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报告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约160.33万个)进行整理分析、开发利用的成果。报告系统梳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分析和揭示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报告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服务业区域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大经济圈的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E-U-SBM模型实证考察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特征,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和热点分析法(Getis-Ord Gi*)深入探究其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梯度效应显著:长三角经济圈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环渤海经济圈处于较低水平;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跃迁多表现为本位跃迁,“高水平垄断”与“低水平陷阱”现象并存;三大经济圈绿色创新效率冷、热点地区呈片状分布,冷点区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圈西部和环渤海经济圈北部,热点区位于长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东部,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趋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4-25
各国之间的国民收入差异如此之大,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是经济学家所思考到的最基本问题。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研究,缺少丰富的精确的数据来比较各国间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试图从经验分析的角度,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阐明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文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75-76
造成各国间国民收入差异的原因是经济学家思考的基本问题,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与研究,缺少丰富与精确的数据来比较各国间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经验分析的角度,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阐明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进程急速加快的今天,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理论.结合安徽省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实际,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十七大中提出的"经济圈"理论进行尝试性的解读,试图寻求中部省份发展的理论新模式,也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化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127-130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的增长率却在不断下降。增长与就业背离的原因何在 ?本文认为 ,我国在 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GDP就业弹性下降 ,而GDP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在于 :对GDP的高增长贡献最大的投资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低。因此 ,要提高GDP就业弹性 ,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要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向就业弹性系数高的行业和产业投资的力度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9.
朱尔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2):65-68
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圈如欧、美、日等国的都市经济圈都在其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决定着经济圈发展的速度和效益.通过分析比较美国大纽约经济圈、日本大东京经济圈和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发展环境、结构和质量,初步预测估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继续推进,在2025年前后,最迟到2030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在经济总量上能超过大纽约和大东京经济圈,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0.
依据理论分析,奥肯定律指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但我国现期却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实与理论的偏差,本文试运用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虽然陕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其内部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然后选取三大区域的10个地级城市,构建了由1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评价体系,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比较,将三大区域划分为四大经济发展梯度区,结果是陕北经济发展最快,有取代关中领头羊地位之势,陕南经济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2.
马光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14-18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调控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社会知识化的转型期,以追求量为目的的单纯经济增长方式就要转向有发展的增长。这就需要经济从宏观体系、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实现转型,即建立宏观自主的经济体系,微观产业跳出比较优势陷阱,微观企业实现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增强全球意识,寻找适当的经济发展对策,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10项举措,以切实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经济增长对西部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世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2):19-21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重化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重工业比重显著上升;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在促进产业升级或外移。这些变化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包括新的产业转移机遇,发挥矿产资源和重化工业优势的机遇,发挥教育、科技资源优势的机遇,以及发挥环境资源优势的机遇等。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应当重视招商引资方式的改进,试行产业对口招商,创新东西部之间的政府对口支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晓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98-102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但由于现行财政转移制度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满足民族地区的资金需求,因而,加强对民族地区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持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课题之一。依据“供给领先”理论,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优劣势对比以及金融支持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应着重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支持体系、积极创造金融条件以及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甄喜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5):89-9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它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是西部大开发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它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有利于加强西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中国的GDP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递增,这种高速增长举世瞩目。对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新争论进行了综述,并在此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八大区域的经济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八大区域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性质。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对经济收敛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期初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收敛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不显著。因此,统筹区域发展,必须扩大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提升该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这将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收敛,从而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