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地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地区”。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延续至今的一些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所形成的“体制锁定”,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它使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制度变迁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上陷入了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因此,努力突破当前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所造成的“体制锁定”,实现良性的制度变迁,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国中华 《领导文萃》2014,(19):97-99
正1920年,苏联刚刚经历了内战,又加上外国军事的干涉和封锁,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虽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鼓励吸引外资的新经济政策,但西方国家依然对苏联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而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却敏锐地意识到:风险越大,利润也就越大。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决定要去苏联和列宁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可谓是我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深深的渗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它直接反映了各个民族所特有的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以及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在人民群众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下保存下来的文化瑰宝。而在当今社会中,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戏曲、曲艺、如今日渐崛起的“原生态”,我们平日所提及的“民族唱法”,大部分是在传统声乐艺术演唱和表演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民族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民族学理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龙西江中国民族问题是现实中存在的酉方民族学和原苏联民族学理论无法进行指导的。因此,我们提出:在参考借鉴西方和苏联民族理论的同时,从中国数千年来自己解决民族问题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建立中...  相似文献   

6.
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的特殊形式是把“现代工程”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个整体,改变以往工程建设与民族文化单向度研究范式。将工程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调适民族地区群众与工程景点的关系,利于工程的维护与安全保卫,这样会使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降低,增加国土资源的利用率,这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的一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倾向,秘书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理应得到各时代人们的尊重与继承。实践证明,远离传统文化,青年大学生就会选择另一种文化。“早期的大学生中有‘男读武侠,女读言情’之说,现在又加上了一些社会内幕、明星传记、人生厚黑学之类的书籍,可以通称为‘媚俗文化’的书。”“媚俗文化刺激的是人的感官,而不是人的心灵,因此它说不上对人格有什么触动作用,其价值自然不高。”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上任以来开始的苏联改革,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它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过以往苏联任何一次改革,因而为整个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9.
一90年代,民族主义在中国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民族在大变革时代,经过剧烈的震荡和冲击,需要冷静地观察一下自己所处的方位,以便重整旗鼓,继续前进。否则,像黑旋风一样,只顾抡起板斧,排头砍去,难免误入歧途。但是稍作审视,却为文人的感伤而迷惑。他们哀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正在“被侵蚀、消解”,祈求“使我们的思想文化独立”,避免“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好像只知有国家,不知有人民,更不知人和文化是什么关系。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此说载于经典。若说“民族文化”,早就被…  相似文献   

10.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力、精神力、软实力,它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华民族凝聚力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民族精神。而思想、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思维是从最深层次、最高层次指导支配看文化的发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它的作用与功能不断的发挥,我国传统哲学是其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1.
谈到企业文化,经常有人这样说:“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其实企业文化是很实在的,简单的理解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管理的过程,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文化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一、目前基层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近年来,电力系统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动企业文化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理念和一大批优秀企业文化成果。制定了以“  相似文献   

12.
赵明杰 《决策探索》2011,(10):18-1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一部分社会科学家断定,“现代化”理论战胜了用来替代它的其他变革理论,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变革理论。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提出相反的观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以前更加切合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科学文献中这种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被描述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在这里我特别地感兴趣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一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文化,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是社会道德的构成要素和驱动力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别。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有着根本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影响。先进文化催人奋进、励人向上;落后文化使人颓废、诱人堕落。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除了体制的弊端、监督的不力,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上还存在着滋生腐败的文化土壤。腐败现象,说到底就是腐朽落后文化的反映, 是一种文化营养“缺失症”。文化生活的粗鄙和文化内涵的浅薄,则使人精神空虚、生活平庸、信念动摇、理想坍塌,做人的骨气、尊严尽失于文化沙漠中。时下, 有些人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作为为官”的信条;把“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奉为人生的准则;以诚实为“迂腐”,视廉洁为“另类”,对投机钻营之徒、腐化堕落分子毫无憎恶之意,反怀羡慕之情。更有甚者为被查处的腐败分子鸣冤叫屈,感叹其“后台不硬”、“运气不济”……这种妍媸不分、香臭莫辨、是非混淆的现象,究其实都是腐朽落后文化的体现。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就要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教化作用,不断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清廉光荣、腐败可耻、尊廉崇廉的社会氛围,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思想屏障”,使廉洁自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张远强 《科学咨询》2010,(12):43-43
一.发掘数学中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因此,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负数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精神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玖平 《管理评论》2003,15(3):19-21,39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管理思想的研究,论述了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精神启蒙于杨粲三的“企业文化”、成熟于卢作孚的“民生精神”、完善于宋裴卿的“东亚精神”的发展与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冷战后的状况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发现要界定其“国家利益”变得极其困难。我们不知道如何认识美苏对抗结束后出现的局面 ,不断提及“冷战后时期”一语即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然而这样的转型期非常重要 ,因为它提供了战略性机遇 ,在此变动时期 ,一国可以重塑世界的未来。当时局势的严峻是显而易见的。苏联曾不止是一个传统的全球竞争者 ;它还谋求领导一个不同于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世界社会主义模式。苏联将自己和许多经常无意于此的受奴役国和被保护国同国际资本主义的活力相隔绝。最终 ,它成了一个处于孤立状态的经济技术庞大怪物 ,从而埋…  相似文献   

18.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品牌效应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领域都书写着不同的辉煌,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 日本战后经济出现了飞跃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不能不归功于欧美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更主要的是它能够把吸收外来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团队精神”。 例如,日本日立公司目前是一个拥有11个业务部、27个工厂和8个研究所的巨型企业,是靠著名创办人小平浪平培植的“诚”、“和”与“开拓精神”,使这家巨型企业充满诚心,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发展壮大。松下幸之助是一个靠发明经销电灯插座和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1+1〉2:跨文化管理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刚勇先生在《鹰雁双飞,“天下”可得》(刊登于《经营与管理》 2001年第 2期,以下简称“许文”)一文中对邓显勇、杨雯两先生在《虚拟运作带来的文化变革》(刊登于《经营与管理》 2000年第 9期,以下简称“邓文”)一文的企业文化变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细阅二文,发现各有千秋。“邓文”指出了虚拟经营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塑造合作性企业文化(雁文化)的具体方法。该文并未抹煞企业间竞争性关系的存在,其提出“雁文化”的初衷是为了企业能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雁文化”其实是竞争的产物。但是,“邓文”提出的以“合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