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体对待法律的态度和立场。内在观点是一种将规则作为规则来看待的观点,是一个诚信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点是一种将规则作为社会现象来对待的观点,是法律旁观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现代社会里,内在观点是主体对待法律的正确立场,而外在观点实不宜作为一种基本的法律观为社会持有。然而,本文同时发展了哈特内在观点的内涵,提出宽容性的内在观点的理念。宽容性的内在观点对民主社会的法律实践持有基本的认同、接受与信赖的立场,但是宽容性的内在观点也欢迎并接受来自法律实践内部的善意批评,即使对于外在观点的颠覆性批判,宽容性的内在观点也持开放的态度,试图从中借鉴有益的建议以改善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3.
我国私营企业财产权利的进一步完善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国家保护私人的财产权利,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为此,在完善私营企业财产权利时应该首先在法律价值取向上有所选择,即进一步确立“财产权利自由、平等实现和私法自治”的法律价值,从而依法实现交易自由和投资自由,平等保护合法取得的财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现意思自治的同时,国家依法进行适度干预,以落实宪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现代市场经济与法律效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的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的效益价值应当被看做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对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从革命党转型而来的执政党。明晰执政党和革命党特征的本质区别,有益于深刻把握政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在阶级属性、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方面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内在特征的延展形成外在特征。政党的先决性、执政的长期性和执政的适应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外在特征。执政的适应性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和发展民主。民主政治的践行需要科学的民主理论指导,辨析当下的各种民主理论,有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民主。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结合为一门课程以来,在日益强调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缩减大学生的法律基础教学难以在大学生这一日益广泛的知识群体中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法律观念的。法律是意识形态的凝练和精华,在可充分展开的法律基础教学中可以尽量发挥法律基础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对道德修养的深度配合作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具现实基础和制度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意识形态是法律意识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法律思想.法律意识形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意识的最重要的属性在于,法律意识形态具有价值性.法律意识形态的价值性表现为法律意识形态体现人们的法律价值观或者政治倾向性,决定法律活动的发展方向.法律意识形态反映人们有关法律问题的基本立场、态度、价值观或者政治倾向性.法律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在法律领域的体现,是法律意识的核心内容.法律意识形态对法律活动具有方向指引作用,是法律意识中最具有指导意义的组成部分.统治阶级的主要法律思想就是社会的主流法律意识形态,决定着法律意识和法律活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始终共存于法律推理之中.常态下,法律推理应以逻辑判断为准据,价值判断隐身于逻辑判断之中.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当民意对于一些案件的裁决结果不予支持或者法官认为完全不考虑价值判断会使裁决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时,应在逻辑判断决定法律推理"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赋予价值判断对于案件的裁决结果施与"量"的影响力.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价值判断进行法律推理,即对于刑事案件,应该是在战争情况下对战犯的审理等情况下适用;而对于民事案件,也只有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社会共同体广泛认可且以先验的维护人权的观念为论证起点的价值理念.才能成为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的根本准据. 相似文献
9.
陈新汉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1)
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 ,美与美感同一。审美活动反映着与客体形象相联系的主体本质力量 ,是与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不同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既外在又内在的关系 ,决定了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的统一。认知活动要求的是“有物无我” ,评价活动要求的是“无物有我”。审美活动就能从“物”和“我”中解脱出来 ,从而转化为“有物有我”和“无物无我”的统一。这就是审美活动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0.
11.
道德可以分为显性的道德和隐性的道德,处在显性层面的道德对于道德主体来说,还只是外在的规范;处在隐性层面的道德则已经成为道德主体心灵深处的道德律令.道德内化就是从显性道德向隐性道德转化的过程.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道德主体对于道德规范产生道德情感,经过长时间的涵养实践,进而使得道德规范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人格.道德内化的实现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它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影响力,促使道德主体吸收外在的道德规范成为自己内心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由于法律始终以公平正义为终极价值目标,并一直致力于维护、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依靠法律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的。公平正义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已经有所体现,并通过执法、立法和司法得以保障。应该继续加快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督,通过法律实现公平正义。此外,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必须坚持法律与其他社会制度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3.
纽伦堡审判与法律价值观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纽伦堡审判中 ,辩、控双方围绕《伦敦协定》宪章将多元法律价值观的冲突凸现到极致。《宪章》和审判扩大了战争犯罪的概念 ;确定了战争罪犯的个人刑事责任原则 ;创立了新的国家法规则。法律价值观的冲突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 ,对国际法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与一般新闻节目在很多方面有较大不同 ,尤其表现在诸多价值选择方面 ,本文从法律、新闻、宣传、艺术等四个角度对法制新闻节目的价值之选择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步青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2):83-86
3D打印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医疗、个性化设计等领域,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3D打印技术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内在风险——知识产权、危险物品以及人类伦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国家与社会在鼓励、资助3D打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及时、审慎地制定或修正相应的政策限制与法律规范,将3D打印技术限定在合理的、不至于威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范围之内,使之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6.
刘梅康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3):42-46
基于目前核心期刊评测要素不完善和评测结果滞后性的缺陷,本文参照社会生活中的"相亲"模式构建了核心期刊评测模型。模型的思路是:先通过基本条件指标考评,合格者给予外在形象和内在价值的评测,最后得出综合分值,作为评定核心期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社会存在基础的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变化入手,提出了社会转型中的个体内化过程,认为社会转型不仅表现为一种宏观的社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一种微观的个体内化过程,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考察才能把握社会转型的方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政府在公平、效率和秩序之间进行平衡和协调。我国在小康社会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法律制度应当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发挥重大作用。行政法应当以创造财富为首要价值取向,通过对行政组织的规范,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和对权利救济的规范,为社会财富的增加发挥自身的作用,并进而为公平、效率和秩序之间的价值协调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论长征精神的现代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今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长征精神由两个层面的内容所构成.第一层面是长征精神的内在本质,主要由长征精神的核心点与精髓构成;第二层面是长征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战斗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为民精神等等.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应该结合时代的变化,从长征精神的上述两个方面入手,切实继承发扬好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20.
非婚同居数量日益增多,特别是进入社会转型期,非婚同居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这为法律提出新的规制诉求.对于是否对非婚同居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整,目前我国学术界争议较大.但法律的回避和等待只会让更多的受害者望法兴叹.理性的法律应认识到法律是现实生活需要的反映,应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区别对待非婚同居和婚姻,对非婚同居主体、人身关系、财产关系、非婚同居终止,尤其是财产制、债务承担、扶养请求权等明确界定,人性化地制定相应法律来规范非婚同居现象.探讨非婚同居法律规制价值将从新的角度阐释立法的可行性与可能性.非婚同居法律规制价值主要体现在:更新立法思想、保障公民人权、深化公平理念、重塑婚姻道德、彰显法律之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