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重要门类,在新形势下,应强化喉舌功能、引导功能、传播功能、监督功能等主要功能,警惕在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中弱化主功能的倾向,对新闻评论进行功能定位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畏惧心理极大影响了新闻评论教学的效果。因此,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新闻评论的兴趣是提高新闻评论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新闻评论教学应对症下药,不断改革创新,以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的新闻评论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闻编辑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新闻实务类课程,以传授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方法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社会发展呼唤着新型新闻编辑人才,传统的新闻编辑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新闻人才的要求,高校新闻编辑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对新闻编辑教学进行改革,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新闻编辑人才,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多年新闻编辑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闻编辑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靠多媒体传播的优势,博客新闻评论展示出与以往任何一种新闻评论都有所不同的特征,如自主性、交互性、公共性、时效性和真实性.博客新闻评论继承和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并将新闻评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网络中的人气及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博客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相关法规的完善、博客网站的积极引导,以及博客们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学习借鉴,网络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在人们的社会表达中,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它必将在传递观点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传播、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等三个方面,多角度地研究新闻评论,从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来解读新闻评论的时代功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二十余年,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革,作为阐述观点和态度、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评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报刊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为,总结其发展特色,以期透视媒介与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以报纸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新闻评论由于其载体的"热媒介"特质,所以更多地带有媒介"强效果论"的传播思想。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冲击了传统新闻评论"一对多"的扇形传播路径,报纸评论在栏目、文本及生存空间上面临深刻变革。网络评论部分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使公众表达获得了"发声渠道"及相应的影响力。总之,不论是传统评论的转型还是网络评论的发展,新闻评论的流变与延伸都引发了新问题和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业界的需要,必须加强融媒时代具备多媒介融合思维和技能的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了以“新三四五”课程体系为基础的应对融媒时代业界需求的人才培养对策初步设想,以期建立适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播影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媒体融合时代公共舆论的引领方式出现了诸多变革。以《青岛早报》"催泪红包"报道为例对融媒时代舆论传播的新特点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融媒时代舆论传播更加迅疾,引导舆论发展的媒体场更加多元,社交媒体的舆论领袖影响力日益显著。结合当下公共舆论传播的现状和难点,青岛主流媒体应从理念、策划、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助推公共舆论的正能量传播。  相似文献   

10.
建立新闻评论的亲民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在新闻媒介中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必须建立新闻评论的亲民文风。而让新闻评论具有指导性、知识性、美学性和多样性则是建立亲民文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有其自身的内在品格与话语特征,足以折射出社会变化的诸多信息.本文着眼于我国新闻评论的价值定位,并从新闻史学角度分析了20多年来新闻评论逐渐建构起来的"意义模式",即融入"新时期启蒙意识"、传播现代文明意识和凸现人文精神主题等,认为新时期评论宏扬了"开民智"的新闻传统.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点是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且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根据意见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在节目内容中占据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组合形态,分为主评型与述评结合型两大类。从新闻传播过程本体角度分析,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主要发挥着信息发布与信息中介、客观报道与舆论引导、控制现场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新闻评论节目中,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  相似文献   

13.
Being a typical type of news commentary,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usually spreads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 hot issues and guides public opinions. On the one hand, visual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becomes even more popular in the age of Web 3.0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s fast development leads to a great challenge for editorial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ntiment. Based on the multimodal corpu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ttitude by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ing and conceptualizing the visual resource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emotion, judgment as well as appreciation, match attitudes with relevant resources, and accordingly construct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al system of attitude in critical news commentary. The system is beneficial both for the editorial practice and the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of such discourses through different visual resources covering the intended targets and platform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ected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 ,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它是新闻评论进入电视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也使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大众文本。电视画面是新闻评论节目信度和效度的第一支撑力。电视画面以具体诠释抽象 ;以视听信息演现文字概念 ;以细节场面实证结论的观点……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与展现 ,使得新闻评论体裁这个昔日的“阳春白雪” ,开始属于平民百姓。可见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时代的需要,使新闻评论的大众化特色日益凸显并走向成熟。当时新闻评论的大众化特色主要表现在评论主题和内容的大众化,以及评论形式和艺术上的大众化。它满足了民众了解抗战形势的要求,为构筑战时精神长城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研究的成果数量呈剧增态势,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媒体评论以及转型期新闻评论之变化,研究方法渐趋多元化。这些变化与社会转型期舆论多元化、新媒体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间的互动以及其它学科对新闻学研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有关。针对当前新闻评论总体研究水平不高,系统性、理论性不强,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等问题,学界应在今后研究过程中注重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传递正能量的新闻特别节目解说要素的运用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认为在基调、节奏表现上既要遵守成规,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同时要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特别强调情景再现时的情感投入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感悟分享。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同期声、解说词为主要构成部分的多样化表现艺术。画面、同期声、解说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着自身的表现规律;但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还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联系。造型正确、构图完美的新闻画面可以激发起观众的视觉美,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强化传播效果。而好的解说词可以使画面形象更加完善;可以表达画面本身难以表达的内容,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深化节目内容的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同样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视技术也逐渐成为为传递新闻内容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困惑与突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与电视民生新闻的红透半边天相对照,一度倍受青睐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却日渐式微。文章在对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存现状做出较为深刻的反思之后,提出了一些摆脱窘迫、寻求突围的策略,并试图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未来走向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与前瞻。  相似文献   

20.
布尔迪厄的代表作《关于电视》论述了两大主题,即电视的反民主的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性。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强化自已的象征资本,电视通过新闻场日益控制着其他场生产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结合《关于电视》一书中的理论,观照当下我国的传媒实际,特别以新闻场对文化生产场的控制理论来分析“易中天现象”,目的是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机制,从而得出一些对实践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