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建设的影响下,特色小镇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新型城镇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将乡镇的特色资源、传统文化习俗、乡村优美环境、历史文化等在空间上聚集起来,以独具特色的优势实现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化的发展,为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的转变发展,以及呈现统筹融合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另外,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特色乡村小镇开始快速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境内的特色小镇发展良莠不齐,无论是在建设规划方面,还是在运营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探索特色文旅小镇的发展路径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个地区政府需对农村公共文化提高重视,紧抓农村振兴战略开展过程中下发的各种政策待遇,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健全农村公共文化相关服务建设体系,而且对于推进农村大众获得多元化公共服务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村人群日常生活文化的丰富性。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实际建设中,不但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重要支持,而且为我国农村振兴战略的明确落实带来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视域下苗族传统工艺类非遗的保护有助拉动乡村经济、协助提升环保意识、推动振兴乡村文化、促成破解人才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对苗族非遗的认识不深刻、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不丰富以及资料的保护与整理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对此,可从提高大众认知、推进跨界合作、建立数字博物馆等应然路径进行超越。  相似文献   

5.
陈永亮  张立辉 《民族学刊》2020,11(6):29-35, 155-156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有其独特性,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J、Y两县的实际调查,对影响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的主要因素思想意识包括传统观念影响、思维定势等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移风易俗行动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要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多语言(方言)语音科普推广等方式积极推进,既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是扶贫成果巩固、西部大开发以及生态安全战略等国家重大政策实施的重要场域.在乡村振兴语境下,民族地区具有更为复杂的多元利益诉求,这使得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构性冲突更为凸显.生态产业化模式的经济体系,既有统摄这种多元利益冲突的内在合理性,又有社会实践和自然禀赋基础,使其成为民族地区解决多元利益深层冲突的重要形式.生态产业化需要在法治路径上展开,而民族地区生态产业化法治需求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法治路径选择和制度设计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是历史上人类聚居而自然形成的聚落形态,其存在实现了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民族地区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破败甚至消失的危机,亟待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发展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利于保存传统村落中的历史人文印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住村貌、记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有利于总结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特征,剖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产区,这里也有着我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东北地区就开始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帮助农民群众实现了脱贫,同时还有效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将文化旅游的文化属性凸显了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本文就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东北地区的文化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苏发祥  吕众林 《中国藏学》2023,(4):11-19+209-2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西藏非物质文化种类齐全,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资源。西藏的边境线长度仅次于新疆,是我国边境线第二长的省级行政区。因此,西藏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关乎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定和西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西藏错那县勒布沟有四个门巴族民族乡,是我国门巴族集中居住地。文章以勒布沟门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论述了该地非遗文化产业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当地政府通过非遗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认为勒布沟的实践经验对西藏其他边境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现象,这需要加强乡村非遗保护力度,对其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乡村非遗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乡村非遗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创新利用策略,以期可以为乡村非遗的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浉河港乡地处河南省信阳市,是信阳毛尖最核心产地之一,位处中部但处南湾湖畔上游极具江南水乡风韵,产茶质量上乘又名为“茶王之乡”。浉河港毛尖茶历史悠久,不仅曾远销海内外还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转型时由于工艺复杂、传承人缺失、茶文化被稀释,经济效益下降等等因素遭遇传承与发展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浉河港乡毛尖茶的价值所在及其当前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浉河港毛尖茶在合理引用现代化工具、提高福利吸引传承人,结合当地茶文化底蕴打造品牌、发展绿色生态茶旅游业,实现推动浉河港乡产业、人才、文化、经济与生态振兴。同时在一定程度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新传承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郑磊  杨春娥  王平 《民族学刊》2022,13(11):57-68, 14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特色村寨价值不仅体现一般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体现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地方立法不足,乡村过疏化,村寨传统文化解构,成为影响恩施州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完善立法内容,增强村寨经济活力,重塑村寨文化,或许是促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实现民族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非遗舞蹈概况及发展现状,之后阐述了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新时代对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后探讨了新时代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重视与培养非遗舞蹈传承人、收藏与保护非遗舞蹈资料和打造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平台。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也因其特殊性为各界所关注。通过对少数民族村庄的实地观察,发现面临生态压力沉重、产业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苦难、村庄治理落后等困境,迫切需要乡村振兴改变现状。各级政府欲通过精准扶贫、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但在实际振兴进程中遭遇当地群众观念陈旧、乡村组织涣散、乡村治理外部压力不断输入等困境,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基于此,文章提出治理振兴这一概念,通过抓住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治理,以治理振兴引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主要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保障体系、建立融合传统的现代组织体系、探索三治有效融合的治理体系、构建前瞻性的村庄发展体系等举措,实现治理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成燕  赵云 《民族学刊》2022,13(2):50-59, 138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指导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兴旺为前提,综合考虑产业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关系,摸清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道孚县产业精准扶贫绩效。实证分析发现,道孚县产业精准扶贫绩效综合评价良好,在精准识别、脱贫成效上成果显著,但是在定点帮扶和资金扶贫上仍然有待提高。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基于扶贫共同体的产业精准扶贫思路,建立由“政府—企业—贫困户”“政府—农村经济组织—贫困户”“企业—农村经济组织—贫困户”组成的三大扶贫共同体,为民族地区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献计施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田东坂畲族村为例,通过对福建畲族特色村寨的深入研究发现,特色村寨建设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乡村治理实践探索、重视乡土人才培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岚县面塑是吕梁民间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承载着岚县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思想情感和审美需求,是岚县本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却被视为下里巴人的“玩意”而不登大雅之堂,直到2015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名正言顺地走入大众视野,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岚县面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和传承形式的基础上,探究岚县面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启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21五邑大学'邑心向党,艺兴乡村'实践团到广东江门新会区罗坑镇进行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例,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学生"三下乡"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