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问题上的战略国策,是适应信息化潮流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安徽推进信息化建设应努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陈柳钦 《南都学坛》2004,24(4):112-117
走新型工业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4.
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独特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走新型工业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独特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河北省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河北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根据河北省情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城镇化步伐,以城镇化推进工业;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这是根据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结合时代特点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主要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不重复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 ,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覆盖四个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工业化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而工业现代化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总目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可见,信息化、工业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并进"的关系,而如何从理论上揭示其机理,从战略上构建其运行和发展机制,则是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决定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结果就是过渡到信息时代,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工业发展底子薄,至今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在目前经济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为了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北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论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综合过程,它的着眼点和关键在于工业.党的十六大报告做了科学而精辟的概括:"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但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发展大型工业化、规模经济为主,同时,还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持续发展、重视发展服务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新型工业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 ,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 ,人口与就业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 ,因此 ,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 ;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西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西部要实现快速发展 ,避免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薄弱等传统因素的干扰 ;在WTO的环境与体制下 ,西部的传统工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必须先在信息化竞争中夺取主动权 ,自觉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思路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采取切实措施 ,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 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 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 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新工业化"道路的理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我们采取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工业化道路.它的核心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须坚持科技创新; 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强化信息引领——信息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信息化主导社会各领域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代特征和基本实现手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初期,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助推器、倍增器和带动、引领的作用,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18.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综合过程,它的着眼点和关键在于工业。党的十六大报告做了科学而精辟的概括:“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但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决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发展大型工业化、规模经济为主,同时,还要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持续发展、重视发展服务业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论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的基本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信息化 ,是我国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和突破口。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 ;要培育基于信息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建立健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保证机制 ,为推进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