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理性的泛滥导致科技的意识形态化,使人类的正常交往陷入危机,而要消除意识形态化,就必须全面弘扬人类理性,就必须改变技术旨趣高踞于交往旨趣之上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技术理性的泛滥导致科技的意识形态化,使人类的正常交往陷入危机,而要消除意识形态化,就必须全面弘扬人类理性,就必须改变技术旨趣高踞于交往旨趣之上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常春  沈慧 《理论界》2003,(6):135-136
人类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扩张、信息经济的联网和生态环境的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在全球化环境下,学校德育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更新原有的德育方法,通过交往进行德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一、对教育意义上交往的界定以及交往对德育的意义 社会的存在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人类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时海燕 《齐鲁学刊》2008,42(3):79-82
自恋是一种局限于人类自身狭隘之爱的心理变态状态,是人性的扭曲和爱的麻木。自然界中的各种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是人类过分爱恋自己的逻辑后果。要化解人类的自恋情结,就必须回归自然,爱自然,与自然交往,和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与交往的历史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促进普遍交往的同时也带来了分配不公、权利失衡和责任赤字等世界之乱,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出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世界向何处去”的中国方案,是国际社会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正确选择。以全面超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理论旨趣,人类命运共同体内蕴着构建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世界秩序的内在要求。在行动路径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以合作共赢为导向建设利益共生的世界,以主权平等为原则建设权利共享的世界,以集体行动为关键建设责任共担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江峰  张瑞敏 《江汉论坛》2014,(5):126-129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其予以探讨,有利于直接地推论、切近生活地解读、清晰地呈现和与时俱进地转换、衍扩其人类幸福思想。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的理论架构中,现实交往的人是人类幸福的主体,生存实践的交往是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是核心的现实交往理念,财富"普遍的交换"的人类幸福价值就在于"生产出完整的人",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是人类幸福生存的理想化交往形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的反思知识,但它又不满足于单纯的实证知识的功能。在寻求新的哲学理性形式的道路上,雅斯贝尔斯追寻马克思哲学理性概念的历史踪迹,不是放弃近代的理性方案,而是通过区分和内在的批判性划界,维持和发展了近代理性方案的真正的、解放的可能性。雅斯贝尔斯以全新的方式开辟了"存在空间",把哲学逻辑学的理性交往知识旨趣移入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视域之中,从而以新的总体交往方式促进全球人类交往过程。我们时代理性的联合反对理性的毁灭,恢复哲学理性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对立,经由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导致了自身危机的沉积乃至爆发。生存危机已成为缔结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道路上的关键命题,生态危机向生存危机转化的过程日益清晰,催生生态危机的制度缺陷已经显现在解决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方案之中。这就需要破解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并进行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进而把握生存危机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
迈入全球化的信息时代,人类的交往方式正面临革命性变迁,虚拟交往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交往方式。虚拟交往具有数字化、虚拟性、匿名性、平等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互动性、娱乐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往理论,极大地延展了人们的交往领域和范围,导致人类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并引领了一个普遍交往时代的来临。当然,虚拟交往也可能导致某些潜在的或现实的负面效应,必须坚持人是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弘扬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以实际行动充满智慧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的交往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始末,尤其是在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今天,世界交往显得更加重要。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但人们很少注意到关于地域性交往的扬弃及其突破。鉴此,在中国现阶段探讨这一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具有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双重维度.在对西方古典哲学延承与超越中,马克思将人的生产与交往契入实践哲学的范畴之中,并以之为基础创立唯物史观.根据实践哲学的思想旨趣和理论品格,有必要在“照着讲”和“接着讲”的融合中反思现代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2.
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华  王晓霞 《社会科学》2005,(11):118-123
一种全新的人类交往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诞生。对网上交往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是必须对网上交往动机进行探求。网民之所以热衷于网上交往,是由于网上交往可以充分展示、实现自我,能够满足现实社会所无法满足的各种欲望,并为人们寄托、宣泄情感提供平台,能够自主地扮演角色和转换角色,可以自主地归属自己所心仪的群体,能够随心所欲地谈情说爱。正是复杂多样的交往动机交织在一起,构筑了多彩的网络交往世界。  相似文献   

13.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然而 ,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 ,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也就是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既表达了人类解放的旨趣 ,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承诺 ;又表达了人类解放的历程 ,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的揭示 ;也表达了人类解放的尺度 ,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标准 ,观照人类全部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进程。我们需要从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的统一 ,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一、解放的旨趣 :理想之维…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存在、发展与运行总是在一既定的公共话语或者语言环境之中展开的 ,同时它也需要并产生着支持它自身的存在、发展与运作的公共话语体系。公共话语的形成以人的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领域的相对独立与区分为前提 ,以社会活动主体广泛的对话与交往为条件。中国法治实践所面对的社会公共话语所展示的社会心态、情感、价值与思维逻辑 ,在本质上是与法治的目的追求与意义旨趣相悖的。中国法治建设旨在确立法的至上性与权威性观念 ,培养并巩固社会活动主体对法的真诚的制度性信任与信仰 ,则必须建构和培育充分表达法治的旨趣与原则的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等等,同时还有意识形态自身的内部根据。人类的审美实践告诉我们,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普遍的旨趣相契合的,或者说,美就是表现了一定社会的最普遍的旨趣的感性形象。因为求美从来就不只是高人雅士、学者哲人玄思妙想、孜孜以求的高深学问,同时也是一切文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用在世生存的“此在”取代胡塞尔的纯粹意识的先验主体,可以被看作是当代生存论转向划时代的标志。哲学从先验构造到生存体验,从孤高独白到生存交往,从普遍必然的终极理性到境遇合理性,从中性描述到人文理解,无不体现了传统哲学旨趣向当代哲学旨趣的重大转变。但这种转变并不是凭空而降的天外来客,传统哲学旨趣向当代哲学旨趣的转变也有其内在的逻辑环节可寻,这个环节正是人性的丰富性与二重性。生存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显学,但它在传统哲学中亦有着源远流长的根据。普遍的理性规定性与个体的生命感性冲动作为人性不可或缺的两重维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社会交往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交往全球化已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我们应该正视它的双重效应,立足于实现交往的合理性,顺应交往全球化的要求,推进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活动区分为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人们的物质交往决定了人们的精神交往。交往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迄今为止,人类交往并不是自由自在的,而是被扭曲了的;被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掩盖了或粉饰了真正的物质性交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其交往理论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王庆丰 《中州学刊》2005,1(3):167-169
马克思终结了以往全部的形而上学,他试图走出一条哲学现实化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根本就在于实现哲学研究视域的转换,从"彼岸世界"转向"此岸世界",即"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当马克思把哲学的视域投向"此岸世界"以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便呈现出解放的理论旨趣,关注人类的命运和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就成了马克思哲学所肩负的学术使命.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学说可称为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