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记住对方的名字是赢得交际的第一回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善于记对方的名字,以至于交际中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不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名字是一个人的代称,当两人相互认识时,姓名对对方而言则代表一切。记住人家的名字等于记住了这个人,显示你对对方的尊重。美国交际学家戴尔·卡耐基告诫我们,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说:“交际中,最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交际活动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既然要在一起共事、生活,自然少不了交流往来,如果是伙伴关系,当然就少了许多磨擦,但如果是敌对关系,难免会时常遭到对手的攻击。如何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这还要多学习一些交际策略。即使不是用来对付敌人,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应掌握一些方式方法,以在必要的场合中自己化解尴尬,或者充充门面,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古语有云:“弱国无外交”,对个人而言则是:“弱者无外交”。相信你一定不愿做个弱者。在交际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好做正面…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用问话。一般情况下,当然要提倡开门见山,要了解什么,就问什么。但有时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它问会筹出是非,招来麻烦。所以,就需要曲问。曲问就是绕着弯子问,或无疑而问。曲问是交际中的一枚“石子”。有时,为了了解对方心中秘密,又不便直问,人们就投出这枚“石子”,去“声东去西”。例如,一个小伙子想了解某姑娘是否喜欢自己,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可以陪你走走吗?”这许问,姑娘即忙不愿意与他交往,也可以婉言谢绝,见方都不足难堪。又如,有的人健忘,自己的东西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但直接…  相似文献   

4.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些能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言语技巧。1.使用“我”来叙述。用“我想…“我认为……”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承认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才能更具有说服力。2.设身处地地询问对方。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是不足取的。3.坦率地与人交谈。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与对…  相似文献   

5.
赞美女性     
平心而论,赞美是阳光,人们无法拒绝也很难拒绝。马克·吐温就曾说过,他可以因人家的一句适当的赞美话开心两个月。 自然,接受赞美无疑意味着接受对方,于是,聪明的赞美者也就因为善用赞美而旗开得胜,迅速取得了交际的主动。 尤为发人深省的是,这种巧妙的赞美特别能够打动女士们的心,为交际者与女士交往提供诸多方便。 比如,对方生性活泼从无忧愁,就不妨赞美她“快乐得像风,充满了活力”。如对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就不妨赞美她“特别稳重特别稳妥”。如果对方机灵,就赞美她“假精彩”。如果对方不精彩,就赞美她“很可靠”。如…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交际中,当别人责难、揶揄、奚落、挖苦你时,你不妨脑筋急转弯,利用对方言辞的不确定性,巧妙地转换一个角度,把自己定在十分有利的位置上,反过来倒把对方置于难堪之境,既能化解自己的不利局面,又能顺势给对方以幽默一击,取得语言交际的主动权。这就是“反客为主”的语言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7.
“制定决策时慢条斯理,实行决策时雷厉风行”,这就是日本人典型的谈判作风。这与日本“慢慢地进行变革”的观念有密切关系,对于阻碍事情发展的障碍物,他们并不强求推动。也就是说,当急流受阻时,谈判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将障碍物炸掉,而是在其周围找到一条出路,让水慢慢地流走。日本人慢条斯理地做决策,往往使谈判对手失去冷静,形成压力,从而大获全胜。假沟不合。在谈判交战中,日本人表面装糊涂,暗中筹划,富而待发,伺机使对方让步成诱使对方上当.有一次,日本航空公司就引进美制飞机的问题与美国某飞机制造厂商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8.
英国:两个呆子好婚姻英国人说,维持婚姻不难,只要一个人做呆子。如果两个人都做呆子就再好不过了。只可惜把两个呆子凑在一块儿,是一个比建金字塔还要伟大的工程。英国有一对夫妇,结婚38年,相敬如宾,从未发生口角,但他们彼此并不了解,丈夫吃了38年自己并不爱吃的面包皮,却不知道妻子最爱吃面包皮;妻子吃了38年自己并不爱吃面包瓤,却不知丈夫最爱吃面包瓤。他们互相礼让,把自己最爱吃的部分让给对方"享受",就如此地错了38年,也美满了38年。可是,从第39年起,他们都"聪明"了,可就在这一年,他们离了婚。法国:好事不能太好一…  相似文献   

9.
有急事打电话要找亲戚、朋友时,而他们人又不在或是在另外一个楼层。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在事情又要人转告,人在外而又要地人去找。此时,如果对方(接话人)是熟人倒还方便,如果是生入那就麻烦了。这就需要讲究在交际方法了。一、生人当熟人,买“一听如故”碰上生人接电话,一不要失望、二不要急着丢掉话筒。应该打主动战,先发制人,问清对、的姓名.当对方报出姓氏时,就要一边听一边辨别是男是女7是老是少?一边作出反应.灵活地把生入当作熟人来回话。这里有几种类型:如是女人接电话,就热烈地称呼;’‘哈哈,原来是\。小姐(x太…  相似文献   

