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社科界》2006,(9):45-46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先后出现两次“文化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文化热,是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为号召的,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声势较大。这次文化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国学热”。有些人对此情有独钟,无限地拔高,到本世纪初,国学热更热得有点“水平”。例如创办宣传国学的报刊,评选国学大师,开设国学专题讲座,尽管听课费定得很高,报名听讲者仍趋之若鹜。这么多人热衷于国学,到底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思潮,这是值得世人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2.
《云梦学刊》2015,(3):2
首部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汤一介学记》,近由新华出版社推出。汤一介先生是现代学术代表人物汤用彤先生的哲嗣,幼承家学,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之家训,孜孜于国学研究与阐发。改革开放以来,他提出并解答了中国哲学范畴、内在超越性、中国解释学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推动了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晚年主持浩大的《儒藏》编纂工程,为  相似文献   

3.
杨海文 《云梦学刊》2010,31(1):19-22
从所出之书、所发之文、所开之会、所编之作四个方面集中展现个人2008年的“国学功课”,显示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对于国学在当代社会的普及与提高所起的作用,同时为“当代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普通人文本”。  相似文献   

4.
尚“文”之风与周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人尚“文” ,“文”体现了周代社会的整体风尚。浓厚的“文”风 ,对周代社会及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周人政治中重“文”的传统 ,使当时的各族属能够在平稳的环境中协调、融合 ,为形成统一的华夏文化奠定了基础 ;周人对“文”的追求 ,显示了周人的精神自觉和对自身价值的体认 ,它促成推进了周人整体修养的提高 ,对华夏族气质、性格的形成 ,起到关键作用。与社会制度相比 ,时代精神与习俗风尚往往有更深厚的影响力。尚“文”风气不仅塑造了周代社会独特的社会风貌 ,而且保证了华夏文化生生不息 ,传承不断。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一个国学院,虽招来不少议论,但“国学“一词却是因此重新热了起来.其实,一所大学的一个国学院,每年培养的学生有限,对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真能担纲“振兴国学“的重任?当然,如果撑起了这面“国学“的旗帜,能引来社会重新关注国学的处境,倒也还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90年代是学术的时代,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就是标志之一。但“国学”一词却颇使人费解。古代学术有汉学宋学,但并未特名之曰“国学”,因为那时中国向以“天下”自称,如果一定要仿照今人的作法,则可强名之为“天下学”。鸦片战争爆发,方知天外有大,“天下”原本只是一国。今国门已被打开缺口,“国将不国”,于是将这“国”字寄托在文化学术中,“国学”便成了学者的救国之举。这样,国学研究一开始就被局限在中国传统文化范围内(主要又是儒家伦理文化)。国学研究除了对象的规定性外,还有对于研究对象的态度的规定,国学大师钱穆有言…  相似文献   

7.
“蓟汉”解     
李昱 《晋阳学刊》2008,(1):123-124
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之为人,改名绛,又名炳麟,别号太炎(按:顾炎武初名绛)。他还曾用过几个笔名,“蓟汉阁主”是其中之一。1899年章太炎在《清议报》上首次以“蓟汉阁主”为笔名发表《儒冠》一文,同年又以此为笔名在《亚东时报》上发表《游西京记》和《今古文辨义》等文。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于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时,将其寓所名为“蓟汉章寓”。章太炎还以“蓟汉”名其著作,有《蓟汉微言》(1916)、《蓟汉昌言》(1935)、《蓟汉闲话》(1936)等。看来,章太炎对“蓟汉”二字是有所偏爱的。也正因为他对“蓟汉”的偏爱,他晚年的弟子们称其为“蓟汉大师”。那么“蓟汉”二字作何解呢?  相似文献   

