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宋伯航 《中华魂》2013,(20):8-9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来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的西域汉代文物展厅内,怀着敬仰的心情,目睹了一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这件文物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称得上极品级的稀世珍宝。  相似文献   

2.
必须严把文物进出境审核关口,文物出境鉴定标准和范围要适时调整,建议将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纳入援外计划。帝国主义列强和文物奸商导致中国大量文物流失国外,必须依法堵住珍贵文物长期非法流失的黑洞,遵循文物返还领域的道德原则与法律规定,加强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返还和追索工作,依法行使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追索权,建立跨国流失文物的国际追踪机制。  相似文献   

3.
艾里香 《社区》2009,(11):59-59
这几年.收藏日渐成为老百姓的热议话题.但是有关收藏界的猫腻很多人都不得而知。有着文物收藏圈“老江湖”之称的吴树,在其新书《谁在收藏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中,将矛头对准了收藏界的黑幕,揭开许多鲜为人知的文物交易内幕,以便给人带来更多深刻的警醒。  相似文献   

4.
《21世纪》2010,(11):48-49
近年来,随着中国收藏热潮的兴起,假文物制造在全国“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假文物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全国各大文物市场,造成假货泛滥,收藏业遭遇诚信危机  相似文献   

5.
作为解决文物返还国际争议的一种合作型策略,文物返还互惠协议在明确文物来源国对争议文物享有所有权的同时,要求其作出承诺,将同种类别和价值的其他文物租借给移交该文物的博物馆等收藏机构并号召双方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文物交流。互惠返还协议兼顾了文物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利益需求,为文物返还争议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叙事的历史起源和它的当代外观之间的策略矛盾演化为历史叙事与当代叙事的连续性问题。如何在跨越历史叙事和当代叙事的场域中平衡叙事的仪式属性和传递属性,关系到一种可持续的国家叙事母体的建构。国宝之为国宝,其合法性在于对国家叙事的承诺。讲述文物的故事,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宝藏。《国家宝藏》以戏剧结构集传播者、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于一体,完成了文物仪式化传播的闭环。《国家宝藏》以鲜明的叙事指向性致力于对每一件文物做主题化的探索。从前世传奇到今生故事,在文物的在场性和历史的戏剧性中破解创造文明的密码。通过对其中三种重要主题的分析,能看到文物叙事在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文物蕴含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中国不少文物承载的戏曲资源就具有传统文化与古代文学价值,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可进行活用。从佛山祖庙文物中,可以探寻出文物的戏曲内容与文学小说的深层联系,运用“符号学”原理,这些文物在当代得到保护并实现其现代利用转向,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院文物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书院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尚未有书院文物定义的界定.本文就书院文物的定义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和文物学背景、书院文物的内涵与功能及价值,在理论上作出了尝试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一直非常重视对回族历史文化的调查和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今天,当我看到育宁、晓芳伉俪编著的《中国回族文物》书稿时,感到格外高兴,这是来自宁夏的又一项回族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育宁、晓芳这一对学术伴侣为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奉献的又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10.
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历代留存的回族文物品种繁多,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这些文物从时间上看,唐宋时期少,元代逐渐增多,明清更多;从类型上看,古建筑多,器物留存相对较少;从文化特征看,唐宋时期表现为借用中国传统形式较多;元代有世界各地地域性伊斯兰文化的植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开始出现中西结合的文化形态;在明代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文化形成。回族文物反映的回族文化演进过程说明,中国古代回族文化是以伊斯兰思想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为主的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是中国内地地域性的伊斯兰文化。这种文化相结合的双重性特点,既表明回族文化是世界伊斯兰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又表明它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体现,中国回族文物所展示的回族文化更表明,中国回族对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贡献是极其伟大的。  相似文献   

11.
"东山御物"指在明王朝与日本的葚勘合贸易中东渡的中国精品文物.至今,"东山御物"已成为日本许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对于它的研究多停留在制作工艺与艺术鉴赏的层面,而很少涉及它的形成过程和社会功能.运用历史学文本分析的方法,可以阐释中国文物在日本发挥独特功能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增长,文物除了其原来所具有的作用以外,其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得到体现.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考察文物资源,首先,文物可以作为一种国有资产而存在,需要实现保值增值.其次,文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有其价值特殊的实现形式.最后,文物活动会通过各个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文物返还国际争议体现了不同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方倾向于将文物留存在国内,而另一方则极力主张文物的自由流转。解决文物返还国际争议,应遵循国际合作原则,寻求建立一种以共享和交流为主要方式的互惠性的安排机制,从而协调相互冲突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掠夺或者被非法转移文物的返还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要介绍了国际社会的相关实践,分析了中国被掠文物返还的法律基础,并探讨了中国收回被掠文物的途径和方法。作者认为,虽然在这个领域里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但一些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和国际组织的宣言、建议仍可以作为我们与相关国家之间进行谈判的指导原则;收回被掠文物的主要途径除政府间达成双边或多边协定外,还包括有关国际组织的协调、民间机构的广泛参与和受害者的诉讼等。  相似文献   

15.
鉴于文物保护存在将文物建筑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和以文化遗产为依托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两个极端,文章在提出文物深度保护概念的基础上,以甲秀楼文化价值深度保护为个案,紧扣贵阳文物景点特点,提出贵阳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的路径:一是实现凝视、文化阐释、文化符号的融会贯通;二是重视文化展演。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文物保管的研究 ,在中国几乎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本文以多年文物保管工作经验为基础 ,提出民族文物具有民族、时代、质地三大特点 ;按族别分类 ,相同相近质地的文物归类存放的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的保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书评     
马未都先生多年致力于文物收藏与研究,在陶瓷、家具等文物领域享有盛名。出版过多本文物研究与收藏的书籍。  相似文献   

18.
文物承载着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每一件文物的定名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相关历史信息的认知和推演。在对外宣传及翻译的过程中,文物名称的翻译应同文物的定名一样引起大家以同等的重视。但是由于文化、民族、地域、时间及专业知识等多方面影响,文物名称的英译目前还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这必然会影响对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1949年为界,分两大部分叙述了迄今为止大约100年来中国对文物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总结出1949年后中国近代文物建筑保护思想观念的演变特征,即前期以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保护观念为主,80年代以来发展为逐渐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物交易市场的不断繁荣,民间文物鉴定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由于我国目前尚无规范民间文物鉴定人的法律依据与行业管理机制,导致文物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到文物交易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采取的行政干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机制失灵的现象,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实行行业组织管理与明确法律责任的双重规范模式。建议确立民间文物鉴定人的市场主体地位,建构文物鉴定人的准入制度,并明确鉴定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