间双向交流、双向沟通、互为交感的阐释和发挥,具有创新意义,但其对美感经验结合审美“距离”说的阐释,有令人难以信服之处。  相似文献   

5.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世纪后半期,西方的美学研究出现了两个重要转变:一是在方法上从自上而下的理性思辨方法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心理实验方法;一是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审美客体转移到了审美主体,注重审美观照中的自我活动,特别是集中对审美活动进行心理分析,集中探讨“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等问题。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就是在这一潮流中涌现出来的一种理论体系。立普斯是移情说理论的系统化者和最大代表。他对移情说作了较充分的发展,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的每一个领域中去,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  相似文献   

6.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进入了科学美学的时代。用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的话说,旧的哲学方法是“自上而下”,而聪明的办法则是“自下而上”,从各种事实出发,谨慎地、逐渐地上升到综合和概括。但是,实验美学通过辛勤的、繁琐的实验归纳出来的引发美感的某些形状、形式及其原则,都无法对美感予以科学的说明。美感产生于形式的静观吗?可是这些形式的表现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美感产生于对形式的联想吗?然而既然产生于联想,就说明美感已经离开了那些作为元素的单纯形式及其原则之类。这样,在美学史上极有影响的审美移情说便适应纠正实验美学的局限而登上了历史舞台。里普斯就是美学史家所公认的审美移情说的主要代表。 泰奥多尔·里普斯(1851—1914)的专业原是心理学,曾任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年,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学。其心理学美学著作主要有:《空间美学几何学·视觉的错觉》(1897)、《美学》(1909)、《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1903)、《再论移情作用》(1905)等。 审美喜悦:“令人愉快的同情感”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有关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三十年代有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框架,对审美经验作了描述,它当然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但对深入探讨和论证审美心理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滕守尧近著的《审美心理描述》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为主要依据,大胆地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学派如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观点,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与艺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主义美学最初的理论 ,移情论体现出人们“自下而上”通过实验心理学探明审美心理的一种企图。浮龙·李以康德美学为起点 ,试图证明美不可能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事物本性 ,美只是人观察和解释事物时采取的一种主观方式。移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不包含任何客体信息、不存在个体思想感情的普遍化概念 ;正是这种普遍化使得主体的活动被转移到客体继而成为客体的性质 ,即主客合一。移情是知觉在把握客体形状时一种不受干扰、平衡、稳定和持续的过程。进入人的意识并且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的是移情活动中生命力所发生的变化。浮龙·李通过生命力的变化以及人对这个变化的意识解释美感 ,因此 ,美感在浮龙·李的移情说中洋溢着对生命力的兴趣和肯定。但是 ,由于无功利前提 ,这个兴趣最后只能落在对人自身肌肉运动的意识上。人们批评移情论把移情的原始动力最终归结为器官的生理活动是损害了美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9.
所谓“移情”或“移情作用”,本是德文和英文的意译,是指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它是审美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入到审美客体之中,从而使客观景物生命化、性格化,达到物我一体,主客融合的审美境界的结果。移情理论虽然是西方首先提出来的,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它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却早已得到普遍的运用。且不说在我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中早已存在着移情现象,即使在魏晋南北朝的咏物抒情小赋中,移情现象也普遍存在。魏晋南北朝“触兴致情,因变取会”①的咏物抒情小赋,大都假草区以致意,托禽族而言志,通…  相似文献   

10.
牟春 《兰州学刊》2008,(2):14-16
埃迪特·斯坦因是胡塞尔的助手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移情问题》是她在胡塞尔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斯坦因的移情研究遵照了胡塞尔在《观念》中确立的现象学方式。通过对移情现象的本质性描述以及把它与情感传染、同情、同一感等现象进行对比,斯坦因论证了移情活动才是自我理解陌生体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移情说是德国的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形式感》(1873年)一文中首先明确使用的美学概念,而后由立普斯确立下来,再经美学家谷鲁斯的进一步发展,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庞大的美学体系,对西方美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移情作用在人类的艺术思维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主观创造力,作家、艺术家们借助于它创造了人类艺术的瑰宝——无数  相似文献   

