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世界上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总是千方百计,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而设法偷渡进入美国。据资料显示,目前在美的非法移民已超过1100万,他们在美国同普通人一样打工、生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就是美国公民了。实际上,在美国,非法居住与合法居住的最简单的法律辨别方式,就是看有没有持有美国绿卡。  相似文献   

2.
由于非法移民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性,目前在美国没有人能准确说出非法移民的数字,大概数字有这样几个说法:美国国土安全部认为在8百万以上,每年以30万~35万人的速度增加;美“移民研究中心”的学者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资料,得出的结论是2000年3月~2004年3月美国新增非法移民200万,总数在900万到920万之间,再加上10%的遗漏统计,故实际数字在100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17日,法国《世界报》报道了法国最大的非法居住区居民被武装撤离的消息。这座位于大学校园里的非法居住楼四面破壁,阴暗陈旧,室内脏乱不堪,设施极其简陋。仅供300多人居住的大楼却容纳了近千人,其中有150个孩子。楼梯间、废弃的厨房,凡是可以落脚的地方都成了栖身之所。这些居住者中,5%是法国人,90%来自非洲,其中45%的人来自象牙海岸,他们为了躲避内战,从2000年开始陆续逃难来法国。这些外国人中,30%有合法身份,17%的人正在申请身份,而将近一半的是非法偷渡者。之后,关于非法居住者的安置问题和移民问题一直成为媒体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非法移民问题在美国国内一直是个棘手难题。为此,美国国会众议院去年底通过了从重打击非法移民的法案,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在美国国会参议院3月27日就反移民法案展开辩论前,一场“抗议海啸”席卷全美,44个城市150万人参加游行,创下美国近年来游行示威最大规模。美国参议院4月7日晚以60票比38票的结果否决了两党领袖6日就移民法案达成的共识——让美国1200万非法移民中的700万左右居留5年以上的非法移民有望得到“绿卡”,4月7日的否决致使参议院原先温和版移民法案辩论搁浅。4月9日,美国10个州将近50万人聚集游行,4月10日恰逢美国“移民权利行…  相似文献   

5.
非法移民问题在美国国内一直是个棘手难题.为此,美国国会众议院去年底通过了从重打击非法移民的法案,结果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身份的华人有280万之众,还有35万非法移民,另外还有一些持学生签证、工作签证和探亲签证等其他签证而在美国短暂居住的华人,加起来美国的华人有300多万,占了美国总人口的1%,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这些华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跟美国人通婚,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一任期内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将移民制度改革列为未来四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他还强调,能否顺利解决包括移民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国家要务,不仅取决于两个政治党派在具体政策上的立场,更要看两党是否对人民真正负责。在白宫召开记者发布会前两天,《纽约时报》在其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中披露,奥巴马已经开始同国会就移民改革事宜进行沟通,并已经决定在未来的改革提案中,加入帮助非法移民获得永久性美国公民身份的条款。  相似文献   

8.
近日,美国的移民议案标志着政府向移民政策改革迈出了一大步。这项由麦凯恩和爱德华·肯尼迪联手提出的两党移民改革议案将在移民入境问题上采取更多的强制措施,同时对已经在美国生活的非法移民给予更为人道的待遇。这一议案将会带来一次平稳的改革,从而抑制美国内部因混乱的人口统计而产  相似文献   

9.
传媒览要     
移民邻居的美国生活美国《时代周刊》2月6日专家预测,到2006年10月,美国的人口总数将突破3亿大关。对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及其他西欧国家而言,这个消息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它却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巨大的忧虑。因为促成这种突破的“功臣”并非本土居民的新生儿,而是来自墨西哥等国家的偷渡非法移民。如今,在美国的墨西哥移民已达到1000万,其中一半以上没有合法身份。尽管美国一再加强边境的安全控制,墨西哥非法移民越境还是屡禁不止。自从2000年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上任之后,一直试图与美国谈判,使在美生活的墨西哥非法移民身份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共和党通过国会和法院系统的反制,虽然无法彻底推翻奥巴马的移民新政,但却在无形中增加了美国政治稳定运行的成本。华府政治的核心再也不是公益的最大化,而是缠斗之中的党派利益与诉求。2014年11月20日晚间,刚刚经历中期选举重创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1986年以来最为重大的移民改革方案。按照该计划,大概400万在美居住至少5年的非法移民将被免于遣返,并将获得临时保护身份,其中无犯罪记录者还将在美国获得合法就业机会。同时,该方案还包括了加强边境安全控制、为高技术劳工提供身份支持以及扩大儿童时期被带入美国的非法移民的援助等措施。如此一系列的移民新政,如果  相似文献   

