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隐性知识在项目团队中的开发和共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效的知识管理,隐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对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对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有效的开发、共享和利用项目团队中的隐性知识,建立了一套合理的机制,构建一个有助于团队成员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共享模型. 相似文献
2.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不在于一个人拥有隐性知识绝对量的多寡,而在于隐性知识的拥有者以团队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完成团队目标,从而让隐性知识成为现实生产力。文章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关注团队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问题,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团队成员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模型中影响隐性知识在成员之间共享的主要参数,从加强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在成员之间共享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高管团队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文章从共享心智模型的角度对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质量进行研究,探讨共享心智模型对高管团队战略决策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共享心智模型对高管团队战略决策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双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30-234
厘清科研实践共同体中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机制是大力提升科研团队绩效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心智模型和团队绩效的具体内容并设计了测量问卷,构建了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绩效的相关假设,提出了检验假设的思路方法,并依托某科研创新团队对各类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组织构建高效的科研创新实践共同体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虚拟研发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是影响其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将虚拟研发团队的知识共享分为意愿和行为两个层面,以此来探讨虚拟研发团队中的社会资本和共享心智模式对提高虚拟研发团队中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性。通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发现:共享心智模式能够提高社会资本对虚拟研发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程度;共享心智模式能够调节虚拟研发团队中知识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能够为组织和企业进一步提高虚拟研发团队中的知识共享程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发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获得企业研发团队绩效评价的相关数据。根据结构方程的相关原理设计绩效评价的测量模型,运用AMOS7。0统计分析软件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研发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级指标设定了权重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科技型创业企业逐渐成为提高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企业家领导力是科技型创业企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战略、创业团队决策、组织运作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利用扎根理论法对25篇相关的SSCI论文进行梳理,得出企业家领导力是通过影响核心团队的形成、发展机制的运行、组织体系的变革、社会网络的整合作用于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并通过内部创新能力、企业成长能力、内外整合能力的发挥形成对外竞争力,从而推进该类企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学习氛围、知识学习激励机制、知识学习途径和知识学习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团队知识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各影响因素对学习效果影响程度大小的假设,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总结出影响专业团队知识学习效果的程度大小,得出知识学习技术支持的能力大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知识学习激励机制的影响最弱,从而为探索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团队知识学习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9-55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离不开知识的变革与创新.SECI模型在隐性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创新,为此以SECI模型为基础进行知识量表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教师知识的获取方式,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知识共享现状,由此提出基于“场”概念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86个团队的实证调查,探讨团队认知多样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知识共享和包容性领导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团队认知多样性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团队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3)包容性领导对此中介过程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包容性领导越高,该中介作用越强,反之则不显著。得到的管理启示有:1)为应对创新发展的挑战,团队应考虑员工构成的多样性;2)在团队管理中,领导要能包容成员的认知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分析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形态特征、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团队互动、相互信任、交往学习和团队动态构成的管理措施和策略,并提出我国高校应加强对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科学界定是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基础。目前,研究者根据三个标准对其进行了划分和定义,即可表、易表和已表标准。但根据Nonaka的SECI模型分析其提出的面包机案例,可发现这三种划分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而且,通过该案例可以确立新的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划分的标准,即是否已经通过文字、公式、图形等表述或者是否已经通过语言、行为表述并体现于纸、光盘、磁带、磁盘等客观存在的载体介质上。 相似文献
13.
团队冲突和团队信任对团队心智模式形成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MBA学生学习团队中团队冲突和团队信任对于团队心智模式形成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成员间基于认知的冲突会对团队心智模式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基于情感的冲突则会对团队心智模式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团队认知信任的存在会增加团队认知冲突对于团队心智模式形成的正向影响效果;团队情感信任的存在会防止团队认知冲突转化为消极的团队情感冲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商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加快了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然而大量商业模式研究成果对其基本概念仍未达成共识。针对商业模式这一抽象复杂概念,运用经典扎根理论这一质化研究方法对大量商业模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商业模式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与战略的关系、商业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具有价值主张核心逻辑的商业模式定义,并构建了商业模式体系,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商业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主客观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实现模式。其中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包括馆员、部门和图书馆三者间的知识导入、知识溢出和知识交流,外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包括各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导入、知识溢出和知识交流。 相似文献
16.
隐性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关键,隐性知识转移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互惠性偏好环境为情境因素,构建了交互记忆系统与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在互惠性环境下,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隐性知识转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互惠性偏好有利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和隐性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7.
员工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的各环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现结合实践将员工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分成四个环节进行探讨,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善实务建议,从而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高校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创业经验的匮乏,其根源又在于创业隐性知识的生成、获得不足。为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转变观念,遵循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从建立开放性创业教学管理体系、引进企业家师资力量、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基于创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创业教育科研等多方面入手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效地提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引进中研发人员隐性技术知识转化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隐性技术知识转化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键环节,对技术引进方研发人员的激励是促进和加速引进技术中隐性技术知识转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技术引进中研发人员隐性技术知识转化过程中的障碍因素,提出对研发人员的激励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研发人员个体转化隐性技术知识的努力程度;二是研发人员对转化后的隐性技术知识进行共享或共同转化的努力程度。进而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利己主义和成本收益不对称是研发人员努力转化隐性技术知识的障碍,提出满足研发人员需求且可操作性的"经济补偿、互惠、声誉"回报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