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世界性的兼并浪潮,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西方企业兼并收购的历史,企业并购的动机及基本操作过程,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估;并且重点阐述了西方政府对公司兼并的监管政策及其政策出发点。这对于全面理解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许多理论及实际操作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重组将成为增长中的主题。启动兼并收购市场,推动国企重组,是搞活国有经济的必然选择,这也成为各方人士的共识。但是兼并收购市场的启动所需的经济背景和条件如何,还缺乏深入研究。这里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客体的兼并市场只是市场体系中的一种类型或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构成市场体系的,还有一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从其并存关系看,市场体系内的各特殊市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是,由于企业是要素集合体,所以虽然兼并市场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要素市场进…  相似文献   

3.
收购与兼并战争方略帅时远,谢融一、企业购并与企业成长企业的购并,是企业的收购与兼并的简称。两者既有质的区别,又有本质的内在的联系。企业的兼并,是收购发生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收购不一定发生兼并,但是,兼并一定通过收购来完成。而兼并完成后,又将酝酿新的收购...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和劣势企业的大背景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在尚不成熟的体制和社会保障条件下,尽可能把企业兼并这篇文章做好。前不久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兼并困难企业原合肥威达电机电器总厂,作了可贵的探索。就这次兼并达到的企业目标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而言,堪称当前企业兼并的一个范例。而被兼并的威达总厂,恰恰又是违反规律的企业合并的产物,从而使案例在当前更具典型意义。通过这一案例包含的前后两次兼并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当前优势企业应如何兼并困难企业的一些问题。案例基本情况简介1.典…  相似文献   

5.
施蒂格勒(G.J.Stigler)经过研究认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适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从19世纪末英、美等西方国家发生的第一次企业并购高潮算起,历经五次企业并购高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西方逐步形成了一套与其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企业兼并收购模式,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过去一直强调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方式 ,吸收外部资源 ,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应坚持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企业产权结构选择不同的重组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存量资产剥离型、原续主体控股型、授权经营型、借壳上市型以及收购兼并型。在确定资产重组模式选择的同时 ,还应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及政策 ,如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投资银行体系和创造良好的资本运营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涵义1、企业兼并的涵义:一种观点认为,兼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兼并不仅指一个企业从法律人格上消灭另一个企业(即通常所说的吸收合并),而且还包括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企业股票而掌握其控制权的情况。狭义的兼并则仅指吸收合并这种情况。指企业以发行股份、债券或支付现金形式交换另一企业全部有表决权的股票或净资产,来取得后一企业的资产并承担其所有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联盟的构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英 《理论界》2008,(11):51-52
企业战略联盟是企业从事战略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战略联盟有望超过兼并和收购,成为企业间交易的主流。建立更加灵活的跨国战略联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现代企业越来越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这不仅由于现代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现代企业制度带来的高效率也格外引人注目。现代企业是如何产生的?通常来说,只有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企业或公司。现代企业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企业兼并收购其它企业而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说过,美国的现代大型企业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兼并收购其它企业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把以前几个企业的活动及其相互交易内部化了。这种内部化给现代企业带来…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理论与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陈朝阳近年来我国企业兼并、收购现象不断发生,兼并、合并、收购等概念逐渐流行起来。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我们把兼并、合并、收购统称为并购。这是因为三者有着共同的特征:第一,是以产权转让和交易为基本标志,是企业产权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赵辉 《学术探索》2001,(Z1):68-70
世界各个国家发生的企业并购案件,并不是单纯的兼并热潮,而是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与重组,全球企业并购中的主要代表欧美国家企业并购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形成"国际生产体系"以及企业并购中"双赢策略模式"的确定,对我国国企改革中的资产重组与产权流动,中国入世后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生产体系"的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企业兼并与股东“退出”历史地看,美国现代公司的成长主要是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的兼并扩张来进行的。而在现实的时点上,企业之间的兼并关系至今仍是请关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兼并之所以被实施,在兼并的一方主要是由于发现了目标企业潜在的盈利能力,并储备有能够改变目标企业现状的特殊经营管理人才;而在被兼并企业一方则主要是由于股东对企业经营不满选择了“退出”——卖掉股票的办法。一个收购股票接管企业,一个卖掉股票“另谋高就”,二者Z(买卖)相互依Z存,平等交易,似乎是半斤对y八两。但这只·是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在企业兼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经济学界与法学界对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问题却研究甚少。本文拟对此作些粗浅探讨。一、企业兼并中政府行为的现状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干不干预企业兼并、如何干预企业兼并以及干预的程度如何等。对此,世界各国主要有三种做法:(1)不干预,如德国I(2)适度干预,如美国吕(3)干预,如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呈现如下特点:第一,政府直接发动企业兼并。我国的企业兼并从一开始就是与政府行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80年代初的企业兼并,大多数是由政府直接…  相似文献   

14.
兼并与收购是市场经济中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兼并(merger)的一般含义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兼并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兼并作为一种企业行为,是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放开搞活企业步伐,健康、有序地进行企业改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在实现企业资产重组、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壮大、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问题.特别是私营企业作为兼并企业时,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了被兼并企业的资产流失和自身发展受挫,影响了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还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紊乱.对企业兼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进行研究,这对消除企业兼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改制的顺利进行和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可侠 《学术界》2001,(1):226-230
企业兼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存量调整法 ,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种主要的类型 ,以及多种具体兼并方式。目前国有企业中的兼并类型多数是以产品、技术为纽带的纵向兼并 ,这表明企业兼并行为的日趋市场化和合理化。但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国企改革的特定阶段上 ,企业的兼并重组毕竟还处在一种尝试、探索阶段 ,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为此 ,笔者通过对合肥地区几个典型企业的调查 ,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思考。一、兼并重组企业现状分析  注重跨地区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 ,是目前合肥市企业兼并重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企业兼并与破产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兼并与破产离不开政府参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经历了从简单的行政干预到逐步认识并开始按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的变革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在企业兼并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对企业兼并进行引导、调控,以及协调、服务。在企业破产中政府行为重在对破产的规范,包括完善《破产法》,建立必要的预警系统与公示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国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应该如何发挥自身职能,又应该如何处理好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借鉴国外政企关系模式入手,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兼并、收购源于1984年全面铺开的城市经济改革,如企业联合、产权转让等活动。而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当属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行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兼并与收购事件将愈演愈烈。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为:一是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一是充分发挥竞争活力。并把这二者作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健康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两个基本目标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即所谓的“马歇尔难题”:规模经济的利用必然带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值得注意 ,如企业内部职工持股、防范企业兼并中的风险及政企分开等。必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