12.
陈洪杏 《东南学术》2005,(2):156-161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要求理想观众既分享审美对象的生活,又不完全失去自我意识.这一观点可分别溯及立普斯-谷鲁斯的移情说和缪勒·弗莱因斐尔斯-狄德罗的旁观者论,但朱光潜并未区别作为实体的对象和作为表象的对象,遂远离了立普斯的"移情",与狄德罗一样否认审美主体在"移情"的瞬间即已"旁观"、在"旁观"的刹那即已"移情".此一观点还可追至作为它的理论神经的布洛"心理距离说",但朱光潜与布洛均未自觉到心理距离并不足以成为审美的底蕴.  相似文献   

13.
迈克尔·斯洛特将"移情"这一心理学的热门概念援入道德领域,系统论证了一种强调"移情"在道德生活中起普遍决定作用的道德学说。但人类这种较为普遍的移情能力并非完满无缺,它自身存在诸多难以克服且与生俱来的缺陷,移情在道德领域并非具有如斯洛特所认为的那种普遍适用性和最终决定性,斯洛特移情道德学说的叙事范围与理论论阈需要认真检视。其一,基于"冷-暖移情"难以在旁观者与行为者之间建立起可靠的道德评价关系;其二,移情的"利他本性"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我移情"的重要性;其三,移情并不能提供斯洛特所认为的那种普遍道德解释能力。虽然斯洛特极力证明移情是一种较之理性主义更具道德优越性的"不证自明"的道德能力,但显然仅靠冷暖移情这种经验反应机制难以满足道德判断的实际需求,其道德有效性和移情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如若置这些难题于全然不顾,斯洛特以移情作为普遍道德基础的理论抱负更加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移情作用的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对移情作用的认知,接着进一步从认识社会和跨文化交流方面论述移情作用的重要性。移情是美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概念,推及到其他方面也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此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主持人对受众的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众媒介的“代言人”和节目的最终操持者,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播出效果。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要想吸引受众,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与受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以带动受众情感共呜,增强信息传播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移情,又称“感情移入”、“移感”等。它是指不仅在认识水平上,而且在情绪水平上进入他人角色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换位思考,指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即将心比心。主持人对受众移情是主持人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需要等的一种心理…  相似文献   

16.
汉诗英译中的移情作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讨了移情在汉诗英译过程中的作用和运用,得出翻译过程就是译者恰当运用移情作用、体验作者心理、结合自己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再现原作艺术形象和风格的过程,并结合一些汉诗英译的实例,说明移情是翻译中双语转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落魄的世家子弟,吴敬梓在《儒林外史》流露出浓重的末世情怀和自况情结,而贯穿全书的也是作者抑郁的情感基调。由于移情作用,作者描写了各色各类失败的士人,展示了他们的种种美德与恶行,对他们都给予了深深的同情。因此,自胡适、钱玄同、陈独秀、鲁迅以来的反科举说、反封建说,自1949年以来的民族思想说、反儒说、丑史说都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移情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备受关注。由于交际双方语言、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不同,常常因为移情缺位或移情过度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鉴于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为发挥文化移情的正能量,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语感体验,激发文化移情意识;超越本土文化羁绊,自觉进行文化移情认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提升文化移情能力;加强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减少文化移情障碍。  相似文献   

19.
审美移情的机制是联想和同构、移情作为主体与对象的一种交流,审美感知是其起始。感知通过记忆生成表象,表象揉进情感生成审美意象;感知通过同构原理产生皮质力的活动,再触发与之相应的情感反应,移情现象即发生。审美移情的形态是同构、同情和象征。同构移情是人的生理方面与对象的稳定性铝合;同情移情侧重人的情感、。C境和情绪与对象的随机性耦合;象征移情则以观念、意忘为中介,是主体的类心理与对象的比附性耦合。  相似文献   

20.
抗战历史剧是郭沫若凭借审美激情对黑暗政治的抗议,是他的政治遇挫在戏剧艺术王国的一次艺术移情。在审美与政治较完美融合品格基础上,剧作充分展示了郭沫若独立自足的人文立场。1940年代的郭沫若凭借"内心的要求"和文人知识分子天性,向黑暗发出了对人的自由本质、人性崇高品格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