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教学中要逐步提高培养“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对加强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要求入手,讨论了语言意识的内涵和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际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基本特征 ,用“文化习得”和“语言习得”两个概念描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以语言分析中的文化参照物为切入点 ,考察语言与文化互相渗透、互为依托的关系。运用当代社会学把文化界定为某种特定群体所共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理论 ,把文化视为集体编码和程序设计 ,考察语言分析过程中的文化解码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把语言行为视为文化交流过程的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产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学习异民族语言,如不注意该民族的文化,就会出现中西语言交流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本文通过外语教学的实践,强调重视东西文化背景异同的分析,避免文化交流中的抵触,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但长期以来 ,大学英语教学对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事实表明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文化休克”。因此 ,应将文化导向型外语教学模式引入外语教学 ,使其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要传授语言知识 ,更要注重文化知识。通过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 ,进行深层次上的文化教学 ,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文化领悟力 ,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达到预期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在外语教学中,语境的文化功能不容忽视,因为语言的语言结构、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笔者将在介绍语境的文化功能的基础上,着重论述语境的文化功能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反射,并探讨语境的文化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建构,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语言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师生的文化意识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翻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语言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来论述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贯穿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育的总体目标不应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应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养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类课程、口语类课程以及外语教育的方方面面融入文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外语教学就是以语言知识讲授为基础的文化教学。作为多元文化教学模式,外语文化回应教学突显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强调外语教学的文化立场,回应多元文化差异,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审视文化,将语言教学提升至文化理解的层面,顺应了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是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两个层次,即语言层次和语言文化理解层次,阐述了不同文化所引起的不同思维模式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层次在外语教学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性.本文论述了语言、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语言教学交际法涉及的基本概念“usage”和“use”的阐述,力图证实语言教学交际法的科学性和有助性,以期推动它的深入普及。  相似文献   

12.
语言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时空属性。语言的社会性可反映出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语言的工具性是人们交流的基础;而语言的时空属性突出表现为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发生的明显变化。概括性或简约化已经成为当今语言使用的一大特点。结合对语言的属性分析,探讨了在语言教学中运用这些属性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语言教学必须以交流活动为主,教学双方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多地重视高科技给语言传播带来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属性合理利用、适度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论语言功能和语言价值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结构、交际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的功能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互动功能系统.从语言结构的价值观看,人类语言只有结构和形式上的差异,没有"发达"与"原始"、"复杂"和"简单"之分,更没有"优秀"与"低劣"之别.从语言社会文化价值观看,人类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通过渐进的、和谐共处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真正把人类的社会文明不断推向前进.从语言研究的价值观看,各种语言变体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的不同价值取向,会影响语料获取的路径以及对语言事实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语言嫉妒是语言态度的一种表现。世界语言系统中,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国际地位低的语言对国际地位高的语言的嫉妒、本土语言对殖民语言的嫉妒、民间(土著)语言对官方语言的嫉妒等。语言人的语言嫉妒主要表现为操弱势语言的人对操强势语言的人的语言嫉妒、单语单言人对双语双言人或多语多言人的语言嫉妒、语用能力差的人对语用能力强的人的语言嫉妒等。语言嫉妒的产生跟语言地位和语言人的地位、语言矛盾和社会矛盾及民族矛盾、语言政策的制定是否合理得当等有关。提倡语言平等、反对语言歧视;注意兼收并蓄、化解语言矛盾;调整语言政策、完善语言规划;增强语言习得、适应语用环境等,是消解语言嫉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不同语言间既存在个性特征,也存在共性特征,语言的共性是形成中介语的基础之一。语言共性源于语言产生的基础,这种共性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语言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时空属性.语言的社会性可反映出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语言的工具性是人们交流的基础;而语言的时空属性突出表现为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发生的明显变化.概括性或简约化已经成为当今语言使用的一大特点.结合对语言的属性分析,探讨了在语言教学中运用这些属性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语言教学必须以交流活动为主,教学双方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多地重视高科技给语言传播带来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属性合理利用、适度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交际日益频繁。人类交际带来语言接触;语言接触加剧了语言竞争,导致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语言的本质、社会价值和语言态度促使语言权利的产生,语言权利促使语言维护。国际社会濒危语言维护的措施与经验对中国汉语国际传播及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们自身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的语言偏见或语言歧视,使得语言的使用者给语言穿上了身份高低等非语言因素的外衣。通过对一些自发的语言事实利用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历史语言学家徐通锵和人类语言学家萨皮尔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得出语言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即语言平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ICM和语言研究的ICM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概率性、或然性和模糊性 ,因此不可能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语言研究涉及的最为现实的模型 ,应该是人感知世界时产生的含有诸多因素的ICM(理想化认知模型 )方式。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 ,虽给人以对真实世界客观模拟的假象 ,但在解释模糊性质的语言结构或语言使用状态时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带有人的因素的ICM ,则能更现实地揭示语言使用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