1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国被称为"世界民族大熔炉",唐人街,小意大利,小韩国……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汇集到这片土地上来。早期的移民秉持着美国梦,坚信着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依靠奋斗便可以拥有地位和财富。若干年以后,这些老移民的后代们,非洲裔、亚裔、拉丁裔的年轻人,却有了新的共同点,他们的偶像变成了嘻哈帝国的艺人们,他们的美国梦已和嘻哈文化息息相关。对少数族裔群体的嘻哈文化发展进行研究,可以透视美国族裔的关系变迁。  相似文献   

12.
刘征 《职业》2008,(6):58-59
创业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美国作为创业教育的发源地,其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创造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13.
引渡替代措施可分为常规替代措施和非常规替代措施,引渡的常规替代措施包括非法移民遣返、异地追诉和劝返。本文对上述三种常规替代措施,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概括出了他们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时引渡与非法移民遣返的不同之处作了比较,并指出了遣返非法移民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同时,对异地追诉与“或引渡或起诉”原则和诉讼移管的区别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详细地论述了劝返的对象、特点及对接受劝返行为的承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一个由多族裔移民组成的国家,在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方面,美国经历了"美国化""自由放任"和"选择性限制"三种政策范式的演变。"美国化"式的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政策促成了早期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归化,但它缺乏对其族群个性的尊重。"自由放任"式的社会融合政策赋予了青年移民及其子女个体、社区、民间组织等以自主地位,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选择性限制"式的融合政策避免以单一化原则来应对所有青年移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但它并未真正实现其"反恐"和确保国土安全的政策初衷。这些关于青少年移民的社会融合政策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的新移民(青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学毕业生、外籍青年移民等)的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主要体现为对多元文化和青少年移民自主性的尊重、保障弱势青少年移民群体的合法权利、重视吸纳高层次的青年劳动力移民以及充分发挥社区和民间组织在青少年移民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城乡迁移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见证了规模甚巨的城乡迁移运动,社会学界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进入城市的移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则少有涉及。本研究基于对上海城乡迁移群体的多阶段抽样调查以了解这一群体的精神健康状况。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25%的男性和6%的女性精神健康状态不好。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显示,移民压力、社会支持和迁移意义以不同的路径影响精神健康。论文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回应移民群体的精神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比亚非法移民问题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因素的地区性和国际性问题。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和欧盟国家就非法移民问题开展合作,使得该问题处于可控状态。2011年"阿拉伯之春"发生后,随着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利比亚国内陷入权力真空状态,在政府管理缺失的情况下,非法移民问题日趋严重,与人口贩卖、恐怖主义、走私等问题相互交织并持续发酵,不仅加深了利比亚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还对非洲及欧洲地区安全构成了一系列挑战。利比亚非法移民问题的治理,不仅需要非洲国家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建立合作机制,也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北非地区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将实现一个公正、充满怜悯与同情的社会看作是他们人生最后的归宿和目的;他们按照共和的理想来规范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法律:他们狂热地崇尚自由、追求开拓精神,积聚财富与争取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他们一生追求的就是成就感、自由和公正。这也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前,许多巴基斯坦人为了赚钱谋生,通过各种渠道来到美国,定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沙克拉门托一带,并在那里从事农业劳动.这些巴基斯坦移民是伊斯兰教在美国西部的最早的传播者. 至20世纪20年代,在这些早期移民中已有许多人从农业工人变成了农场主,他们生活有了保障和改善,并有了闲暇时光来从事宗教活动,他们意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宗  相似文献   

19.
张子睿  宋俊成 《现代交际》2023,(4):21-28+121-122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马克思精神生活观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分析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是一个以精神需要为起点,经过精神生产、精神转化,从而对人本身与外界产生影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中,马克思精神生活观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美好精神生活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容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浓郁的志愿服务氛围和规范的管理使得志愿服务精神在美国深入人心,做志愿者早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笔者曾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居住三年。深刻地感受到美国志愿服务丰富的内涵及其在调节国家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