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国策。为此,日本公布了对东北移民的“新体制”和“最高宪典”,提出了“二十年百万户移出计划”的行动纲领。这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侵略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移民试点”时期、“武装移民”时期和“国策移民”时期。日本对东北移民侵略的险恶目的,是为了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东北的人口构成,实现永远霸占的野心;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使之充作对苏战争的后备力量,起到巩固国防的作用;促进满洲国的产业开放和“文化向上”,确保大和民族向东亚发展的基础;解决日本国内的人口过剩问题,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侵略政策,随着侵略者的灭亡已经彻底破产,日本人把这一结局称作“满蒙开拓团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评《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三月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中国东北进行移民侵略活动。40年间计有32万日本农业移民(即所谓“开拓团”成员)先后...  相似文献   

3.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日本移民中国东北及其影响沈阳航空学院王秀华,李莹日本帝国主义自九·一八事变以来,除了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外,还进行了大规模移民侵略,其目的是想把东北变为“纯粹日本”,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国策,也是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给东北...  相似文献   

4.
移民侵略是日本侵占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即积极向中国东北进行试验移民。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后,更将“移民满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日本移民东北对中国东北政治、经济乃至整个东北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对此学界论述颇多。本文旨在对伪满时期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及于中国东北移民活动的影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淑娟 《学术交流》2003,(2):145-148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有着明显的本质特征。移民输出的特点体现于移民实施过程之中 ,同时又与移民输出的背景、动机、目的相关连。认真分析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特点 ,对深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危害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和移民侵略的政治性、军事性、掠夺性 ,移民的国策性、法律性 ,移民输出的强迫性 ,移民宣传的欺骗性等特征注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大陆开拓文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陆开拓文学”的背景“大陆开拓文学”,简称“开拓文学”,是以日本在“满洲”(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侵略活动为背景并为之服务的文学。它是日本侵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不久,日本就在“满洲”开始了移民侵略活动。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连续几届政府都把向“满洲”的移民看作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把它作为长期侵占东北、并以东北为基地侵略整个中国大陆的重要途径。“满洲”移民方案的始作俑者是东宫铁男和加藤完治。早在1926年任奉天(即沈阳)独立守备队中队长的时候,东宫铁男就…  相似文献   

7.
日本关东军和满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关东军挥舞军刀,以武力和阴谋成为日本帝国义侵华的急先锋,满铁则以“文装”的面孔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主要从经济方面进行殖民侵略和资源掠夺。两者在侵华的总目标上完全一致,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但在“权力的统一”上又有所矛盾,相互争夺。本文拟以“九·一八”事迹前后为历史时期,揭露关东军和满铁相互勾结的侵华罪行,并阐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一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设立了若干侵略机关。主要有关东都督府(前身为关东总督府)、南…  相似文献   

8.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之后,出于进行殖民统治及“对苏战略”的需要,曾将三十二万日本农业移民送到东北。所谓“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以下简称“义勇队”)是日本农业移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日本投降时止,人数达十万八千名。由于义勇队比起一般日本农业移民更赋有军事目的,因此他们基本被安置在现黑龙江省与苏联的毗邻地区。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勇队建立至灭亡的全过程的叙述,阐明日本建立义勇队的目的、义勇队的性质及其在日本移民东北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殖民贸易述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一虹“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已经具有不平等性质。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各项不平等条约,特别是通商条约所攫取的特权,向中国东北地区大力倾销棉纺织品等工业品,同时又以廉价大肆掠夺东...  相似文献   

1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就践踏了我国东北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于1932年3月9日成立了伪满洲国,这是一个完全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共存在了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大东亚共荣”的目的。进而实现吞并世界的野心,在伪满洲国这块土地上曾建立起了殖民主义的法律制度。在其统治十四年的时间里,先后颁布了基本法等近三百个法律、法令,达数万条之多。  相似文献   

11.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及其随之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是日本侵华史上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直是着眼于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当权者的所作所为,关  相似文献   

12.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劫掠,使东北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发生很大变化,无地农户比例上升,佃农和雇农数量剧增。封建地主在新的形势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相结合,其势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部分地主日益汉奸化。日本移民作为特权阶层,逐渐演变为中国领土上的新兴异族地主。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只有给地主做雇工,过着殖民地统治下的亡国奴生活。日伪统治时期东北农村社会结构是殖民地统治下的畸形社会结构,是被抛出正常历史轨道的畸变与蜕化,极大地加速了东北农民的破产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扩张,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开始,到了本世纪30年代更加变本加厉,蓄意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令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组成华中方面军,由陆军大将松井石根担任总司令官,并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攻占南京。松井石根指挥其精锐而凶残的第六师团谷寿天部队、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第十八师团牛岛部队、第—一四师团未松部…  相似文献   

14.
论一战至“九·一八”前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及其特征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陈景彦前苏联学者斯拉德科夫斯基曾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短时期在中国经济中奠定统治地位的可能性"①。毫无疑问,从一战开始至"九·一八"日本武装侵略东北,这是日本经济...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把中国东北变成了扩大侵略战争的军事基地。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 ,从 193 4年至 1945年 ,日军先后三个时期在东北边境构筑了一系列军事要塞。这些要塞的构筑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直接产物 ,它不但见证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真实历史 ,也深刻揭露了日军的侵略行径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五十周年,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五十周年的日子,每一个中国人民,都在为之欢欣鼓舞。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人眼中实际是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入我国东北开始,而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这场牵涉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亿人民安危的战争,中国战场负担了最重要的任务。江泽民同志今年在莫斯科时说过,仅仅八年抗战中,我国的伤亡人数,就达三千五百多万,这等于现在三个上海市的市民总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严重注意的。日本之侵略中国,筹划已久,很早以前就是他们的既定方…  相似文献   

17.
从满州移民政策看日本的侵略本质徐业滨满洲移民政策是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采取的一种殖民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并实施的一种企图永久性地霸占满洲、吞并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政策从其产生、发展直至贯彻实施无不体现着日...  相似文献   

18.
《学问》2015,(6)
日本学者在个人著述或历史教科书中论述日俄战争的作用时,往往把本质上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中国东北权益的帝国主义战争谬说为日本为中国争取权益的战争,说成是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成功地阻止了东北的俄罗斯化,保住了东北,并且提高了黄种人反抗白种人的信心的结论,美化日本对东北的侵略。关捷先生近著《日俄战争灾难纪实》一书1,系统地叙述了日俄战争给东北地区和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用历史事实证明,日俄战争不过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中国东北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并不存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析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年在伪满政府任过要职的岸信介等人把对我国东北14年的殖民统治说成是“开发”、“建设”满洲的谬论和国内某些“学者”主张中国再现一次殖民地历史的论调,以翔实的史料,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14年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恶果,从而揭示出殖民统治罪恶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对我国东北地区壮丽河山挥舞列宁所说的“火和剑”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文化上的奴役与镇压政策。毛泽东同志把这种政策概括称为“野蛮政策”。现在让我们看看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十四年统治时期,推行这种思想文化上的“野蛮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和痛苦。总结这一历史,对中日两国人民来说,都是有益的。一法西斯文化统治伪满文化具有高度集中、垄断的特征,一切文化组织机构都操纵在日本人的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