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为作者在泰国所作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文章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分别介绍了泰国瑶族研究现状、泰国瑶族的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社会与经济现状、瑶族与泰国其它民族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系统论是随着人类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深化,把第一事物都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对事物的发生、整体结构和有进行考察,并将各种联系定量处理的先进科学方法。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整体系统与基了系统的改革与变迁,必然给婚姻家庭提供新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导致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因此,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财产制度,对于建立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财产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是随着人类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深化,把每一事物都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对事物的发生、整体结构和职能进行考察,并将各种联系定量处理的先进科学方法。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整体系统与其各子系统的改革与变迁,必然给婚姻家庭提供新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导致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因此,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财产制度,对于建立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部分南亚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后,在和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其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根据笔者赴美调查所得,美国瑶族已基本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究其原因,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改变是美国瑶族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政府的支持与指导是其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民族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从传统社会的习惯法到现代社会制定法逐渐变化的过程,其内容涉及婚姻和家庭的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宗教特点。了解哈萨克族传统婚姻家庭制度,有利于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结合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特点,更好地贯彻现行的婚姻家庭制度,这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革。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家庭制度。家庭的职能、结构和形态均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更。婚姻家庭制度既受经济基础的制约,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对婚姻家庭也有很大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男女平等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基础被摧毁,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婚姻家庭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它和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现行《婚姻法》所确定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8.
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相当翔实地论述了婚姻家庭的起源、发展与前景,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家庭的历史发展与本质特点也有精辟的揭示。如果说,在原始社会里,婚姻家庭形式还不受经济关系的支配。那么,到了阶级社会,“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页。以下凡引该书仅标页码)。恩格斯在论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婚姻家庭制度的兴起时说: 当父权制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私有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泰国边境贸易年增长超过20%,但其全球市场贸易年增长只有8%。边境贸易仍然是使泰国保持连续贸易顺差的主要贸易形式,每年贸易额平均值约9 000亿泰铢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之后。近两三年以来,泰国的全球市场贸易一直出现逆差,这主要是由于成员国之间不同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一些限制,同时政府旨在发展连接东盟地区的邻国边境,以改善和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促进贸易和投资,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支持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因此,泰国政府决定在边境建立经济特区。泰国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阶段涉及五个地区:德府、沙缴府、达勒府、莫拉限府及宋卡府。采用SWOT分析法对泰国经济特区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长期的传播并已广泛地被瑶族所使用。汉字究竟是原来意义上的汉字,抑或已演变为瑶文,还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字?客观地研究和认识这些问题,无疑对当前在瑶族社会推行拚音文字,学习汉语文和对瑶族古藉文献的整理出版都将是有益的。 一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的传播 1、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时间 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为瑶族知识分子和瑶族问题研究者所公认,记述瑶族社会历史和宗教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瑶族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现有人口170多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美国、法国、加拿大、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均有瑶族居住。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秦汉时代,瑶族的祖先长沙蛮和武陵蛮就已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瑶族又是一个勤劳勇敢、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瑶族人民不断向岭南各地甚至国外迁移。在迁徙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丰富的动物、植物、矿物资源为本民族的健康服务,在历代沿寨行医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医药知识,为瑶族的医  相似文献   

12.
聚精撷英的力作──吴永章教授《瑶族史》评介孙秋云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兄弟民族,人口已逾210万。她同时又是一个人口散布亚、美、欧三大洲的国际性民族。近年来,国际瑶族研究由隐转显,先后在法国、泰国和我国的香港、湖南、云南、广西等...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十二月中,拙作《泰国华侨、华人现状的探讨》于曼谷华文报发表后,颇受到海内外关心泰国华侨、华人问题人士之注意。文中提及西方人士常讲到泰国华侨社会时,我列举一些事例以证明泰国华侨社会之不存在。但拙作发表后,我总觉得文中所引据的论证尚嫌简单,现特撰写本文作为补充,期望抛砖引玉,得到各界高明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婚姻家庭制度与立法的历史发展加以简要评价。这对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立法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的理解是有帮助的。 一、我国奴隶社会的婚姻家 庭制度和立法 按郭沫若的分期法,我国奴隶社会从夏开始,经殷商到西周,封建社会则起于春秋战国之交。 (一)我国奴隶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 第一,一夫多妻制。在奴隶主贵族之间,名义上是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一夫多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媒体成为影响社会和人们价值观的主要力量。大众传播媒体所传播的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信息来自社会,但是,大众传播媒体对其有一定的筛选,从而整合受社会上各种因素影响的不同婚姻家庭观念,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对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婚姻家庭观念做了一个价值导向。可以这么说,大众传播媒体在传播包含了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婚姻观念的信息的过程中对大众的婚姻家庭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婚姻法》修改后,学术界围绕着婚姻家庭法制度创新等问题的研究活动一直很活跃。针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学者们重视社会调查,关注婚姻家庭领域的社会热点,适当进行了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7.
婚姻家庭与个人及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婚姻家庭和谐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婚姻家庭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和谐婚姻家庭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婚姻家庭和谐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瑶族和壮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两个民族。对他们的历史发展状况,虽然有所研究,但做的还很不够。本文打算将其在两宋三百年中的状况进行考察;而考察的侧重点则是:瑶族和壮族是在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下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下面就先从他们的生产力状况进行考察。一、宋代荆湖南路西部和广南西路的生产状况在宋代,瑶族分布在荆湖南路的西部和南部即所谓沅湘之间以及广南西路的东部;壮族则居住在广南西路的西部地区。在这个地区上,瑶族和壮族的社会生产力究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进入社会主义前瑶族社会经济形态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的历史悠久而多变,在漫长而多变的历史进程中,瑶族中与汉族杂居的部分逐步发展而形成封建地主经济状态,而有一部分则在土司制度下形成领主制经济形态,还有一部分地处偏远山区的瑶族在游耕之中,仍然保持着农村公社的经济形态。这样,瑶族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前(即民主改革以前),其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三面体的不平衡多面体。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一带的部分瑶族从老挝、泰国移居美国。为适应美国的现代化生活,美国瑶族的生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被迫放弃了以农维生的生计方式,进入各类公司、私人企业、政府部门从事各种体力劳动或技术、技能工作,或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政府机构的公务员,或自办公司、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美国瑶族基本上已从一个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民族演变为从事现代化生产的都市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