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家》2008,(7):66-67
五年前,许为平新推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理念时,曲高和寡地表示"我不是开发商",结果市场一片哗然--这么大体量的一片写字楼开发,无论从其操作手法看还是资本运作方式看,不是开发商还能是什么呢?不管怎么说,从此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概念成为全国地产界的一个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2.
《安家》2008,(1):168-169
NO1.概念:总部型写字楼 代表项目:总部基地 项目简介:总部基地是中关村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单体项目.其占地65公顷,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59,平均绿化率50%左右,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安家》2014,(6):140-141
在北京写字楼供给量有限,需求量日增的态势下,昆泰嘉瑞中心超5A写字楼蓄势待发,以傲视市场之4,6米超常办公层离、侣OO平米整层生态空间的企业总部头等舱的高品质商务产品,在大望京敬候CBD风云人物们的品鉴。  相似文献   

4.
严锋林 《安家》2007,(1):139-140
NO.1总部基地 总部基地--由中关村丰台园与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开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共同打造的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集办公、科研、中试、产业于一体的企业总部集群基地.他以前瞻性的开发理念,为企业提供高效、多能、全方位的中枢式经营氛围和高速发展通道;以中心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心外围效应",为企业提供全新的发展空间和管理视野.  相似文献   

5.
旺财  严锋林 《安家》2007,(1):40-43
从2002年开始,许为平便成为一个让人眼热的名字.总部经济、总部基地、500栋单体独栋总部楼、三四环路上无数宣称"总部基地--为总部服务"的硕大广告牌、无数个"总部××"的跟风者……  相似文献   

6.
严锋林 《安家》2007,(1):141-142
北京作为快速发展的国际性大都市,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写字楼市场的天堂.尤其是2006年,当住宅市场感受到"国六条"的调控威风时,众多的资金流向了写字楼市场,而这一切,也给北京写字楼市场带来了众多的利好.  相似文献   

7.
郑纯 《安家》2007,(10):152-153
9月9日,第二届"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论坛在北戴河召开.来自北京CBD的宣亚国际传播、信天游文化传播、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淑怡时代影视投资、恒言投资、均衡博弈、体坛周刊、爱国者等多家文化创意企业的总部或创作基地将先后入驻北戴河总部企业使馆区.业内有人将这一事件戏称为"北京企业远嫁北戴河".  相似文献   

8.
王文芳 《安家》2006,(7):147-151
"做写字楼特别熬人",开发商们都这么说. 与住宅相比,影响写字楼市场的因素更为复杂.经济周期、城市及区域定位、商务现状等、都与写字楼走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区域、亚洲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可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枢纽区位优势,从提升总部功能发力,从点上政策突破到面上统筹,对外汇、人才、贸易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进行系统安排,集聚跨国公司总部;从结算、采购、营销、物流、分拨等功能层面进行分类施策,推动贸易主体营运功能衍生;发挥金融、保险、咨询等专业服务优势,使上海成为长三角区域、国内企业国际营销网络的开拓通道.  相似文献   

10.
《安家》2009,(Z2):368-369
<正>2008年,历经五年风雨兼程和艰苦奋斗的总部基地已入驻40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总部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总部基地已成为北京南城一个璀璨的明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总部基地如何实现更高更好的发展和超越?2008年岁末之际,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与他的团队在经过审时度势与深思熟虑的思考及调研后,再次从战略高度给社会以响亮的回答———总部基地将全力打造总部基地金融港。  相似文献   

11.
张平 《安家》2008,(7):180-183
以往谈及写字楼,人们总是首先想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中央商务区等繁华闹市街区,想到坐落于市中心核心位置上高耸入云、风格迥异的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然而现在,当再次提起写字楼时,纵观市场的发展足迹,伴随着低密度、绿色空间、生态、园区式办公等概念的逐步普及,"边缘化"已悄然成为写字楼市场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营销人,被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称为"市场润滑剂",他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这"营销无处不在"的21世纪营销时代,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使营销人员成为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并成为各企业追逐的焦点.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这一职业.那么什么原因使众多的人对这一职业趋之若蝥呢?  相似文献   

