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续一年有半》是其唯物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本文试就中江兆民及其《续一年有半》略作介绍和分析。一中江兆民,原名笃介,号兆民,1847年11月1日①生于日本高知县土佐藩一个下级士族的家庭。幼年在藩校学习汉学,十七岁开始学习兰学和英文。庆应元年(1865年),作为土佐藩的留学生去长崎学习。庆应8年(1867),到江户开始学习法兰西学。明治4年(1871),由于大久保利通的帮助,作为司法省的留学生去法国留学,主要学习哲  相似文献   

2.
日本有哲学     
日本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中江兆民(1847~1901)在《一年有半》中说:“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从此,“日本没有哲学”成了中江兆民的一句名言,并且成为自明治时代以来日本哲学思想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此无意就中江兆民的名言本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战斗的无神论者中江兆民,在其最后著作《一年有半》中提出了被认为是中江兆民的一句名言:“日本没有哲学”。这个论断乍一看,使人十分困惑难解。这是中江兆民轻率的结论吗?不是,是真的日本没有哲学吗?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哲学,如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样,哲学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正确地理解中江兆民的这个论断呢?这就不能不把中江兆民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一番考察。因为要正确地评价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必须如实地把他和当时他所处的社会政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否则,就会  相似文献   

4.
中江兆民(1847——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明治时代公认的激进资产阶级自由民权运动的杰出领导者和理论家,享有“东方卢梭”的声誉。他的一生坎坷,政治上屡遭挫折,晚年又身患癌症。就在这样恶劣的境遇下,他仍然怀着一个强烈的愿望:撰写一部著作,系统地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1900年底,他所患喉头癌急剧发展,生命危殆。1901年4月,经医诊断,宣判他的余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中江兆民遂以惊人的毅力,一面同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一面奋笔疾书,首先撰写表明他的政治主张的著作。至8月初,书稿完成,即名之为《一年有半》。书中猛  相似文献   

5.
中江兆民(1847~1901)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杰出的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史称“东洋的卢梭”。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说,在日本近代思想史上,遗留下非常重要的发展轨迹,起到过十分积极的历史作用。尤其是在当时的日本思想界,他的这些思想和学说,都曾达到了难能可贵的高度。中江兆民名笃介,号兆民,1847年出生在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祥地土佐藩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十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抚育成人。幼年时,曾在藩校文武馆学习汉学,熟读“四书”、“五经”等书,对“庄子”、“史记”尤为酷爱。这为他日后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汉学基础。十七岁以后,开始学习西学,接触到西方的人文科学思  相似文献   

6.
中江兆民(1847——1901年)是近代日本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临死前,用生命写成的哲学著作《续一年有半》,对他战斗的一生作了哲学总结,把近代日本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就他的战斗一生和唯物主义形神一元论思想,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一、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江兆民,原名笃介,生于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土佐藩(即高知县)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十三岁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1871年作为司法省的留学生赴法留学,专心研究哲学、史学和文学,接受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深受欧州启蒙思想的薰陶。  相似文献   

7.
构成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道家思想文化,在日本经历了漫长的传播、渗透和积淀的过程,其深深影响了日本思想家中江兆民的哲学世界。中江兆民将道家思想融入到其哲学创造的过程中,为道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探讨道家思想文化对中江兆民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道家思想与中江兆民哲学思想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孟子、柳宗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代表,其言论对日本近代哲学家中江兆民具有很大的影响.受其影响,中江先生附会西方近代民权主义,对日本上层社会的腐败给予了深刻遣责,流露了对人民大众由衷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9.
韩愈苏东坡文论观的影响中江兆民,对中国的、日本的以及西方的文学都有过研究,其文学理论方面的见解,也同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观点一样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明显的是受了我国古代文学(按:狭义所指,当为文章学)黄金时代的韩愈、苏东坡唐、来两大文豪文论的影响。韩愈的文论精华是他的文体改革论,主要是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也不排除意义方面)来建立他的新型的“古文”标准的:一是“唯陈言之务去”,(《韩昌黎集’答李翊书}))要求语言新颖;一是“文从字顺各识职”。以韩昌黎集.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要求文句的妥贴和流畅…  相似文献   

