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实体与程序的划分是英国国际私法的基本问题,但英国对实体与程序的划分并没有统一的界限和标准,而是一种综合的考量。与过去相比,英国法上现在已对程序问题作出了一些合理的限制,尽管相对于大陆法系等其他国家而言,英国法对程序问题的界定范围仍较为宽泛,但英国法上的这种划分方法较为合理。通过合理宽泛界定程序问题来排除外国法的适用,是英国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1日发生在中国包头的空难事故的赔偿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由于我国法院在程序上没有受理受害者对于我国航空法在实体赔偿标准上的质疑,从而依据国际私法的基本法理在美国相关法院提起了跨国诉讼。但是,美国法院基于该国国际私法(冲突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其“长臂管辖”和“非方便法院”原则,对此案件作出中止审理的裁决。根据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案件进行深刻剖析,旨在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而为正在进行的我国民用航空法立法修正及司法执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曾对国际私法作出"既非‘国际’,又非‘私法’"的评价,这种认识一度是我国早期学界对于国际私法性质问题的一种颇有影响力的看法。如今再次认真地评读这一观点,能给我们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性质提供理论借鉴,从而正确把握国际私法的性质。国际私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公法"与"私法"、"国际法"与"国内法"、"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界限,是自成一体,具有独立、特殊性质的一类法律规范群。  相似文献   

4.
由于WTO协定在我国国内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故虽然WTO协定中有许多内容涉及个人(国际贸易参加者)的私权,包括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仍不能认为它是我国国际私法的直接法律渊源。尽管如此,WTO协定对我国国际私法有深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保障和扩大了对私权,包括外国人私权的保护,在某些领域使各缔约方的私法趋向统一,并且使我国国际私法的主体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国际性国际私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私法学界和国际政治学界对国际性国际私法中“法”的含义,在国际社会与国际性国际私法的效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性国际私法的遵守和国际私法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局限性等问题上的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能够正确地把握国际性国际私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际性国际私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国际私法学界和国际政治学界对国际性国际私法中“法”的含义,在国际社会与国际性国际私法的效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性国际私法的遵守和国际私法对维护国际秩序的局限性等问题上的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能够正确地把握国际性国际私法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条法律选择新原则,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对该原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当今国际私法的新的发展方向,并论述了中国国际私法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条法律选择新原则,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对该原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了当今国际私法的新的发展方向,并论述了中国国际私法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第687条规定了一般保证责任和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在债权人仅起诉一般保证人时,就是否要追加债务人为共同被告的问题,现行程序规范不仅相互存在冲突,且都无法与《民法典》第687条的实体规范有效衔接。为此有必要以实体规范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法典》第687条进行实体与程序的交叉解读,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诉讼形态识别标准,将此类案件定性为可分之诉,根据原告是否追加债务人的不同意愿,分别适用普通共同诉讼和简单诉讼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源远流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商法律体系。作为法律体系补充的国际海事惯例日益受到重视,将国际海事惯例运用到国内司法活动的前置问题就是司法识别。司法识别包括程序方面的构造和实体方面的标准两大方面,程序构造和实体标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国际海事惯例司法识别问题的完整体系。从宏观角度对国际海事惯例的司法识别问题进行制度化完善,将有利于其科学规范的适用,为航运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利益本位,从法学理论的体系构建上看法律有实体和程序两种形态.经济法追求实质公平正义的理念是协调政府公共权力与个人基本人权,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而经济法程序理念追求什么?对公益保护的必要性、可行性价值又何在?如何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益的法律保护?现从公益诉讼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地区在诉讼文化的转型中出现了传统诉讼观念和现代诉讼制度的冲突。为实现诉讼观念和诉讼制度和谐发展,有效解决各种纠纷,在对诉讼文化进行对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诉讼文化地域特殊性的原因及其表现。分析表明:由于历史、经济和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诉讼文化的地域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民事纠纷、诉讼观念、诉讼制度和民族法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认识因素。思想认识是先导,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从主观认识上着手。  相似文献   

14.
李交发教授所著《中国诉讼法史》一书,是研究中国传统诉讼法律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一部力作。其书优点有五:一是学术视野宽广,二是注重文化与经验解释,三是类型划分准确,四是注重基本诉讼理论问题,五是引证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15.
三大犯罪构成体系虽然在构成要件与思维进路上迥然各异,但是在犯罪认定的实质内涵上却几无差别.三大犯罪构成体系均囊括全部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涵摄证明犯罪人主观心态的诸种客观方面,明晰主观方面是犯罪认定的核心,洞彻客观方面佐证主观方面的功能,旨在为犯罪认定提供统一的抽象模型.同时,犯罪构成体系的生成又与一国的传统文化、社会情势、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实体法的交互作用休戚相关,紧密相连,意在关照个性基础上的公允认定.犯罪构成体系是指导犯罪认定的思维方法,理解相关法律规范的过程,并无孰优孰劣之分,而仅有适正演绎之别,需要在把握犯罪构成体系的共性特点及甄别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予以刑事一体化的方法考量.具体而言,犯罪构成体系的选择和适用应恪守犯罪主观方面认定的中核地位,秉持犯罪构成体系与公众逻辑思维过程的趋同性,凸显控方举证责任的增加,着力犯罪构成有机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的亲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有的亲权制度的内容规定过于概括抽象,权利义务要求极不明确,欠缺可操作性,尚不足以涵盖亲权制度的全部内容,已远远不能适应调整日益复杂的亲子关系的要求.建立我国的亲权制度,应在名称上采纳亲权的概念,在体例上明确区分亲权与监护,充实亲权制度的内容,明确规范父母离婚后的亲权的归属及行使.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宪法修改以及人权保障条款的"入宪",更是成为推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直接动力。然而,要制订一部垂范久远的刑事诉讼法典,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宏观问题:第一,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逻辑起点应当是超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第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目标定位应当是实现程序正义;第三,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路径选择应当沟通建构理性主义与经验理性主义;第四,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当选择创新型制度移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们的法律解释研究更多考虑的是法律的客观性方面,重于制度性问题的探求,而法律实施过程中人的主观性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性问题。法学是一门涉及到人与法律关系的科学。[1]本文试图从司法过程中法律解释的非制度性方面这一视角入手,谈谈几点看法,以图回应我们现今司法改革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确定的理论基础是矛盾的特殊性。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贯穿于民事诉讼实践活动、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规律。也就是说,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官与当事人既对立,又统一,促使诉讼矛盾必然解决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政治权力系属一项复杂且令人迷惘的概念,原因在于动机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因之,如何思考权力与正义理论之间的结构性问题,诚属重要。正义理论系属规范性的理论,它要对政治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和衡量的标准。当代西方哲学家对正义理论的思考,往往系以分配正义为核心。探究政治权力与正义之结构问题,除了考虑分配正义之外,还应从程序正义与法律正义等面向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