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市场客体必须具有可予以市场化的一般属性, 那就是作为市场交易物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转化形式———价格等性质, 会计市场客体也不例外。不过, 作为不同于其它市场的特定市场, 其客体在商品属性方面就会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本文认为, 会计市场客体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征表现有: 存在形式的隐含性与个体之间的不可比性、使用价值与价值补偿的兼得性以及不同主体对同一使用价值的共享性。在价值方面的特征表现有: 活劳动对价值决定的主导性、效用价值对价值的巨大拉动性以及效益价值与风险价值的存在。在价格方面的特征表现有: 劳动价值决定的成本价值基础、效用价值决定的交换价格弹性以及价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计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套餐类商品在经济活动中日趋广泛。论文针对麦当劳商品,将具有套餐类商品的商品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商品复合、商品复合价值、商品复合效用和商品复合效用最大化等问题,分析了麦当劳快餐的商品复合问题,指出了麦当劳商品复合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实现麦当劳商品复合效用最大化的简捷途径。通过对套餐价格节余对麦当劳商品消费最优化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一般套餐商品复合最优化问题的研究思路。套餐在现代服务业商品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相应的研究适应了现实经济活动的特点,对探讨经济中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科学重建,要从价格机制开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这就是关于价格机制的供求决定论,它符合现代经济学关于价格反映资源和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原理。劳动只是供给方面的一个因素,而供给要与需求相结合才能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劳动价值说的历史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但由劳动价值说误植而来的劳动决定论,却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价格机制的科学理论。拒绝关于价格机制的供求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价格体系和社会心理的误导,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负面因素,值得我们检讨。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周报》第24期发表了韩志国同志的《试论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决定作用》一文,作者引用了马克思以下一段话作为立论的主要根据:“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的”。这里,我仅谈两点看法。 1.价格运动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不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把价格看作由供求关系决定,是回到马克思的早期思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这一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模型入手,分析得出:商品的价格既决定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以这一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易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好处即经济剩余。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确定以及劳动力买卖所产生的经济剩余。  相似文献   

6.
针对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这一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从简单的商品交换模型入手,分析得出:商品的价格既决定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价值,也决定于购买者对商品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评价。以这一结论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交易给买卖双方带来的好处即经济剩余。最后简单地分析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确定以及劳动力买卖所产生的经济剩余。  相似文献   

7.
价格的变动,由商品价值变动所决定,受供求关系和币值等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和币值等因素的变动又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价值、供求关系和币值的变动受制于这一阶段较低的生产水平、基本经济特征和其它客观经济条件,价格有其独特的变动趋势。关于社会主义价格变动的趋势,我国理论界曾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价格变动呈徐徐上升的趋势;二是价格水  相似文献   

8.
价格是商品的价值和效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价格形成的真正基础是商品价值与效用的统一体,而不是其中任何一方或其它东西。 商品的价值和效用决定价格的过程,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首先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商品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劳动同抽象劳动一样是蕴藏于劳动之中而非外加的力量,必然对商品价格的形  相似文献   

9.
"消费性借贷"是指借入方借入资金后用于生活消费的借贷行为.由于其计息标准是由市场行情所决定,所以其利息也是市场分配规律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的结果.市场分配规律只能分配"新增加的社会财富",故可以推知消费性借贷也具有生产性.消费性借贷促成了商品的提前消费,使商品产生了"时间移位".消费性借贷之所以具有生产性,是由于"商品的时间移位"和"商品的空间移位"(商品运输)提高了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一般能力",也就是可以生产效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林业建设战略重点的重新定位,“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森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将优秀的森林文化资源整理、组合、提升,创新为森林文化产品,并确定其价格,能更有效地传播森林文化,使其被更多人所接受,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森林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森林文化的丰富和创新过程。该文阐述了森林文化产品的涵义、主要特性、传播与消费的条件、主要表现形式、价值及其价格。文章认为森林文化产品包含了创作过程的活化劳动、制作文化载体的物化劳动和森林文化自身的价值,它们共同构成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文章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新古典价值经济学理论考察了森林文化产品的价格构成,认为森林文化产品价格应该由其生产成本、效用、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决定:生产成本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低价格;效用决定森林文化产品的最高价格;供求关系变化影响森林文化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