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中东局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2~1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举行.20多位中外中东问题专家与学者就"阿以冲突与路线图计划、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朗核问题和中东恐怖主义"等当前中东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上海各有关研究单位、高校外,还有中国中东学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北京外交学院前院长杨福昌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基金会常务理事、前驻埃及大使安惠侯,以色列驻沪总领事,埃及驻沪总领事以及来自美国丹佛大学和鲁特档斯大学的中东问题专家与学者.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中东局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2~14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举行。20多位中外中东问题专家与学者就“阿以冲突与路线图计划、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朗核问题和中东恐怖主义”等当前中东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上海中东学会’98年会于11月6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专家楼召开,上海地区中东问题专家朱威烈、潘光、郭隆隆、赵伟明、陆培勇、李伟建等就1998年的中东形势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并对地区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中东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学术讨论会上,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万光同志作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发言,对如何深入开展中东问题的研究,从哪些课题着手等,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和好评。海湾危机的爆发,使中东地区又一次成为热点中的热点,90年代乃至下个世纪,中东必然仍是世界瞩目的地区,那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必将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认为,加强我国的中东问题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发表万光同志的这篇讲话,是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和帮助,更希望能引起学者专家更深入的研讨,从而把我国的中东问题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的青年研究人员相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从年轻人的角度对目前普遍关心的中东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全球化与中东"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1月23~25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者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南、云南、陕西、广东、重庆、甘肃、内蒙古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多位学者,并提交了相关的专题论文.在3天会议期间,学者们对各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国幼儿游戏与玩具研讨会”1993年1月3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北京、天津等22个省市的100多位幼儿抚育专家和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学者,参加了这次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和上海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研讨会,并且递交论文,首次在我国对儿童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的青年研究人员相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从年轻人的角度对目前普遍关心的中东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1986年11月,中国中东问题学者代表团应邀访问美国.访问期间,正好碰上里根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事件被揭露,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美国中东问题学者们对我们说:“你们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了解美国对中东的看法和政策,真是恰逢其时.”我们访问了一些美国大学里的中东研究中心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谈话中经常涉及的一个主题是美国的中东政策.我们参加在波士顿举行的北美中东学会1986年年会,年会期间的一些讨论会也热烈讨论美国的中东  相似文献   

10.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彭树智先生近年来在中东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继《东方民族主义思潮》、《阿拉伯国家简史》、《中东国家和中东问题》等一系列大部头学术专著问世之后,最近又向广大读者奉献出了一本力作——《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这是中国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中东史专著;是我国世界史学科和中东学科的一项重大建设.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城市》1989,(2)
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国际新城镇协会联合主办的太平洋区域城市研讨会于1989年3月10日—12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位专家、学者、金融家、企业家和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太平洋地区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和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本刊特选登四篇论文,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中东形势瞬息万变,为此,本刊特请上海地区的中东问题研究专家就巴以怀伊协议的签署和美英空袭伊拉克发表书面讲话,期望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能对广大读者正确了解、看待中东形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五校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高等学校首届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于1987年9月20日至9月25日在山东省恒台县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编辑部门的7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还收到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雷洁琼先生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会议期间,代表们就社会学中国化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代表们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明确了分歧的焦点所在,并对我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自立 《老年人》2008,(1):12-13
2007年11月27日,由美国总统布什提议召开的中东和会在美国小镇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举行。来自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关于中东问题的四方(联合国、欧盟、美国和俄罗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共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此次中东国际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5.
被学术界和新闻界朋友誉为中国大陆第一次的“’96YMCA社区服务国际研讨会”于6月6日至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参与和分享——政府、社会团体在社区服务中的责任、角色及它们之间的合作”。本次会议是由中华YMCA全国协会和加拿大YMCA全国协会、加拿大工商事务咨询研究院、加拿大温哥华兰戈拉社区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学界的学者、民政部门干部、社会工作者以及加拿大、美国、波兰、斯里兰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共8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会围绕着(1)建立伙伴关系——社区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中东关系60年既是短暂而急剧变动的历史,又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本文从中国媒体对中东问题特别是巴以冲突报道的微观角度出发,从国家政策影响和媒体表现案例分析两大层面作初步考察,并提出几点建议.笔者认为,中国媒体的中东问题报道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尤其是国内政策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前后30年两个阶段.前30年比较稳定,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中东报道多元倾向日益明显,所体现的世界观、价值观,外交观和利益观呈现碎片化.尽管在政府意志和主流新闻管制层面上还保持着较为清晰的方向引导和政策干预,但民意,学者甚至媒体从业者本身的立场分歧日益严重和公开化,甚至反作用于主流媒体,为应对新形势下传播领域的认识和情感巨变,政府,学者和媒体人士都必须认真思考,从战略上考虑和规划未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在深度交往和交融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1982至1984年上半年,邓小平会见了多位阿拉伯领导人.这些会见基本上由我当翻译.20多年过去了,这些会见的难忘情景一直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是全球主要热点之一.邓小平从全球战略的高度看待中东问题,非常重视中东的战略地位,关注中东地区的形势变化,明确表示希望和平解决中东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沙特阿拉伯王国驻华使馆主办的"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缘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30~3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沙特驻华大使穆罕默德·白舍尔博士和来自沙特国内的官员、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专家学者与沙特学者就"中国、阿拉伯、伊斯兰观点中的恐怖主义概念"、"国际恐怖主义缘由"、"中沙两国在反恐领域的合作"和"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最佳途径"四个专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不少共识.埃及驻沪总领事安泽鼎公使也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底,我应埃及文化最高理事会的邀请,出席了第二届"翻译、文化互动"国际研讨会.这是一次盛会,4天会议除开幕式的埃及文化部部长、文化最高理事长的致词和来宾答词外,共安排了25场讨论会,每场有4位学者发言,总计讲述了100篇论文摘要.这次研讨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0.
高校基础外语教学大纲研讨会于1987年2月17日至27日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召开.与会人员约50人.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外语处任丽春、董威利同志出席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初步制定了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研订工作方案.该大纲将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学院委派具有丰富的阿语教学经验和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