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讯ABC     
《老友》2014,(6)
正我国建立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国务院日前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方面,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政新知     
《社区》2014,(30):6-7
哈尔滨市对处置家暴性骚扰做明确规定 9月2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哈尔滨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出台,该条例对防范和处置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离婚或分手后遭遇无理纠缠、公共场合被性骚扰等多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男方在女方提出离婚、拒绝或者终止恋爱关系后,以及在解除夫妻关系后,  相似文献   

3.
政策     
<正>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督办工资集体协商近悉,人社部已会同全国总工会开始抓紧制定本部门职能内的落实细则,其中"强化推行工资集体协商"被列入重点工作之一。据此,在2013年,全国总工会将会同人社部联合对民营企业和500强在华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进行专项督办,其中亦包括动用地方行政权力施压的方式。与此同时,人社部将有望于2013年正式出台《工资支付条例》,以确保国民财富  相似文献   

4.
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许多有关妇女问题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但这一时期妇女在法律上的实际地位远未达到当时法律赋予的应有程度。要提高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必须加强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制约作用 ,做到有法必依 ,同时 ,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 ,切实保证婚姻家庭中妇女的法律地位在立法与事实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2002年城调队的数据,分析表明城镇居民的性别工资差异约为31%.采用Brown分解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工资差异不可解释的部分高达72%,其中职业内不可解释的部分占了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通常将不可解释的部分归为歧视作用;剩余28%的差异是由自身特征差异引起的.这表明要有效缩小性别工资差异,不仅要采取措施提高妇女人力资本存量,而且还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消除市场歧视,保障和提高妇女的就业地位.  相似文献   

6.
试论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经历了集权型工资体制、效益型工资体制,并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资体制。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了集权型工资体制,国家作为分配主体,直接面向职工进行分配。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了效益型工资体制,虽然改革重点强调“企业是分配主体”,但国家仍然处于分配主体地位,通过效益机制建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来分析,效益型工资体制都存在着内在逻辑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建立“市场竞争,税收机制,企业自主分配”的工资体制  相似文献   

7.
英国历史上国家对工资的干预起源于中世纪晚期,1349年至1389年数个劳工法相继规定工资限额、由治安法官厘定工资并监督法律执行情况的做法,奠定了英国前工业社会国家对工资进行干预的基础。1563年的伊丽莎白学徒法则是前工业时期国家干预的集大成者,在英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2月14日从江苏省和南京市进城务工维权咨询现场了解到,全省劳动监察部门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权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立足长效机制,着重建设四项制度,以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对于那些使用民工较多的企业,要定期将工资支付和欠薪情况报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以便及时掌控,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和督促企业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最低工资规定》、《江苏省建筑劳务工程款和建筑业企业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依法明确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标准、加班工资计算基…  相似文献   

9.
近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随着今年年初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以来,宁夏、吉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日前透露,有20个省份计划在年内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其他具体措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过程中。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修订的《工资条例》将在年内出台,全社会呼唤已久的工资协商制度、同工同酬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条款将被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谈高等学校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工资改革以后,虽然在工资中引入了竞争机制,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没有产生良好的效应。要从根本上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国家工资与校内工资并有的双轨工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1.
工资在高等学校中的作用 工资是作为劳动报酬定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和实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和工资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只要劳动者为国家和集体从事体力、脑力或社会公益劳动,他就可以得到国家和集体付给的相应报酬。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职工做为  相似文献   

12.
<正>《工伤保险条例》经过7年的运行和2010年12月20日修订,对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发现,《工伤保险条例》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对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供养亲属抚恤范围、工伤事故和第三人侵权赔偿的法律适  相似文献   

13.
法国国家公务员工资及福利待遇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问题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以来,法国已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家公务员工资、福利、退休待遇制度,呈现出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特点。了解法国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制度对我国国家公务员相关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际市场上来源于不同工资水平国家的产品市场份额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工资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来自高工资国家的出口竞争促使我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样本回归发现,高工资国家出口竞争与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协同提升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最为显著,而资本密度和研发投入与高工资国家出口竞争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协同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提要]二倍工资规则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二倍工资中的第一倍工资的法律属性属于劳动报酬,第二倍工资的法律属性既非补偿性赔偿,也非惩罚性赔偿或奖励赔偿,而应定位为奖励(惩罚)。现有二倍工资规则构造存在同类行为的违法性要件不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冲突、部分地方政策性内部文件内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等缺陷。应当合理确定二倍工资重构的路径,科学确定二倍工资规则的违法性要件和责任限度等规范要素,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第82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6、7条的修改并出台司法解释的方式实现规则重构。  相似文献   

16.
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工资分配制度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分配的自我约束机制 ;三是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宏观监控。  相似文献   

17.
法国工资优先权制度研究 --兼论我国工资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民法典》对工资的特别保护集中体现于工资优先权,它使工资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的特殊权利,此外国家还通过超级工资优先权和强制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工资的特别保护。中国在保护工资方面的立法比较落后,拖欠工资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现象。虽然中国政府曾对这些弱势群体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劳动者在追讨工资的过程中往往处于明显的劣势,落后的制度设计使我国的工资保护制度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并未取得明显的现实效果。该文比较研究了法国和中国在保护工资方面的制度差异,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保护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闻     
《人力资本》2008,(6):6-6
向地震灾区捐款允许税前扣除;各类职业资格将集中清理;北京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为12%;一季度城镇职工工资增18.3%;京《工伤保险条例》将实施  相似文献   

19.
侨讯乡情     
江苏制订出境定居者离职费标准 近日,江苏省政府侨办等部门联合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获准出境定居一次性离职费计发问题发出通知: 一、机关、事业单位离职费中有关标准工资的构成为: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之和。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之和。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之和。  相似文献   

20.
当前,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很普遍。我国应通过制定单独的《劳动合同法》和《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扩大《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等方式强化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