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记忆的空间--以清代山东碧霞元君信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何以记忆?仪式与习惯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方式,社会记忆的空间就是仪式或者习惯所发生效力的范围.信仰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渠道,泰山信仰是民间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信仰的神圣空间我们可以看作是社会记忆空间的延伸.碧霞元君信仰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碧霞元君信仰产生于女神兴起的宋代,大约明初开始经历一个民间化、世俗化的过程,明中期以后碧霞元君信仰在山东地区逐渐普及.泰山可以说是整个华北碧霞元君信仰的神圣中心,在碧霞元君的神圣空间内,形成一种强势信仰文化,社会对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2.
援引鲁西南两村民间信仰个案,对于制度化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中国乡村社会,同样作为民众的一种信仰、一种价值取向,民间信仰和制度化宗教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互融、共生共存的特征,二者的区别也仅是就其形式而言的.这一认识对于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狐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它历史悠久,深入民间.它的萌芽、发展、兴盛、衰败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的兴盛和衰败原因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和民众心理角度分析了狐信仰的兴衰原因,并就近年来狐信仰的复兴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在政府的推动下,乡村社会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新传统的民间信仰替代形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出现了祖先崇拜为主体的传统民间信仰形式的复苏,社会主义新传统的变异以及西化的教派教支泛滥发展的现象.三足鼎立的民间信仰格局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社会环境与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 ,信仰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实现和发挥作用的。人生活在确定的社会环境中 ,社会为人的信仰提供了可能 ,也提供了限制。人的信仰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是一致的。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和文化现象 ,既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健康的信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社会实践中要坚定正确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民间信仰成为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提出了作者对民间信仰的定义,论述了民间信仰研究的价值;在阐述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主要的研究成果之后,文章分析了已有研究在视野、重点及理论建构上的不足,并将其视为今后研究的突破口与增长点,认为社会史的民间信仰研究会有以下发展趋向:信仰领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社群关系、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整合控制及变迁仍将受到关注.民间信仰与社会的生态、生活、宗教、现代化及和谐发展的关系,各区域之间民间信仰的比较等问题可能成为新的亮点.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将会强化.  相似文献   

7.
毕摩信仰属于原始宗教,是彝族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社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表明,毕摩信仰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既有着积极的价值,又有着消极的影响.其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毕摩信仰中蕴涵着"和谐"的思想元素,毕摩仪式增进着"和谐"的氛围,毕摩扮演着维护社会"和谐"的角色.因此,正确认识毕摩信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更好地发挥毕摩信仰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乃是彝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员干部经受各种考验、应对各种风险的精神支柱,毛泽东的党内信仰培育即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毛泽东的党内信仰培育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红色革命政权的存在是毛泽东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思想的坚定力量,根据地的扩大是其现实动力.面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毛泽东纠正错误的思想,主张党员干部社会调查,注重工作方法,这些为新时代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一些方法和启示.进入新时代,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党员干部在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要着重提升全社会的信仰认知,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融入社会实践之中,用毛泽东的党内信仰培育思想来指导新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邪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肆虐猖獗,与传统信仰的滞后与无力、主导信仰的缺失与疲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欠缺与忽视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着内在相关性.因此,唯有重建信仰,改进和强化信仰教育,重视信仰矫正才是铲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信仰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可信与确信的统一.根据确信与可信的不同地位,可以把信仰分为宗教信仰与科学信仰.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着一种信仰危机,重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是社会转型时期党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可以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仰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中元节饱含着中国祭祖与鬼信仰文化的传统,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了中国文化真善美的本质特征。张燕玲的散文作品《此岸,彼岸》将台湾中元节倾城倾家、非凡热闹的祭祀场景与台湾大陆老兵苦海无涯的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描绘,穿过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台湾中元节,展示出台湾人与台湾大陆老兵深层的文化乡愁以及作者深广的文化乡愁创作情怀、对生命哲学关怀的创作精神和对文学真、善、美的创作追求,《此岸,彼岸》由此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州市的一个“城中村”珠村“拜猫”习俗的调查与分析,可以认为:“拜猫”实际是一种替代的虎崇拜,并兼有拜财神、祭白虎、“拜小人”等多种动机的综合俗信;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的“拜猫”习俗依然透露出村庄族群的精神传承,在不断被城市文化改变的同时,也显示了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毛泽东对个人崇拜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毛泽东既有提倡和接受个人崇拜的一面,还有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崇拜进行抵制和反对的一面.在"文革"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下,毛泽东对个人崇拜的态度是矛盾和复杂的.  相似文献   

14.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反个人崇拜引起毛泽东的警觉,反冒进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毛泽东对于反个人崇拜的担心和反感。1958年初,毛泽东公开提倡所谓"正确的个人崇拜",党内高层开始合力为个人崇拜造势。但彭德怀在个人崇拜问题上坚持不跟风。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毛泽东本人,给个人崇拜泼了冷水。毛彭冲突由此引发。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直接导致个人崇拜进一步升温,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品呈现着“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基于败落家族后系子孙承受的“鬼”的梦魇的切身体验,鲁迅对“人鬼纠葛”的社会中人生悲剧的展示极其深入,显示出《新青年》同人倡导思想启蒙之不足;鲁迅作品同时又存在着一个“人鬼交融”的世界,这与他对“道教”与“道士思想”的区分相一致,根源于他早期思想中对民间宗教的肯定和追寻,是他审视和批判人鬼纠葛的社会根基之一,同时,又是在补救“五四”新文化倡导之局限。  相似文献   

16.
邪教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历史的根源。各种世俗根源都要通过心理这个共同的中介,才会支配人的行为。本文总结、分析邪教教徒入教的种种初始心理原因,有利于深化对邪教产生根源和防范对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滕大尹鬼断家私》叙述了一个审理家庭财产纠纷的案件。腾大尹利用"鬼断"的方式,先用能指的剩余虚构了所指,并由符号的幻觉引发了恐慌,最后通过一场意指实践的游戏,巧妙地处理了一起棘手的家庭财产纠纷。本文独辟蹊径的着眼于前人几乎未曾触及的"鬼断"一节,从心理学及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鬼断"之所以成功的背后符号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吴祖光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捉鬼传》,兼及《牛郎织女》和《少年游》来看,他的喜剧创作明显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喜剧功能方面强调娱乐性、喜剧心态上幽默感的缺席及喜剧情节方面的荒诞、夸张与计谋的缺失。吴祖光的喜剧《捉鬼传》充分发挥了传统戏曲中谐谑娱乐的一面,注意力放在对多重戏乐和临场感的过分追求上,在结构与内涵上未尽完善。  相似文献   

19.
邪教是一种古今中外皆有的特殊宗教现象,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性。在当前的形势下,需要从历史考察与现实讨论、学理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角度,对什么是邪教、如何认定邪教的法律性质、怎样依法治理邪教组织及其活动、在法治中国语境下如何推进反邪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问题作出解答。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在参考世界政教分离国家预防和治理邪教的制度规定与法律适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反邪教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创新的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