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最集中体现是科研政策.本文试从理论角度阐述其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结合科研管理实践,通过对科研经费、机制与途径、奖励原则、目标管理方法的研究,探讨制定激励机制的依据、方法以及如何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立足于分析2009-201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率问题,其成果对于推进国家"双一流"建设,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提升国际学术话语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采用Bootstrap-DEA方法,运用maxDEA和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研究发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技术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即科研管理对科研效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推断,科研资源配置能力和科研资源使用效率等内部因素是决定科研效率的主要因素。此外,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科研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比分析发现,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及四大区域之间科研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制定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加大高校科研资源配置的自主权;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学术科研活动的研究,文章认为目前高校科研活动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与许多高校所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并对许多高校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还对如何制定出科学的学术科研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科学公正地进行学术科研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我国科研的主力军。国家和地方科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高校的广泛参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动员和组织高校广大专业科研人员承担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各层次、类别的科研课题。为此,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规划来构思学校的科研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对外承接科研任务与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主线的科研发展战略关系,建立以计划管理为中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把对学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科研课题优先纳入校科研计划。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以及对学风问题颇有见解的专家学者为主”对部分高校专家学者进行个案访谈,笔者有机会接受教育部学风委课题组访谈,曾就学术道德与诚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的整体状况、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亟需解决的问题、创建健康的科研环境,加强科研道德与诚信建设建议等问题表达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决策咨询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有其独特的活动过程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有科研目标的多重性和科研类别的多样化等特殊性。发展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 ,有利于培养跨世人才 ,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面临的困扰与对策陈萍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科研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空前重视和滚滚而来的改革大潮的推动。十几年中,我国高校的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是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的第二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挂靠在北京交通大学。基地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北京交通大学在交通方面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整合北京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为高校与政府之间、首都各高校学者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交通发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搭建平台,为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使其成为北京市交通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以及信息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机遇的利用、观念的转换、计划管理的强化与高校科研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关系,分析了科研立题、目标管理、信息反馈、递阶控制与营造科研环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现行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论述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原则,提出了指标设计、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的运用,以达到改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评价为研究视角,基于对全国42所高校3 805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专家学者的专题访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针对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判断、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行为及其危害、对科研工作者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以及改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目前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大体满意,但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会有一定下滑趋势;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于学术成果产生和学术资源与荣誉获取过程中,影响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要是自身学术道德意识薄弱与学术道德与诚信监督管理措施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学术道德培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与监督等方面加强对学术道德的规范和监督,推进学术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四十多年来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繁荣期几个阶段,近年来存在科研人才尤其是一流科研人才流失的严重威胁。流失情况有显性、隐性两种类型,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改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人才稳定和人才双向流动的机制,采取有效对策,才能防止人才流失,开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为了发挥高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作用,促进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1999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与《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到目前已进行了三批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评审;湖北省教育厅也在2001年启动了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几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对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及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通过GJB9001B-2009标准认证的不同类型的24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的特点,结合中北大学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实践,对高校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中的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要求的评审、供方的选择与评价等三个方面的风险识别与管理进行论述,提出了如下对策:在策划阶段制定合理的风险计划,形成了风险计划表,准确划分风险阶段,以及各阶段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内容与方法,最终为高校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监控提供了参考样表。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科科研指的是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文化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趋势,提出加强高校文科科研、拓展高校文科科研的新视界,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文科科研好学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科科研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要面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在探讨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在与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密切结合中,推进高校文科科研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4月 2 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作了重要讲话 ,“讲话”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提高全民素质 ,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 ,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因此 ,为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本刊特将《高校“十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有关高教科研的重点课题摘编如下 :  相似文献   

17.
11月22日,201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苏州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苏州大学承办。  相似文献   

1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的履行归根结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的充分发挥。履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这两种主体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培养社会批评精神,具有开放的心态并自觉成为学生的榜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价值导向功能,努力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日至3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160余所地方高校的校长、书记(分管副校长)和社科(科研)处长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作了“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大力提高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讲话。首都师范大学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大都统一采用以科研论文、著作、项目等为内容的简单量化的评价方法。这种统一"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不仅严重违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助长学界片面追求科研"GDP",导致研究质量下滑;助长社会重理轻文倾向,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引发学术虚假盛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等负面影响。因此,应按照教育部新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的有关精神要求,遵循差异化的原则,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内容性质、教师不同职称和学校不同类型等,实施分类型、分级、分层次评价。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