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文学思潮的性质历来被归结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从文学现代性的角度看,五四文学思潮具有启蒙主义性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最初的、局部的批判。浪漫主义反抗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统治,现实主义批判现代化对人的价值的毁灭。五四文学鼓吹现代性,包括科学和民主,而不是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思潮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启蒙主义。虽然五四文学也引进和借鉴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但由于启蒙的需要,对它们进行了选择和改造,使之成为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胡风文艺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原因在于:一是受西欧浪漫主义和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影响;二是对厨川白村与苏联作协"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接受.胡风认为浪漫主义应负载启蒙和政治双重功能,而左翼人士则力图把浪漫主义纳入纯粹政治轨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文学大系》首先是中国的“新文学”大系,是确立“新文学”本位观的一次集体行为.“大系”作为后启蒙时代的代表性书系,其意义就在于它坚持并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文化立场,以对新文学成就进行资料性、文献性总结的方式,对那些试图从不同方面否定“五四”新文学、否定启蒙主义文化思想者予以回应.“大系”以“新文学”为主体,站在新文学的立场上对文学史进行分期,从时间观念上对中国文学的秩序进行了新的梳理,并确立了1917年开始的新文学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美学家。他通过《论戏剧体诗》、《与多华尔的谈话》、《关于演员的异见》等论著建立起来的启蒙主义戏剧理论,是欧洲戏剧美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转折,不仅对近代欧洲戏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开辟了航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阐述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衍生性与启蒙思想相悖,强调感情、想象和主观性.但大部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还是典型的美国化的作品.本文结合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探讨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反映了美利坚民族一个"真正全新的经历"、深受美国清教主义运动的影响、信仰个人主义和直觉的价值、追求民主与政治上的平等、强调"使命感"以及多样化的创作形式.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使儒家文化历经了两千多年来最为复杂、严峻的考验,启蒙思想家们以否定的方式猛烈地抨击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结构.但已经渗人中国民族血脉的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因为短期功利而受到颠覆.尽管如此,当"后五四"时代的来临,启蒙主义的式微,五四作为一个民族记忆和传统精神,在历史分期里我们真正反思的时机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文学和文化理论中,视角主义成功的例子之一是罗蒂的实用主义。罗蒂是从分析哲学营垒转向后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的。罗蒂把哲学同文学连结在一起,主张以文学取代哲学,故他标举“文学文化”与“解释文化”。文本主义代替唯心主义,成为20世纪的现象。所有的理智活动都是治疗疾病。后现代文化是治疗性文化。唯心主义的灭亡,导致浪漫主义的复苏。随着浪漫主义的衰落,偏爱和欲望在解释学理论中取得胜利。奇趣和蓄意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与审美主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与作为某些流派、艺术家和思想家以美为最高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审美主义在精神内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亦有所不同。理论上说,审美主义发端于浪漫主义,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却呈现出诸多二律背反的倾向,如:贵族意识与平民精神、精英化与大众化、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彼岸与此岸等的矛盾和冲突。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一,浪漫主义更多的是对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抒,体现了一种主体性的诉求,而审美主义则从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其二,浪漫主义回归中世纪的幻想世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和谐,而审美主义则走向了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9.
伽达默尔建立了现代解释学。他否定了实体论和绝对意义,而把解释归结为视域融合,从而肯定了意义的历史性。他认为审美解释与一般解释没有本质的区别,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观点,试图用解释学取代美学。后期伽达默尔认为审美是最高的价值,审美解释可以超越历史局限,达到同时性,从而超越了历史主义,走向审美主义。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审美主义并不彻底、成熟,还没有完全走出历史主义,因此是在历史主义到审美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学界在积极反思1980年代文学启蒙主义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读、否定启蒙的错误倾向,这对当前的文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980年代文学具备了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它的启蒙理性和人的尺度及其局限,继承启蒙的批判精神和理想并推进当代文学未完成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