10.
谈辩中,真枪实弹当然是一种策略,诸如:攻其要害、击其薄弱、抓其破绽等等。它强调的是直接的驳击,往往表现出语辞的激烈和气势的恢宏。但是,无数谈辩事例也告诉我们:巧妙地“反其道而行之”,即反主为客搞“假打”也能征服对手,使之口服心服。在某种具体的、特殊的言语交际、舌战交涉中,并不一定要唇枪舌剑地与对方辩论,而是采取欲此却彼、退而后进、擒而先纵等策略,制造假象、迷惑对方,巧妙引导,使之上钩,是“假打”的思想精髓。这里,笔者介绍“假打”的几种运用形式。先行自责,软化对方“定势”心态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对方提出一些令人棘手的问题,你不能不答,又不能随便回答。此时,你若能掌握高超的语言艺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巧,作出巧妙的回答,就能解除窘境,使你与对方的交往妙趣横生,令其低首心折。故作荒谬 加拿大人朗宁出生于中国,自小在中国长大,后来回国。他30岁时,参加加拿大一个州的州长竞选。他的政治对手想抓住他在中国生长的这段经历贬低他,说道:“听说你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这样看来,你是有中国血统的喽!”“你说对了。” 朗宁不动声色地回答,“据权威资料表明,你是吃牛奶长大的,这样看来,你一定有牛的血统了!”对方顿时哑然。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总是担心对方误以为你的要求过高。并且没有勇气和丈夫讨论自己的“性”趣和爱好,或者心存侥幸。以为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大多数男人都把取悦另一半.让另一半享受到自己给对方带来的销魂时刻当成床上的最高成就。所以性爱中便有了54张牌外最有效的一张牌——巧妙地把你的想法传达给他——  相似文献   

13.
沉默不是金     
在社交艺术中,有一条经验为:沉默是金。而家庭内,特别是夫妻间,如果也“不苟言笑”,或感到“无话可说”,那你就该警惕了:两个人的感情是不是出现了危机? 我觉得有老婆的好处,就是半夜时分,两个人各抱一个枕头,说“枕边话”,话题从不受限制,身心放松,温情脉脉,却又自由自在。有些话与朋友、同事或上司进行交流,可能成为坏话、性骚扰或阿谀奉承,但夫妻间小声密谈,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亲切的沟通。 所谓坦诚相待,不交谈怎么体现?交谈让对方知道自己心里想什么,也从对方的言谈里了解她或他的需要、渴望,甚至忧虑。倾心…  相似文献   

14.
言语交际中的“认同法”□张月新朋友,当您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而对方却对您紧关心扉的大门时,您该怎么办?当您想向您的上司要求加薪或减少工作量时,您能既不令对方反感又坦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吗?当您身为某公司的代表对外进行业务交涉时,您能做到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森教授说过一段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从而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这不是因为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罗宾森教授的论述告诉我们,“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与对方交往,若能顺着他的意见说,会让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反之,如果逆着对方说,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使双方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中,有时事情办得不顺利,甚至出现失误,常常出现夫妻相互指责对方的现象。如此相互指责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成为家庭战争的导火索。 过分的指责是一种不良的口语表达方式。首先,责备之词多是不实之词。人们在责备对方时,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主观地看问题,作判断。这样就难免形成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如果靠主观臆断和猜想,把问题的责任强加给对方来承担,难免冤枉人,对此对方是很难接受的,必然会奋起反击。其次,责备之词又多是过激之词,责备人使用的语言大多有很强的刺激性,这种语言很伤人的面子、自尊。如此以…  相似文献   

17.
日常交际中总不可避免遇到一些难以预测的或故意刁难式的发问。对此,若一时口伯语塞,就会出现尴尬局面;若机智回答,就会绝处逢生,赢得交际的主动权。所以应答机智是衡量一个人口才优劣的重要标准。应答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作无效回答。对方发问或过于刁钻古怪,或自己确实不能回答,此时不要轻易认帐。因为这会意味着自己无能,有的甚至会受到对方的肆意贬斥或嘲弄,因此可运用应答机智巧妙地作无效回答。这不同于欺骗,而恰是机敏过人的体现。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津年仅数岁,有人献一税一鹿,并向元泽道:“哪一头是种,哪一…  相似文献   

18.
认识一个人要从姓名开始,名取意于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姓氏是我们一生下来就印在我们身上的。了解姓氏的不同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的尴尬情况,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姓氏文化中了解各自生活的区域或生活背景。本文选取了中国以及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的姓氏文化进行阐述对比,着重从姓氏来源及姓氏特点论述。  相似文献   

19.
无声的密语     
心理学家们经过严格的观察研究得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绝不是人们简单的主观感受,而是确实存在于人们之间的事实。在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而这其中,手势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手势语是人们非语言交际中最灵活、最显而易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身体语言之一,也是人们了解他人、洞悉他人心理,以及有效地表述自己的意图的一种交际密码。它不但能够表达清晰的意思,而且还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常常有着话语所不能够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刊今年一期登出“交际急中求智”征答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兴趣,应者踊跃,现从百余份应答中选出部分答案发表,以示鼓励。例一。原题:在众人面前,你大声地叫某人的名字,热情地走过去和对方打招呼,待走到双方面关时,才发觉你喊错了对方的名字。“哦,我以为是××呢,你们俩长得真象呢,你是××的亲戚吧。对不起打扰了”先自我解嘲,并连发炮至,让对方没有插嘴机会,然后道歉,转身就走。(北京洪峰)“走到被叫错的人面前说.一我刚才看见穴体叫的名字在这儿.怎么一眨眼不见7,拉着见了吗特对方接头,马上江发而去。湖北刘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