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蒋丽丽 《创新》2007,1(3):106-110
随着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铁路面对来自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强力竞争,压力巨大,形势严峻.柳铁宏扬"双自"精神,适应生产力布局调整,有自己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自身条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和需求,体现了它的时代、地域、行业特色,是企业应对知识经济,信息时代需要重新崛起的特殊时代条件和民族传统的群体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报告文学在当代中国扮演了奇特而重要的文化角色,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化战车"。报告文学走向文化舞台,负载沉重文化任务,主要是由于时代的感召与呼唤,由于现实文化语境的需要与刺激,它或者成为时代主流文化的渲染者,或者激发了创作个体的独立文化思考。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体现了时代文化状况与创作主体主观倾向的密切关系,包含了颇多深层的文化话题。  相似文献   

3.
洪长晖 《阅江学刊》2013,(5):109-112,131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微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生产和传播方式正在各大视频网站上风生水起,以致有人欢呼微电影为草根民众开启了“做电影”的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权力。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微电影不仅呈现出生产格局的分野,而且在未来发展趋势上也必然会受制于(资本)权力运作,最终使得草根在权力竞争中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4.
陈其泰 《求是学刊》2014,(2):142-152
儒学"理性精神"是孔子学说的精华,主要应包括重证据、戒盲从,关心民生日用、提倡学以致用,运用辩证思维等项。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总是继承孔子思想的优良遗产和重要命题,同时结合本身所处的时代条件,进行再创造,提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主张,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提升。清朝乾嘉时代,尽管在特殊条件下造成了考证之学的极盛,但并非真的成为其"一统天下"。当时确有一些特识之士,能够超出"朴学"范围,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贡献。最为显著者,如戴震,不但擅长于严密考证,而且精心撰写哲学著作,勇敢地打破"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枷锁;如钱大昕、王鸣盛、赵翼,在其考证学著作中揭示出"追求历史真实性"的价值取向,对于流毒极深的滥用褒贬手法痛加抨击,并且表达出对经国养民问题的关怀;如章学诚,他逆于时趋,抨击考证学末流以"补苴襞绩"为能事造成的严重流弊,倡导"学术经世",并且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大力探求作为人类社会演进客观趋势的"道"。尽管这些学者关注的领域不同,但他们认识的出发点和思想动力,就是儒学"理性精神"。因此,我们除了应重视乾嘉考证学成就之外,又亟须重视这一时期"义理之学"层面的成就,作重新审视。深入探讨这一课题,对于重新梳理乾嘉时期学术演进的脉络,和进一步认识儒学思想精华的强盛生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5,(6):30-33
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目的 ,结合甘肃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深入探讨了产业基地建设的基本类型、资源基础、环境条件、科技人才和思路战略等问题,对甘肃省各地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有一定的咨询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致洁 《社科纵横》2007,24(4):44-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活动与当代商业精神息息相关。这种商业精神又可为体现为诚信精神、平等精神、竞争精神、开拓精神和效益精神。当代商业精神的感召和激励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苏戎安 《探求》2008,(5):4-7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体现在: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首先体现在三大思想解放与思维创新,其次突出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提出关于当代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传播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发展的当前使命。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推进有着内在的逻辑交叉,是马克思主义"三化"发展与推进的重要催生动力。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就是要通过文化理论的自我诠释为研究者提供学术研究的"社会范本"与精神氛围,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价值认同的优秀教育者与时代诠释者,形成支撑师生共同信仰的精神依据。通过塑造精神氛围、健全体制规范和完善布局空间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校园、在当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恨"是朝鲜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它不仅影响了朝鲜的古典文学艺术,也对现代电影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朝鲜电影一方面继承了朝鲜民族"恨"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另一方面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恨"的内容,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和宣泄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三大新"恨":亡国之"恨"、阶级之"恨"和分裂之"恨",并将"恨"的情感转为对国家和领袖的认同,从而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全体民众进行心理控制和精神统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2):97-101
河南作家作品聚焦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原传统文化、现代意识的各种冲突对农民精神嬗变的重大的影响:虽然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一种强制性的力量影响着乡村生活,但是河南农村千百年来积淀出来的人情、文化形态、思维方式是全面渗透性的,中原传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在现代转型期间,农民的传统文化人格不可避免地发生裂变,其生存观、政治观、伦理道德观等都体现出了与此之前不同的样貌,但当传统文化观与国家政策相互抵牾时,由传统文化与农村舆论构制而成的中原农村文化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在"三农"建设中,应该重视中原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认识到在外来文化转化和移植过程中传统文化的重要中介和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不仅是检验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体现,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应坚持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方向指引,明确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三全育人”为指导思想的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融合育人模式,从而推动财经类高校培养出具有突出创新精神与较强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 ,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 ,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十六大报告是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光辉文献。它提出了全新的执政理念 ,按“三个代表”要求建设执政党 ;概括了丰富的执政经验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目标 ;选择了科学的执政方式 ,“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适应时代潮流 ,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强调了在强大的压力面前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等。十六大报告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种超越党派、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增添新的、鲜活的时代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探索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将使民族精神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融入每个国民的生命中,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4.
焦裕禄精神是时代的丰碑,也是一种精神文明成果。学术界、理论界以前所揭示和概括的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等内容,这些内涵主要体现了焦裕禄精神中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内容。焦裕禄在兰考时期所形成的以人为本、问计于民、建设新兰考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体现了焦裕禄精神中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方面的内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也应是焦裕禄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际社会发展这一切向角度,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时代特色,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改革思想体现了当今科技竞争、科技强国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先贤 《探求》2002,(1):9-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第一个“代表”是第二、第三个“代表”的基础条件 ;第二个“代表”是第一个“代表”的方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前两个“代表”以第三个“代表”为出发点和归宿。三者相互联系、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7.
张中 《阅江学刊》2011,(2):106-112
伴随着大师们的离去,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结束了。在后理论时代,文学作为时代的风向标,它最为直接也最为恳切地体现出了时代的伦理贫困,而理论不再具有批判的资格和批判的精神。文学理论则需要将二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文学一份责任、还理论一份纯净是后理论时代的迫切需求。转变立场和观念,以人类学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文学和人生是后理论时代文学自觉精神的突出显现。  相似文献   

18.
朱庆华 《学术交流》2005,6(5):161-164
满足农民迫切的精神需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拥有最广大的读者市场这三大特性使赵树理的创作活动顺利实现了由私人劳动到社会劳动的转化。赵树理创作的成功经验为身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当代文坛提供了三方面启示:一要科学定位,锁定目标顾客。二要创造适合目标顾客的使用价值。三要创造适合社会正效益的使用价值。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弘扬先进文化、言说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时代赋予当今作家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9.
由于谭嗣同和梁启超都崇尚佛学,都有倡扬“大我”、追求精神长存和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现世情怀,因而他们的“无我”说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或相同性.但从哲学本体根基、理论来源和价值旨趣几个方面分析,两人的“无我”说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谭嗣同和梁启超的“无我”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却共同呈现出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理论品格,这主要是由社会的变迁、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时代主题的不同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西部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勇 《唐都学刊》2003,19(1):51-53
文化的全球视野不断激扬着对本土文化 (文学 )的深层发掘与再认识 ,同时 ,它又是本土文化 (文学 )与世界对话的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强劲一翼的西部乡土小说创作 ,以其坚实、厚重的实绩 ,有力地回应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也再一次印证了在全球化语境中 ,坚守文学的本土化的意义及前景。西部乡土小说不只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学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学精神的体现 ,这种文学精神有它一以贯之的延续性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其他文学载体的精神板块。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使西部乡土小说创作的精神主旨又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