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梦"是美国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使人们相信:在美国,机会均等,靠个人奋斗就会获得成功。《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集中体现了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主题,通过小说主人公盖茨比和迪克对"美国梦"的追求及其最终的死亡和自我沉沦来阐释"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2.
《蝗灾之日》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关于好莱坞题材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笑”及其在小说中身份地位的变换,韦斯特让以往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借助好莱坞电影的外景拍摄,韦斯特让小说的叙述夹杂了诸多的“狂欢化”特征。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狂欢化”已经成为揭示文本意义的一种隐喻性话语。文章试图从“狂欢化”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进而阐释小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南腔北调集》)的确,在中国自有文学艺术的几千年的社会里,小说一向是被看作“杂书”,“闲书”的,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写小说的人也一向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人,是无聊的人。所以,文人只能读孔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在其作品《扶桑》中描述了早期华裔中国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规训下,丧失民族身份,被美国人驯服的悲剧故事。华裔中国人在白人文化的训诫下,大部分成为“被驯服的肉体”,也有少部分人进行“权力的反抗”,这一分化过程完全吻合福柯的规训理论。通过福柯规训理论对该小说进行分析,批判白人文化的规训手段,同时也警示中国同胞,在异质文化中生存也要坚守自身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小说以忧郁入题的当首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然而,冰心感兴趣的不是,忧郁的青年,而是青年关于忧郁的思考。冰心以其女性特有的敏感与直觉触及到了由传统向着现代的社会转型中个人如何选择人生道路这一关键,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由忧郁而后奋斗这一“过渡时代必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样,《一个忧郁的青年》的意义也就超出小说本身,促进着关于忧郁与奋斗的小说表达。  相似文献   

6.
编后记     
<正>本期含“名家特稿”“中山大学学术名家访谈”“词学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高水平的对外投资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等专题专栏,专题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17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自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就成为一种被持续关注的对象。作为一部被认为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小说,在最初的关注者中,法国哲学家的声音是洪亮的,萨特、罗兰·巴特等都曾不吝赞美,几乎创造了问世即经典的传奇,后来也果然高居《世界报》主持发起投票产生的100本“20世纪最好的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了不起”的美国小说之一,深刻的揭露了“美国梦”的实质。这部小说最引人人胜的地方在于其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许多批评家和读者都称之为“美国神话”。但是大部分评论文章都简单的把美国神话等同于美国梦,对神话的概念没有进行分析和论证。本文拟从小说构成的三要素:情节、故事环境和人物三方面出发,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对小说的神话元素加以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确是“美国神话”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红字》的象征手法与霍桑的文学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撤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红字》被公认是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红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又有梦幻般的浪漫氛围,而更重要的则是丰富的象征手法,因此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这—艺术手法对美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表现特点、作用和霍桑的文学观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唐·德里罗在他的第八部小说《白噪音》中,深刻地探讨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活,这部小说也俨然成为探索美国社会生活的指南。然而。生活在后现代的美国人正遭遇着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癌变”。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在美国广为盛行的科技至上和消费主义进行批判,试图从德里罗在文中所揭示的问题中找到解决后现代美国人“癌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0.
《家道》这篇中篇小说涵盖了“证美小说”和“审丑小说”题材上的特征,既有对美好人性的展示与赞美,又有对人性丑恶的揭露与批判。《家道》中的“我”实际上有两种眼光:一种是正在经历当下事件时的“我”的眼光,也是“我”追忆岳父往事的眼光,一种是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元叙述的格调既生成了小说的内在节奏,又呼应着作品的整体结构,而且强化了小说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物本主义:葛利叶理论主张的核心李伟昉作为法国“新小说”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罗伯──葛利叶提出了“小说革命”的一系列理论主张。这些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论著《为了一种新小说》中。其中,《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被视为“新小说”派的纲领和...  相似文献   

12.
孤独的阐释--《红字》主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内容丰富,主题深刻,不同的读者,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论。它可以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也可以是一部关于罪恶的小说。常耀信先生认为这本小说主要是关于“罪恶对于一般人,以及犯了罪的人在道德,情感,和心理上的影响。”Charles Leavitt列举了《红字》所涉及到的几个主题:对清教主义生活方式的批判,知识分子的骄傲,以及被隐瞒的罪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3.
《北方的河》,若按题材把它划归“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或“改革文学”都是不甚恰当的。但当你随着作家为你描绘的意象瑰丽的北方的河流:额尔齐斯河、无定河、荣河、湟水、永定河,黑龙江而激动不已时,你胸中没有回荡起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吗?一种朝向未来的冲击力吗, 小说的题记说,《北方的河》试图写出一代人“独有的奋斗、思索、烙印和选择”。这是一代首先被愚弄、被耽误,继而遭到蔑视并几乎被遗忘,但却不甘沉沦,从沉痛的历史反思中汲取了巨大力量,放眼于社会美好前景,于广阔天地间奋发崛起的人,一代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4.
人的价值问题不仅是哲人研究的课题,也是文学家笔下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许多重要文学家都积极探讨它。劳伦斯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是如何探讨的呢?劳伦斯是一位严肃作家。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执着的。在他看来,小说是一种“缩影”。①“因为人在观察宇宙时必须借助于某种理论,所以每一本小说都必须以某一种关于存在的理论,某种抽象的哲理为根据或骨架”。②几乎他的每一本小说都蕴含着、浓缩着他那关于“存在”的理论。下面,让我们通过《虹》来窥视一下劳伦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最优秀的小说。关于这部小说,美国现代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一书中写道:“这是我们所有过的最好的书。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由它而来。在它之前什么也没有。在它之后也没有和它相媲美的作品。”这段经常被人们引用的话,一方面表达了海明威对马克·吐温这位文学前辈的崇敬之情,一方面也恰当地指出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对美国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史料的基础上,从变异学角度论述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半自传体虚构小说《达摩流浪者》是如何将中国唐朝诗僧寒山的神秘东方形象、《寒山诗》译者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主人公贾菲·赖德合为一体的。通过文化迁移的作用,作者成功地将主人公赖德变异,塑造为小说中的美国垮掉派反主流文化的英雄偶像,从而使得现实中的斯奈德成为美国寒山的杰出代表,也使得这本小说不仅是作者献给中国寒山的书,也是一本献给美国寒山的书。  相似文献   

17.
书信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世界享有盛名的伟人传记,本书所倡导的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非凡成功之奋斗精神,在美国和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变了无数年轻人的命运.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也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书信体自传.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 ,也是一部美国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不论在思想上 ,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是一部较完美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揭示了一个主题———“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19.
《型世言》:话本小说的又一重大发现张兵一年前,我为《古代小说评介丛书》写过《话本小说史话》、《凌初与“两拍”》、《文康和儿女英雄传)》等三本小书,当时,曾对有关历史典籍中著录的“《幻影》又名《型世奇观》”一语以及被人称为“两拍”续书的《幻影》、(或称...  相似文献   

20.
汉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肇始时期,“小说”一词在汉代也成为专用名词。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秘府图书时,对当时存在的“小说”进行了校录。汉人小说,至今或佚或残,已无完秩。今传所谓的汉人小说若干种,如《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故事》、《汉武内传》等,皆为伪托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