13.
《职业时空》2005,(5):7-7
2005年对于传统广告终端营销除了"蚁力神"与"巨能钙"引发了一些小小的骚动.本年基本无事。一位朋友对04年的总结是:"有焦点没亮点"。据国家卫生部官员预估:"04年中国保健品的市场零售额应该不低于500个亿!"挺好的数字!我们还记得03年保健协会通报的零售额是300个亿.增加了快一倍.好消息!但圈内做传统营销的朋友却一致否认.甚至曾经是02年03年的销售大鳄们纷纷摇头。为什么市场盘子在不断的增大.而企业利润却越来越少呢?钱都去哪里了?因为市场分流了?2000年前传统营销独霸天下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会议营销与直复营销(直销)已经大幅度的瓜分、挤占了传统营销的市场份额。在会议营销与直复营销的重点区域(山东,河南、广东、江苏),OTC  相似文献   

14.
刘星芸 《安家》2008,(1):158-159
与2006年相比,北京2007年的写字楼投资市场用"不瘟不火"来形容比较合适.除了少数几单成交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外,大部分的投资交易都表现十分低调.而且,国内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继续保持强劲的收购势头.  相似文献   

15.
艾佳 《安家》2006,(6):229-230
休闲商务,是从服装到地产跨领域的延伸;休闲商务,是从顶级俱乐部到写字楼商务实体的落地;休闲商务,是从消费者潜意识需求到地产商主动迎合的营销转化. 每天办公时间远远超过八小时,新时代商务精英呼吁"休闲".  相似文献   

16.
张翰坤 《安家》2006,(9):89-92
在对中关村板块进行写字楼市场分析研究时,通常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中关村西区板块、中关村东区板块以及泛中关村板块.按总体规划,中关村区域的写字楼总供应量将达到500-600万平方米,基本将于2007年之前全部建成.据中原统计,截至2004年末,中关村现有写字楼面积约419万平方米,2007年之前还将有约15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因此2005~2006两年间中关村区域的写字楼新增供应总量在140万平方米左右,平均每年新增约70万平方米;而到2006年以后,中关村区域的写字楼供应将趋于稳定,只会有零星的新增供应出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商业地产市场营销中出现了"售后返租"营销模式,开发商纷纷打出高投资收益率的旗号,吸引众多普通市民参与投资购买.但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这种曾被建设部明令禁止的商业地产营销模式,依然存在着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8.
赵姝岫 《安家》2006,(9):169-175
观点一:[写字楼、商业、酒店需求旺盛] <安家>:望京区域有哪些市场需求? 林:望京现有90多万平方米的写字楼供应量,而且出租率非常高.而且,目前望京地区新增的写字楼供应量并不多.酒店也是如此.整个望京只有一家酒店,且酒店的房间数也不是太多,即使如此,入住率也非常高.所以,未来区域市场应该多提供一些高品质的写字楼、酒店以及大型购物中心,以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安家》2008,(1):160-161
在房地产行业所有的物业形态中,写字楼算得上是最理性的.写字楼的理性,不仅体现在硬朗简洁的外立面上,也反映在目标客户群普遍的理性思维上.写字楼市场显然因袭了写字楼的这种理性特质,无论是租金走势,还是签约状况,多半时候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  相似文献   

20.
李雨濛 《安家》2006,(6):156-159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平均每年写字楼大型客户成交量都在60万平方米以上.2006年,北京经济的良性发展、工业生产、对外贸易所呈现的高速增长态势更是为北京写字楼市场大单成交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以往写字楼市场的大单成交多为散单销售.而现在北京·国际、万达广场等写字楼早已变成了整栋的大单销售.但大单之后,风景之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