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品牌经营适当其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只单一重视与强调发挥报纸的政治宣传作用,报社也只抓编采工作,谈不上经营观念。花钱财政拨,定价政府管,发行邮局抓。在办报理念上,也只注重政治宣传,把握舆论导向,并不站在市场角度办报,因为报纸的发行征订往往由政府部门负责。随着改革的深入,1985年前后,“办好报纸,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初见端倪。报纸发展由此迅猛异常。不仅数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186家陡增至2200多家,广告收入也从1983年恢复报纸广告时的730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年逾百亿元,增长了约140倍,其中广…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新潮激流中,图书发行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今,全国新华书店由建国初期的736个发展到9499个,增加11倍以上。各个出版社的自办发行、供销社、国营商店的售书点、集体、个体书店达到98027个,总计共达10万个以上,形成了密集型的网点。美国、英国的发行专家看到中国图书发行网点发展的这样快,感到非常震惊。我国图书年售书量由40年前的2亿册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了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触及和调整了原有的各种利益关系.从报业的发展看,新闻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据统计,目前我国有1800多家报社,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040种,与1978年前的188种报纸相比,增加1852种.报业结构也从以党委机关报为主,发展成全国综合性报纸、部委机关报、专业报、群众团体报、行业报、企业报、晚报、综合性文摘报、生活服务报和军队系统报等多门类、多层次的报纸结构.一些报纸还纷纷改版扩版,增加刊期,甚至办“系列子报”.报业已从过去单一的党报变成多元化、多功能的报纸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报纸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接受读者评判和选择的问题.无疑,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报纸发行量的增减,读者数量的多少,直至报纸能否生存,在相当程度上都取决于读者对这张报纸的态度.在研究报纸发展及办报信息反馈的过程中,潜心研究读者的审美要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下旬,第六届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工作研讨会在我社举行。会上24家省级党报分管发行的社长、老总、发行处负责人和《新闻战线》、中国记协国内部、南京大学新闻系的代表一起,在青海高原交流发行经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发行问题,力求对发行工作获得一些规律性认识和有效操作办法,使我受益匪浅。一、从报纸发行说到“两个轮子”一起转。进入gO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我国报业在突飞猛进发展。据国家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统计,1997年底,全国共出版报纸2149种,总印数28759亿份,总印张459.81印张,…  相似文献   

5.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装订报纸”可能会越来越多;同时,期刊不断在缩短自己的发行周期。那么,报纸和期刊只会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国家规范报纸的形式,进一步确定报纸散页的地位,以此明确报纸与期刊的区别。如果盲目扩大自己的读者范围,可能导致丧失读者;要么期刊和报纸形式上的区别会越来越小,在内容上则更加明确地划分受众,使得形式仅仅只是形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传媒的典型代表,报纸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和信息速递效果.近代江南的报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1927-1949年是报纸的黄金时期.报纸的大量涌现为江南地区构筑了现代交流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销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读者身份判定,报纸的发行对象仅限于受过现代教育的官、商、学界,一般民众由于教育程度影响大多未能成为报纸的直接受益者.当我们客观审视这一历史现象时,不难发现,一方面,报纸的发行确实促进了近代江南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社会转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大众化的实际效果来看,近代江南的社会转型范围和程度都有限.因此,江南报纸的发行与大众化效果之间形成了典型的一对矛盾,它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证券巾场在中国的大地萌生并得到初步发展,成为在财政、银行之外的又一重要资金融通分配渠道。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进行现实考察,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措施进行探索,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证券市场形成过程的实证考察 (一)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指证券的发行市场。我国证券一级市场诞生的标志是1981年48亿元国库券的成功发行。此后,国库券每年均有发行。1984年12月作为股份制试点的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上海市发行股票50万元。以后,少数股份制试点企业的股票在各地均有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进入 2 0 0 0年以来 ,报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个报社不仅在办报的内容上下功夫 ,而且在报纸的版式和标题制作上花样翻新 ,精益求精。可以说 ,报界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2 0世纪 90年代末期 ,很多报纸被推向市场 ,生存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不少报纸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大胆改革 ,走出了一条欣欣向荣的生路 ,为其他报社的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笔者把这些内容新颖、标题醒目、版式别致 ,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报纸称为优势报纸。对之进行版面和内容的分析 ,关注那些和以往不同的版面 ,从中找出优势报纸之优势所在 ,是本文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文锋  吴锋 《云梦学刊》2009,30(3):155-157
报纸发行经营中由于存在发行规模成本递增和广告收入规模收益递减,报纸发行存在一定的有效发行区间.在此区间内,当报纸的边际广告收入等于边际经营成本(发行亏损+固定成本)时,报纸的经营利润最大,所对应的发行量为报纸的最佳发行规模.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边际等值法则可实现报纸有效发行规模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0.
