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需要。目前,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着重医轻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现象,从而导致了人文教育弱化、针对性与实效性缺失,以及中医人才的异化。合理构建中医人文课程模块,促进人文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既要根据客观实际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又要从人才素质结构、全面发展出发重视人文素质培养。为此,要改革课程体系,创建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并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江苏“两个率先”的发展战略对全省的医疗卫生工作和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加强人文教育,实施通才教育,重视全科教育,以培养出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医学人才,为实现“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以质的研究方法,促进临床医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推进临床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如市场经济的冲击、专业设置的落后和课程内容的贫乏等危机。提出要走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困境必须重新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标,构建以培养思维品质为核心的“全人”教育体系,改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设置模式以及创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文、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是研讨人文教育的基础性核心概念 ,“人文”的本意是指与“天文”相对应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精神具有多重含义 ,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人文素质属于社会文化范畴 ,是人文精神在个体上的体现 ;人文教育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生存目的的教育理念 ,其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既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又要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应该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一致性发展。现代教育促进二者融合的基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促进融合是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教育社会功能的新要求 ;促进融合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以其“广而博”的课程内容支持和帮助师范生有效开发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对师范生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明确职业定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探讨通识教育在师范生自我职业生涯发展中效能:一是通识教育能培养学生职业理解力,促进师范生明确自我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二是通识教育能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反思型实践者”范式的教师专业发展;三是通识教育能培养学生专业情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发展;四是通识教育加强教育改革意识养成,有效培养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新教师”。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的灵魂应该是“功在做人”,而人文教育的功能恰恰是使人成为人。教师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培养教师能够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人做人。教师要教人做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人,而要成为人,则依赖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与人类的自我尊重、自我反省、自我关怀直接相关的教育,他使人们了解了世界,了解了祖国,了解了人类,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使每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发展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格调,智力修养,纯洁人们的情趣,使人们超然物外,高瞻远瞩,最终获得造福人类社会的道德自觉,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医学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 必须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探讨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多途径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面向21 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体育院校教育发展中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应从教学理念、学生自身主体作用发挥、课程结构与学时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体育院校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现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互动互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与体育专业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现代化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现代化是人类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它必然对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教育作为社会变迁的条件和动因,应当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出现代人,以促进社会现代化。为此,我国在深入开展教育改革中应当注意三点:①在发挥教育功能上应当将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②在教育发展战略上要注意功利目标和非功利目标相结合。③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开办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和地理教育三个专业进行“主辅修制”改革的基础上,探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由传统分科教育为主向现代综合教育转变,由专业学科知识为中心向知识整合为中心转变。兼顾初中综合改革发展需要和传统分科教学的现实,培养的学生既能胜任初中综合课程《公民》、《社会》或《人文教育》等的教学,又能适应政治、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的教学,还能适应乡镇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师资。本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全新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了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今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分析问题更加深入和全面;道德观念成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自主就业意识较强,就业规划更加清晰。影响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因素:思政理论课作用凸显,但仍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专业混寝导致摩擦时有发生,辅导员工作有待触及学生心坎;社团和校园媒体的思想教育功能未充分发挥。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培养,必须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学,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强化辅导员育人职能意识,发挥立德树人根本职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培养医学生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思政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关于人的思想和信念的教育,两者是同向同行的。在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素养是关键。文章在梳理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抓住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立足学校和教师两个主体,构建一种利用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外部引导力,与外部引导力有效转化激发教师内驱力的内外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系,推进医学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中专业教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既具有实用型又具有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转变培养方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调整课程体系与结构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师资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标志。这与“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相辅相成,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战略思路,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对教育在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深入探讨教育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服务方向和途径,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试行)》提出的要求,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定、实践实习等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和环节的“人文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思政教育的宣传引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能,更需要较强的协作精神和社会公平竞争意识;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的科学分析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多学科的科学综合能力和科学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构建现代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体系,在大学中坚持文、理渗透的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以培养出会生存、会思考、会学习、会创造的,既具科学精神又有人文品质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