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亨德里克·范·里森,荷兰著名技术哲学家,他于20世纪中叶从哲学与技术的视角开展了系统的技术哲学思考.里森从技术本体论视角,运用改革哲学的理论框架,厘清技术人工物的概念与本性;从技术认识论角度,分析现代技术知识与传统技术知识、科学知识的异同;从技术过程论视角,分析现代技术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技术价值论视角,阐释技术带来的异化和权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宗教文化论视域,阐明技术与基督教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里森是荷兰技术哲学的开创者,是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2.
汪中、阮元、焦循的哲学思想颇具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他们对儒家正统观念、封建礼教以及程朱理学的批判 ,是扬州学派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闪光之点。阮元和焦循对“格物致知”及“人性论”的解说 ,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和发展变通的观点在认识事物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近代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些都有力说明了扬州学派在文化思想方面对吴、皖两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受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出现了经验转向。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是在不同的学术范式中展开的,既有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具有基本方法上的创新。从后现代哲学视域出发,有四条基本的技术追问路径:后现象学的,建构主义的,新实用主义的和生态学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型,学术界有不同的诠释。其中,钱穆、余英时的"内在理路"说回归思想自身源流,具有更好的解释力。通过对东林学派"新心学"建构过程的分析,能够将明清思想转型从"学术转向"视野推进到"哲学转向"的视野,更好地挖掘"内在理路"范式的思想潜力。东林学派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完整地展现了明清之际哲学转向的思想历程。从理学义理核心——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的角度揭示东林学派思想发展的内在机制,厘清其源流,是探讨明清之际哲学转向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的差异与分歧主要从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方面体现出来.基于此,应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哲学研究,它实现了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术哲学内容的二重化;采纳"经验转向"与现象学的视角为主要认识维度,要真正全面反思技术,就必须基于对技术的充分描述和将现象学"范式"用于技术哲学研究;注重对技术哲学研究主体进行"两种文化"的教育.上述经验的或现象学的进路以及三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对促进两种技术哲学的融合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指出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经验转向"不是把这一哲学的分支学科转变为经验科学,也不是使它远离规范性内容,而是要求把关于技术及其效果的哲学分析建立在对技术的充分的经验描述之上.阐释了这一转向的存在根据即技术人造物具有的二元特性,即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论述了这一转向在技术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各领域中的表现,分析了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就"经验转向"相关的某些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发生在后现代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其思维方式、问题旨趣、理论建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向与特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自觉地把握这些趋向与特征,有利于整体上推进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作为一种对语言的结构、作用方式与历史发展进行研究的学科,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言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实验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20世纪初经验主义哲学的盛行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重新兴起,带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语言学的产生;而现代兴起的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以及有关语义学、语用学等新兴语言学流派的兴起,都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媒介技术是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传播学中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从媒介技术的发展入手探索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派关于技术与文明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悲观的,另一种是乐观的。当代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失落,如何让技术与人文和谐共生是当代诸多学科都关注的话题,也正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主要命题。在技术发展理念与路向上,吉登斯超越现实主义的乌托邦现实主义态度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技术哲学的演进历经了对技术进行辩护的工程派传统和对技术展开批判的人文派传统,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向经验主义转变。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序列已经逐渐形成。技术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技术人工物作为研究对象。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体现了技术哲学的经验传统,目前已经深入到技术物的结构—功能关系内部。既要有技术哲学的经验分析,还必须有逻辑分析,这里的逻辑不是科学哲学中的演绎逻辑,而应当是具有实践特点的实践推理。技术哲学研究正朝向逻辑经验转向。逻辑经验分析是使技术哲学"哲学"起来的重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课堂秩序是教学的基本保障。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课堂秩序,给教育实施者带来了不少困难。通过查阅近十年来与课堂秩序相关的文献,从“课堂秩序”的基本理论研究,新课改形势下课堂秩序的现状研究及良好课堂秩序的创建研究这三方面着手,总结他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引起更多教育者对创建有效课堂秩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存在悖论:一方面,科学技术造就了现代文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成为资本主义统治合法性的重要凭据。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因其“中立性”而具有某种“合法性”,消除这种“合法性”的办法只能是摧毁工具理性;而哈贝马斯则认为这不具有可行性,提出以“交往行动”取代工具理性。但从中国现实来看,真正科学的态度应是人文精神与工具理性的协调共存,发挥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的一面,消解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课题。这一课题以邓小平的政治理念为对象。“现代化 :最高的善”是邓小平政治哲学体系的第一原理。辩证法是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作家的科学技术观的形成,是一个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相统一的过程:霍克海默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一论点,马尔库塞加以完善,至早期哈贝马斯却得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合法化这一结论。法兰克福学派陷入理论误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区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异同,在于他们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但是他们的观点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理性和技术狂欢的时代,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马克思把技术界定为活动方式、生产方法等等;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技术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技术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决定着人的本质;技术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技术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社会技术哲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形成了“气候”,而社会工程哲学的研究则刚刚开始。因此,必须首先对社会工程哲学研究的价值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社会工程哲学是社会技术哲学的证明和延伸,或者说,社会工程哲学是社会技术哲学的“下游产品”,社会工程哲学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和具体化,社会工程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诸多社会工程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作者作为国家教委JG312课题组主研人,通过对彝文系数学班《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实验。汉预微积分初步等知识的教学实践。研究21世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数学知识,提出把数学教育改为数学技术教育,把数学课程改为数学技术课程,进行各级数学技术等级定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其蕴涵的“工具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因此而丧失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其结果必然是对此时此地人的存在状况的漠不关心,造成人的“异化”。反对片面技术理性,倡扬人文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展开调查,以期探明现状、把脉问题与矛盾,对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379份,样本涉及陕西省10个市、85个县(区)。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陆续展开,但进展情况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人才”、“经费”和“工作途径与方法”等因素成为发展瓶颈所在。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师资先行、加强保障、以质取胜、广泛调动、发展预防为先等五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入了天堂还是地狱,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成了理论界长期争论未决又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批判理论家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他的批判理论中论证了科学技术为什么会成为意识形态,以及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的,见解深刻又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