10.
中江兆民(1847~1901年)出生在下级士族家庭。名笃介,笔名兆民。一八七一年至七四年留学法国,在巴黎专修哲学、历史和文学。探求了法国的启蒙文化根基,考察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开始形成了法国式的民主思想。回国后,大力宣传法国等欧美式的民主思想。参加了自由党,投身于民权运动并成为这个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江兆民是日本明治时期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杰出理论家,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哲学家。由于兆民生活在日本历史急剧变动的明治时期,其思想理论具有时代、阶  相似文献   

11.
韩国金沧江的汉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之前,韩国政府使用的正式文字仍是汉文.金沧江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汉学考试的韩国最后一批高级汉学学者之一.无论是在其祖国还是在流亡中国期间,金沧江在一生中始终使用汉文写作,并致力于汉学的研究和总结.金沧江是韩国近代最重要的汉学家和文史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江兆民与中国古代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表明: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并非全盘西化,而是东西思想的融合和再创造。日本近代的哲学家中江兆民以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所掌握的西方文化为基础,扬弃和改造了老子的辩证法、庄子的生死观、孟子的民本论、荀子的无神论,使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日本近代化中放出了灿烂的异彩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表明: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并非全盘西化,而是东西思想的融合和再创造。日本近代的哲学家中江兆民以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所掌握的西方文化为基础,扬弃和改造了老子的辩证法、庄子的生死观、孟子的民本论、苟子的无神论,使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日本近代化中放出了灿烂的异彩。  相似文献   

14.
“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本居宣长和平田笃胤这些人,只是发掘古代陵墓,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一种考古学家,茫茫然不懂得宇宙和人生的道理;伊藤仁斋和获生祖部这些人,有时也就经书的注解,提出了新的意见,而归根结底只能算是经学家;佛教僧侣方面,固然不是没有人发挥创造性,完成了开山成佛的成果,然而这终究是属于宗教家的范围,而不是纯粹的哲学。”(中江兆民:《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第15页)这是日本哲学思想发展中的“拿来主义”价值观念和价  相似文献   

15.
幸德秋水(1871-1911年)是日本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和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之一.他名传次郎,号秋水,生于日本土佐国幡多郡中村(即今之高知县中村市)的一个药材商人家庭里.五岁入小学,学过汉学,十六岁接触自由民权运动,十八岁时(1888年)成了中江兆民的学生,思想上深受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影响. 1897年幸德秋水参加社会问题研究会,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翌年到《万朝报社》工作.同时组成“社会主义研究会”,幸德秋水成为该会领导人之一.1901年与片山潜一起创立社会民主党,但当天即被政府禁止.这时他已公开宣称“我是社会主义者了”.(见明治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16.
一 森有礼(1847—1889)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生于鹿儿岛萨摩藩士之家。幼时喜爱武术,曾专门学习汉学,在十八岁时,受鹿儿岛藩的派遣,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专攻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后又转到美国继续学习。明治维新爆发之后,返回日本,受到新政府的重用,就任官职,多年从事外交工作。一八七五年,作为特命全权大使驻在中国,并与李鸿章谈判两国外交问题。三年之后,回到日本,被任命为外务大辅。一八八○年,又作为全权大使驻在英国,和英国政府谈判条约的修改事宜。一八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主要源自日译西学,他既通过中江兆民的译著吸收了卢梭的自由思想,又通过中村正直的译著接受了英国密尔的自由思想,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由传统,所以在梁氏的自由主义思想中共存着两条不同的自由思想脉络.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梁启超对西方自由主义理解的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体现了近代特定语境下人们在价值选择上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功利性,正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失败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十二月十三日是日本近代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资产阶级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和教育家中江兆民(1847—1901)逝世80周年。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和我校哲学学会、哲学系,于十二月十二日联合召开了纪念学术报告会。我校副校长兼日本问题研究所所长钟毅同志、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理事李今山同志,分别就中江的思想和著作作了讲话和报  相似文献   

19.
近读《解人颐》一书,有一首《半半歌》颇有哲理。诗曰:“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幽闲,半里乾坤宽展。衾裳半素半轻,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相似文献   

20.
民权思想是政治法律思想史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近现代宪政体制的理论基石之一。梁启超主要是从民权与君权关系的角度来强调"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必要性,其立意在于伸张民权而限制君权,进而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中江兆民的民权思想则直接与自由平等观念相连,强调政府的职能在于保障人民的平等自由和增进人民的福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们主张的民主思想更加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