报载小说是应对报纸每日发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面向读者大众的文学体裁。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附张《消闲报》将清初夏敬渠的长篇小说《野叟曝言》排成书版形式,每日印行一张随报纸送给读者阅读,开创了中国报纸连载小说的先河。此举果然不同凡响,一时间,人们纷纷买报谈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长足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就如何改革、发展和繁荣出版事业,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措施。正在积极推行的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出版是基础,发行是关键。出版社自办发行正是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出版题中应有之义。几年的实践表明社办发行以及自身的卓著成绩昭示着它巨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提出了它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所有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交易市场;狭义的金融市场指证券的发行和买卖。本文所指的农村金融市场,则是以农村为主体、城乡结合的资金交易场所。一、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自动报价系统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行后,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发育已初步成型。我国金融市场是1984年起步的,证券发行市场基本上是国库券一种,处于垄断地位。1986年8月5日,沈阳市率先成立了证券交易市场,从金融债券、重点企业债券、国库券到基层建设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十几个种类,形成了多门类的证券发行格局。从发行形式看,有代理发行、包销、助销形式,逐步改变了过去行政摊派的作法;从交易过程来看,证券交易中介机构初步形成。但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规模就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中国的出版格局论.出版者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图书出版者(出版社等),一类报刊出版者(报社、期刊社等)。此外,还有“以书代刊”的,即没有刊号、以图书形式发行不同作者的文章,但也应适用报刊出版的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14.
报业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发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发行模式的不断变化,往往能引起报业经营的变革。剖析我国报纸发行当前七种模式的优劣成败,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住我国报业经营今后改革的向度。本文认为,我国报业经营改革的全面实现,有赖于对发行模式的创新。而以创新发行模式为切入点,则势必会波及报业经营乃至报业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清末国人自办银行的言论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896年盛宣怀上秦清廷得到批准后,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1898年起即发行钞票,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券。在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英、法、德、俄、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开设银行,已达二十家以上。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內金融市场,并通过大量贷款,逐渐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成为它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加紧资本输出,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重要手段。当时,我国各方面人士曾先后提出了国人自办银行的主张。其中有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有进步的经济思想家,还有洋务派、改良主义者和新兴工商业者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在报纸的诸多因素中,发行工作是重中之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靠发文件下指示等行政命令或者地方保护来发售报纸越来越站不住脚了。惟一的办法就是挺身入“海”,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别无良策。要做好报纸发行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报纸特色 打造自家品牌  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报纸发行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去极大地发挥自身的效能,打造自家的品牌。  知名品牌是在市场大潮中经过千锤百炼、大浪淘沙,才打造出来的。一份有份量的报纸,要在市场上站住脚,一是它应该在贴近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吴永胜 《南方论刊》2005,(12):50-50
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镇宏到茂名报社考察时,明确提出新闻报道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化报道内容和创新报道形式,要善于将一般性的新闻提炼为观念性新闻,不断加强对观念性、述评性新闻的报道,以提高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后,报社领导就新闻记者如何加强述评新闻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记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根据报社和部里的安排,并得到市委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本人采写了《临港工业大有可为》、《电力工业从“幕后”走向“台前”》两篇述评新闻。茂名是全国有名的石油化工城市,具有多年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十多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党报在发行中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各种行政、的、经济的手段逐渐“力不从心”时,我以为党报应毫不迟疑地拿起一个有力的根本性的武器:走进家庭。党报走进家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态势提出的新课题计划经济时期党报的发行体制:主要依靠单位公费订阅;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们的读报习惯:主要在工作场所阅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这种发行体制和读报习惯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比计划经济时期增强了。报纸成为新闻、信息等各…  相似文献   

19.
一、凭证式国债的应债来源凭证式国债是从1994年起开始发售的一种新型的国债品种 ,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发售时 ,可对“收款凭证记名 ,可以挂失”。2.如需变现可随时提前兑取 ,提前兑取时按实际持有天数和不同的利率档次计付利息。3.期限为三年 ,可以保值。4.利率高于同期整存利率。5.可向签发行办理质押贷款。正因为凭证式国债具有安全性、流动性、灵活性、期限较短等优点 ,使之成为一枝独秀。99年凭证式(一期)国债于3月10日在全国公开发行 ,发行总额为350亿元 ,发行机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形势下,党委机关报所遇到的困境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办报难,二是发行难,这两难注定了党报参与市场竞争必然难。这三难环环相扣,使得党报发展举步维艰。党报要走出这样的困境,我认为首先得从自身入手,大胆改革创新,下功夫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办出吸引读者注意力、适合读者胃口的报纸。可读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为了增强可读性,不少报社想出了许多绝招、奇招,甚至怪招。党报的可读性,不同于一般报纸的可读性,它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即:第一,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党报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