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略谈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45-148
民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体验和不断完善,民族舞蹈的可塑性、可创性及直观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内涵。它以特有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舞蹈语汇向世人展示每个民族的特点,叙说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沧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民族构成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分布的地域社会中,文化现象并非以"民族"为单位而呈现出某种地域整体性特征。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侗等族社会中流行的"款"这一传统的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地域共性特征的分析,进而比较了苗族三大方言中黔东方言的"黑苗"与湘西方言的"红苗"在清代苗民起义中组织形式的不同,揭示了地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跨"民族"的文化"共性"现象。并对长期以来的惯于从"民族文化"视野对"地域文化"进行人为"分割"的倾向提出了若干反思。 相似文献
3.
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京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36-137
民族民间舞蹈是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把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增强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是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体会到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形体动态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授过程,课堂上不仅是一种肢体动作的学习,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非语言文字的人体动态文化的学习.,因此,我们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并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服饰等各个方面:赋予民间舞蹈教学更深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艺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姜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2-56
市民社会产生于西方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作为舶来品,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影响着德国。德国的知识分子结合德意志民族文化的特点赋予了市民社会以文化的意蕴,使德语语境中的市民社会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单纯的经济意蕴,而使市民社会具有了德国特色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马克思更进一步发展了德语语境的市民社会,使市民社会含义既有文明意识,又有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9-173
中国的社会舞蹈在经济迅速崛起及与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纷繁多彩的多元化趋势,但在形式与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传统舞蹈民族属性逐渐淡化的趋势和传承断裂错位的危机,只有实现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理性共融,社会舞蹈的民族特色才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范彦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6-98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为了普及民众教育提出了小先生制。在小先生制的推行过程中,要坚持校内与校外同时进行,面对一切人群,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小先生制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7.
范彦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5,(1):96-98
2O世纪初,陶行知先生为了普及民众教育提出了“小先生制”。在“小先生制”的推行过程中,要坚持校内与校外同时进行,面对一切人群,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普及民族文化知识。“小先生制”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面对西部民族地区出现的由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种种问题,一些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开始质疑西部大开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一种要采取措施使西部民族地区尽可能地保持原生态的发展观。笔者称这种发展观为“封闭式”发展观,并认为“封闭式”发展观背离了西部民族地区人们的发展愿望,其本质上是一种片面的文化相对主义。笔者相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合理解决民族地区出现的问题,保护民族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9.
李建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8-11
“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称谓指向已不仅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话题,还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文本简要梳理了“世居民族”与“原住民族”、“世居民族”与“土著”、“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的边界及其关系,指出“世居”不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倘若一味强调民族世居,容易滋生地方民族中心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思想;在民族杂居聚居已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事实和趋势的前提下,为了避免一个民族在此地为“世居民族”,到彼地又为“外来民族”的尴尬,真正体现各民族平等,必须淡化新、老地域人的界限,淡化民族世居身份和族群意识,慎用“世居民族”概念,启用“居住民族”称谓。 相似文献
10.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3)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文化等不同角度切入,具体地分析论述了台湾70年代“乡土文学”运动与大陆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运动在精神文化内涵方面所由表现出来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兵团舞蹈是民族文化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多元舞蹈文化特征——"军旅舞蹈"、"屯垦舞蹈"、"丝路舞蹈"、"民俗舞蹈"、"中原舞蹈"、"江海舞蹈"等,是由兵团历史发展而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以及蕴含的深刻内容,丰富了民族文化。这项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为兵团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朝鲜民族舞蹈与中国古典舞“气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舞最为突出的美学特征,便是讲究"气韵".在中国古典舞中,"气"、"韵"分别统领着教学、表演、创作中的"神"与"形".意、气、力、形四者是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朝鲜民族舞蹈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十分强调"韵律",最基本、最典型的"气韵"方式则体现在"粘劲儿"上,并以此构筑了朝鲜民族舞蹈韵律的核心.这种"气韵"相近之因,无外乎由于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之源相通、"气韵"观相同.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舞蹈是一种综合性舞蹈艺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形体来表现感情、性格和色彩,具有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达形式。朝鲜族舞蹈所体现的直发力和传导力、“形”与“力”、“力”与“力”、“形”与“形”的关系是朝鲜族舞蹈风格表现形式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6):11-14
长阳巴山舞以土家族最具代表性且世代传袭的民俗文化生活事项——跳丧为早期形式和原始内涵,在研究传统跳丧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是跳丧习俗在现代文化中延续和发展的典型代表。长阳巴山舞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文艺价值,更在于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白雪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40-143
"还盘王愿"是盘瑶人民为缅怀始祖盘王的功德、祈求盘王的保佑而举行的隆重的祭祀活动."盘王舞"是"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全部舞蹈的总称.文章分析了"盘王舞"的典型舞蹈中具有增强瑶族族群认同、沟通神人关系、宣泄宗教感情等宗教舞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复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5-111
在民族史研究中,族群概念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民族以地缘关系为基础,"支系"不应是族群的对应范畴.族群迁徙在古代民族中是经常发生的,祖源记忆则构成族群自我认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族群认同"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其共同特性"是由它本身显露的,或者是被认出来的",都是值得注意的观点.就研究族群问题而言,藏彝走廊民族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芦笙长鼓舞"既使用长鼓又使用芦笙伴奏,且其所使用的长鼓比其他瑶族地区的要长、要大,在我国瑶族舞蹈史上较为罕见。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艺术特征,旨在继承和发扬这一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为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苗族理词文化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苗族理词是苗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认识苗族历史、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具有"法"的性质和功能,是"理老"司法、执法的依据。理词这一口承文化经由人们诵唱、传播,其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灵,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规约。苗族正是依靠理词文化,在实践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当今苗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冬"与仫佬族源流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甫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1):46-52
在仫佬族社会中,至今仍存在一种叫"冬"的社会组织,它源于原始社会的家庭公社,原是仫佬祖先共猎共耕,平均分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在仫佬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冬"具有祭祀祖先、凝聚族人、容纳异族、管理社会等功能."冬"蕴藏着诸多仫佬古代社会的秘密,是探索仫佬族源流的一把钥匙."冬"所以能延伸至今,是因为在其历史长河中完成了"冬"文化和汉文化的磨合与交融,有效地吸收汉文化的精华,抵御大汉族主义的欺凌,推动本民族的发展进步.在当代,"冬"已回归其传统的祭祀组织,功能日渐削弱. 相似文献
20.
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田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40-44
本文就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所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进行了归纳,并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及其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提出民族社区社会文化的旅游效应的两面性是一种本质属性,必须给予正确的认识,客观、科学的对待和处理,以利推动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