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地位和作用是充分肯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主张的同时交织着瓦解资本主义的思想;1957年后,毛泽东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不断加剧,最终在中国大陆彻底扫荡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江汉论坛》2005,4(7):91-9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主要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参加根据地经济建设;合理调整劳资关系;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落后国家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认真对待与科学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崭新命题。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策略思想,以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的,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三个阶段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4.
陆世宏 《理论界》2006,1(8):158-159
毛泽东之所以急于限制甚至消灭资本主义,原因在于首先对资本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阴暗面估计过重。其次,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第三是从政治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实践证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时,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他的认识脱离实际时,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冯爱珍 《江汉论坛》2005,3(10):80-83
利用资本主义的适当发展以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而使中国社会顺利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显然不够成熟,结果导致半途而废。究其历史局限性,主要在于:利用资本主义构想与过渡时期的模糊认识之间存在矛盾;利用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存在缺陷;利用资本主义构想与资本主义的片面认识之间存在冲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贯穿了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这条主线,突出强调阶级斗争,主要体现在防止中国出现修正主义、加强党的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我们应认真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7.
邸春玲 《兰州学刊》2007,7(6):40-42
毛泽东一贯主张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在他的领导下,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成果.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要正确对待伟人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对于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并形成了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中国革命的阶段的正确认识,毛泽东首先提出了不怕资本主义的论断;而站在文明发展的高度,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为了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学习资本主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认为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从建党初期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到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科学分析与充分肯定,再到建国以后对资本主义彻底否定的历史教训中,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中共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状,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实践产生了新的飞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与资本主义的连接性,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必须以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基础。与之相应地,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政治和文化层面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解决好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影响的问题,解决好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之后,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从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开展高校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等六个方面入手,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为开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党员成分多样性与党的阶级性、党的先进性的关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上要回答、实践上要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艰辛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反对党员成分问题上的“唯成分论”;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把党员成分多样性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统一起来,着重于思想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现阶段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表现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半截子城镇化,真正提高人的城镇化,等等。从整体上来说,城乡一体化建设既要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社保问题及其他新出现的问题,又要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国家倡导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方向,这是由该课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性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重新调整并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指导与评价;探索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教学方法;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党内的"左"倾民粹主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抱有高度恐惧和敌视;二是对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革命性的过分强调,忽视了他们在革命高潮中体现出来的激进性、狂热性和绝对平均主义倾向;三是对土地平均问题的过分强调,在土地革命中表现出严重的绝对平均主义,在土改运动中体现出农业社会主义色彩。中共党内的"左"倾民粹主义,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没有系统的组织化的民粹派,也没有系统的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自觉的民粹主义思想倾向和情绪;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来说,民粹主义居于思想的次要地位,只是表现为一种思想潜流,这种潜流往往是在革命的高潮中,尤其是在"左"倾思想泛滥时集中呈现出来。在动员和组织广大民众参加革命的过程中,民粹主义主要体现出正面的积极作用;当革命处于激进的高潮时,民粹主义便展现出负面的消极影响,严重地危害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不仅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加强党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而且对于推动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这种启示和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不断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其二,要加强党内民主的法制化建设;其三,要发挥党内民主对国家民主建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已成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研究生党员的高比例、思想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使得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以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七所高校的部分研究生党员和群众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时调查数据和结论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加强研究生党建到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