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四大副刊”中最激进敢言、最具进步性的报纸副刊。以往研究注重论述《觉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注重论述五四时期陈独秀、陈望道等思想精英们的主要观点,该文特将视角转向1920年《觉悟》的“通信”栏目,厘清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剖析五四时期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力图呈现早期社会主义接受史的一隅。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青年》"通信"栏目戏剧性的演变过程,显示了近代报刊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双重影响,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投影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既建构又解构的悖论性状况,使"现代性"在中国语境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目。 相似文献
3.
在《申报》的对面,一家看似很可怜而又显露时代光芒的报纸,便是国民党的党报,上海《民国日报》。它有一份代表五四运动以后前进的文化思想的副刊《觉悟》(还有星期评论),我们且看新近出版的《五四运动前后报刊目录》索引,就可以明白这种副刊如何和时代脉搏相呼应。 相似文献
4.
5.
李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
郁达夫<沉沦>中的"身体叙事"在五四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这是为过去的文学史研究所忽视的.这可以从对文本内外所存在的三方面问题的分析得到揭示:第一,"灵肉冲突"的主题认定反映了作者和研究者们对主流话语认同的心态,而文本自身所展示的普遍的人性问题却被遮蔽.第二.身体叙事作为一种"私人叙事",其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的作用是思想言论的直接影响无法替代的,但在公共话语空间并不成熟的时期,它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难以避免的尴尬.第三,"国家之爱"使得<沉沦>获得了更高的价值,但这种"国家之爱"却具有某种程度的虚伪性,它由怨恨心理转换而来,而文本对个人欲望和国家话语的嫁接存在明显的裂隙. 相似文献
6.
方维保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3)
话剧《茶馆》以无主角群像的表现方式,塑造了一个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公共空间.它展示了中国前现代社会语境下公共空间的独特形态,及其在政治威权的干预之下走向消亡的过程,也展现了近现代中国民间生命空间的萎缩和消亡的情状. 相似文献
7.
陈天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
通过还原1980年代中期丁玲创办《中国》的复杂情境,从作品构成的被动窄化、编辑部内部的矛盾、市场独立运作的困境等三个方面,解释一部大型文学杂志的编辑机制是如何生成,又如何限制自身的生存空间,以期思考作为“自由漂浮者(free-floating)”的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王佳琴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7-60
《歌谣》周刊在观念意识和文学实践方面对"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国语建设方面来看,方言文学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语言资源;从文学本身来看,方言文学对新文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新诗影响更大。以刘半农为代表的"五四"方言诗歌创作从诗体、内容方面为新诗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同时也面临简单浅陋的问题。总体而言,在当时宏大的文化构建历史语境面前,更多强调了国语、文化、民俗多重文化因子的参与和合力,从"国语"建设、思想内容角度强调方言文学,而较少为"文学"怎样利用"方言"这一文学命题提供更多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杨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00-108
中国近代报刊的通信栏,为章士钊主持的《民立报》、《独立周报》和《甲寅》杂志首创。通信栏的设置,既吸引了众多青年思想家和学者名流参与,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它加强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互动,也反映了通信栏与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的互动。在一定意义上,《甲寅》通信栏不仅推动了民初报刊公共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新青年》通信栏及其所讨论的问题也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直播宿州》在"百姓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上已见成效。在三个方面具体呈现出自己的别样特色:民生性与服务性的内容转型、互动性与地域性的理念定位及平等性与口语化的形式编排,成功地打造出了宿州的媒体品牌,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尤小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1)
卢梭公意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中国式的化约过程。近代中国知识人将公意理论上的复杂性弃之不顾,径自以中国式的民情、民意来理解。这种化约倾向虽然避免了公意的理论纷争,但从接受伊始即凸显出公意的道德内涵,且在近代中国知识人的认知中形成了道德化的民的神圣感。而在不断从理论上提升民的道德性之后,这种具有现代性和普世性的民的神圣感与现实中的百姓状况之间产生的巨大反差,使近代中国知识人对现实中的百姓充满了失望,进而怀疑其国民资格。但是,出于对民初政情、政党政治的反感,以及来自朝鲜三一运动、五四学生运动的正面刺激,加之由公意所引发的对民主多数性的认知和国民政治的向往,《新青年》左翼同人继而认同公意理解上的简单化原则,即多数至上原则。这一原则促成了他们思想的左转,却又在接受列宁阶级理论后,实际地放弃了公意。 相似文献
13.
宋三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6):87-91
1914年1月至次年8月,黄远生被史量才聘为上海《申报》驻京特派记者。这是黄远生一生新闻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期间,他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除了新闻通讯外,还创设了日记、随纪、游纪等新闻文体样式。作品议题既涉及重大政局、重要政治人物等宏大命题,亦有个人所见、所闻、所感等微观叙事。《申报》时期的黄远生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过渡性成了其《申报》时期新闻实践活动最明显的外在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淑琴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25-31
以戊戌维新时期出现的民间政论报刊《时务报》为主要文本考察对象,重点探讨山大批民间政论报刊和学会组织共同构建的近代的"公共空间"与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维新报刊是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重要载体;其次,"过渡型知识人"是推动戊戌维新政治思潮兴起的主体角色;最后,对"公共空间"的价值进行理性审视.简而言之,它不仅需要有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作为其滋生的土壤和流布的平台,还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突破者和超越者作为其构建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彭膺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0-144
中国特殊性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和政治实践中的核心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国特殊性的集中阐述,包含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决定论和普遍主义观念,这些特点为马克思主义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也构成了民族主义运动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6.
17.
王洲明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周人的“敬德”为其政治思想的最主要的特点 ,《诗》在内容方面受到“敬德”思想很深的影响。《诗》不仅是周人“敬德”思想的一般反映 ,也代表和体现了周人文化的最高水平 ,是周人文明的象征。《诗》既是它所产生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必然反映 ,同时又逐渐变成文化思想的载体 ,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文化的范畴 ,而更具有政治道德伦理的意义。它处处表现出的“敬德”思想 ,属于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柴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2)
从《大公报》的办报思想,创刊宗旨为切入点,尤其是针对"新记"《大公报》的文学副刊,对20世纪30年代京派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分析,梳理二者间的相关性,以此阐明这一阶段《大公报》文学副刊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副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贺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44-47
《诗经》学独立思考派是清代《诗经》学三大派别之一,代表人物是姚际恒、崔述、方玉润。独立思考派不为清代学人所重,其地位的确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五四"时代是疑古辨伪的时代,其疑古精神与独立思考派的学术精神契合;"五四"时代的学者对《诗经》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视其为一部诗歌总集,这与独立思考派研究旨趣一致。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诗经》学独立思考派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相似文献
20.
刘珊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9-54
东北沦陷初期,在日伪政府利用报纸进行文化殖民的同时,催生了以副刊《夜哨》为代表的文艺反战阵地,并凝聚了一支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夜哨"作家群。他们以《夜哨》为文艺重镇开展了积极的抗日活动,成为沦陷区抗日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副刊《夜哨》这一文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作家创作的文学基本特征来呈现副刊与东北沦陷区文学的深层关系,对东北区域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