8.
范曾现象,即指画家范曾以一个国学开讲,一夜之间由国画大师转型为众多媒体追捧的国学大师,这是当代文化活动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然而,无论从传统学术观念,还是绘画诸层面解析,范曾现象存在内在荒谬性,范曾的国学大师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9.
戊戌秋,康梁以变政获罪,“六君子”殉难。清廷复下钩党令,通缉朝野新党,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亦在其内”,乃应台湾总督府后藤新平函招,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张如珍 《兰州学刊》2008,(9):187-191
章太炎作为古文经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国粹”教育思想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涵与特质。正是基于对近代中国西化风潮的清醒认识和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章太炎发出了“用国粹激荡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呐喊。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求国人增加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开办国学讲习会所,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并大力弘扬。可以说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章太炎起了先锋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国学的保存做出了自己特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怡  庄金宝 《东南学术》2006,(4):121-124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本文试图通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观察和分析,来探求文化变迁表象背后之实质和深层原因,从而引发对文化变迁所导致的种种矛盾及冲突之思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力图对当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起到借鉴之作用及启发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博平台的广泛应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大V”群体.网络“大V”凭借相当的话语权和广泛的影响力占据了网络舆情的至高地,在网络世界中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网络“大V”群体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的不良现象及失范行为,导致网络生态乱象丛生,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文章分析了网络“大V”的形成背景、不良表现的形式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大V”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社会正能量的规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迪尔凯姆主张从社会结构方面来解释社会现象 ,坚持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原则 ;韦伯始终认为个人才是社会行动的真正主体 ,只有通过把握人的行动动机才能“理解”社会现象的“主观意义”。两位大师由各自的逻辑基点出发构建了各自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形成了社会学研究传统中整体主义的、实证的传统和个体主义的、人文的传统的分野。  相似文献   

14.
应从“四维时空”的视域衡估国学的“四重价值”,即着眼于人类发展的共性,观照国学的普世价值;着眼于国学发生演化的特定语境,观照国学的历史价值;着眼于现代化的需求,观照国学的现代价值;着眼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向,观照国学的后现代价值。由是,国学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三构建国学精神的普世价值系统;促成国学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性对接会通;提升国学精神的“类后现代主义”。国学现代化的主要路径亦有三双重批判;文化对话;现代阐释。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则应以民族传统文化(国学)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补充,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同时推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西方文化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兴起的“国学热”,是在社会急速发展导致价值观缺失前提下的一次文化上的自我救赎.全社会都有意无意参加到这次文化复兴的浪潮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读经”一度成为国学复兴的核心手段,本文拟从国学体系的分析,进而分析传统学术体系中经学与史学的关系,借助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论断,指出国学复兴中,应该以“读史”为核心推进传统文化复兴,并指出恢复史学传统,借助读史能有效地推动国学复兴运动,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重建和历史感的建立有着莫大好处.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院朱洪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存废之争及其现代启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一文指出,20年代中后期,为改变清华"美国化"的社会形象,因应知识界提升中国教育水平的强烈呼声,清华当局决计改办大学,并创设国学研究院。清华国学研究院,延揽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和李济等著名学者入院执教,一度盛况空前,却很快地宣告停办。其深  相似文献   

17.
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林家骊教授选编的《国学丛考》,近日喜获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八届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一等奖”。《国学丛考》选编了国学大师、林家骊教授的导师姜亮夫先生的最具代表性论文28篇,涵盖文学、敦煌学、古史学、古汉语四个学科,由林家骊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生精心校对每一条材料,历时一年半而成,全书共64万字,2008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8.
臧豪杰 《船山学刊》2011,(4):96-100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称。国学争鸣反映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体认。近期国学争鸣的主题是:国学学科、王权主义、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与民主。发生背景是文化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世人日益关注“天下亡”、“人类亡”两类问题。争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亟须注意之处。选取“历史上的学术争鸣”、“思想之弊抑或制度之弊”、“西方文化与西方话语权”、“权利与美德——社群主义视角”四个视角可以检讨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9.
骆鸿凯是近代学者,国学大师章、黄门下的巨子,在<文选>学方面的成就为世公认.同时,骆先生在文字训诂方面也有杰出成就,<语原>一书是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其继承章太炎先生<文始>探索文字孳乳变异规律,对<说文>以来的传统旧说多有突破,对<文始>亦有补苴驳正,以先生深厚的文字声韵训诂功力,若能参考殷墟周金,一定更比前贤或近人的创获为夥.  相似文献   

20.
钱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出路杨岚(天津市委党校)钱穆是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文化学家。他一生潜心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甚深,著述几十种,兼涉及经史子集,素有“国学大师”“一代宗儒”之称。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钱穆对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