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晔 《家庭科技》2009,(10):38-39
参加完老陈的追悼会,老李回到家中疲惫不堪。他重重地坐在沙发中央,深深叹了口气,闭上眼睛,追思起这位几十年的老友。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4日,老友杨生茂教授仙游,噩耗传来,沉痛难已。除即电杨令侠教授致哀外,月余以来,总感到于情于义,我是不能不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的。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把这部书第四册标点的错误用书面列举出来,并且认为,以对古典文学造诣较深的吴先生决不会有此,一定是出于他人之手。果然料想没错,从这部书的《前言》可以知道是他的同窗老友代为标点的。现在我再把第三册标点的错误指出。《前言》中说由同窗老友标点的是一部分清代原稿,第三册的原稿全是清代的,而错误则十九出在后半部分,大概这又是那位同窗老友代为标点的吧?  相似文献   

4.
老友李君向我叙述“采纳小偏方,免掉一刀苦”的事情。他说:“9月份的一天,我到医院门诊部看病,诊断为甲状腺瘤(左叶),叫我住院开刀。为了  相似文献   

5.
元旦假日,老友相聚。自然扯到了假日安排上。听说休宁新城建设日新月异,英姿勃发,市民游客称善,省、市领导首肯。于是,我们几位老同志一致决定去休宁新城,寻找新的感觉,作一番“耳濡目染”的休闲之旅。  相似文献   

6.
老友龚维英君继《原始崇拜纲要》之后.又发表了《女神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这是一本精彩而有趣的书。初读之下,不禁顿兴纯学术繁荣有望之想,神话学振兴有日之感。首先,我觉得学术最重要的品质是创新。维英兄坚持的就是这“唯陈言之务去”。打开他的书,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往往不忍释手。据说国外有一种阅读科学论文的电脑,能够把新作跟旧贮的信息进行比照,发现创新之处立即自动纪录在案;如果全篇都是空话、套话、老话,那就生气似地“啪”一声打到废纸篓里去。维英的书决没有被弃之虞。例如他认为母系氏族在父系之先…  相似文献   

7.
夏曾佑 陈寅恪从欧洲留学归国,去见他父亲的老友,饱学之士夏曾佑,他对陈寅恪说:我很高兴你懂得多国文字,有很多书可读.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已经看完了,现在无书可看.陈寅恪当时认为真是荒唐,中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遍之后无书可看呢?等到陈寅恪七十岁时,他对人说,我现在老了,与夏先生很有同感,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  相似文献   

8.
谢泳先生新近被厦门大学聘为教授的事,是近几年学术界极少能让我们回味的美好事件之一。我相信这件事值得载人当代学术史。这里面的关键人物,除了当事人谢泳之外,还有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教授、该校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以及玉成此事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尤其是玉圣老友.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聚会上,碰到好久不见的老友家晖,听说他今年刚离婚。见他神色果然明显憔悴,折损不少往日风采。有人关切地问他,现在一切可好?他说:“当然好了,离开了那个贱人,现在连呼吸都顺畅多了。当初怎么瞎了眼,找了这么个货色。幸亏她滚蛋了,要不然还不被她折磨死!” 大家闻之无不愕然,想不到平时温文尔雅的他,竟也会有出言不逊的时候。家晖的太太大家以前都见过,比他小好几岁,有一张甜甜的圆脸,长得清纯可人。很难把家晖的话和这样一个女子联系到一起,也许人不  相似文献   

10.
王晴佳 《学术研究》2005,(11):91-97
本文以台北史语所和近史所所藏"傅斯年档案"和"朱家骅档案"之有关信件为基础,探讨陈寅恪名字的读法和他与老友、史语所上司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这些信件显示,陈寅恪在国外求学时,一直用标准发音拼写他的名字.另外,他与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也曾有一度十分紧张.这一紧张关系的造成,与傅斯年的"学霸"作风有关,也与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的立场有关.从中,我们亦可看到陈寅恪1949年决定去留大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南宁老友面     
《家庭科技》2006,(1):34-34
南宁是广西首府,老友面是南宁市最著名的传统 小吃,是酸、辣、咸、香兼备的面食,有驱风散寒,通窍醒 食和兴奋精神的作用。 关于老友面的来历,民间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 是,一老翁经常去中山路一间小吃店吃早餐,久而久 之,跟老板成了朋友。有一次,老翁外感风寒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老友许寿棠说:“我觉得他感到孤寂”。不错,鲁迅是孤独的。波特莱尔也是孤独的。他6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波特莱尔觉得父亲被出卖了,母亲对他的爱校出卖了,他对母亲的眷恋被出卖了。他这样写道:“尽管有家,我还是自幼就感到孤独——感到命中注定永远孤独。”①他在给母亲的信中还写着:“如果有一个人年纪轻轻就议得忧郁和消极的滋味,那肯定就是我。”②然而孤独却远远包容不下这两颗敏感、深途的灵魂——在那个充满血与火的年代,鲁迅“冷藏”着他的“清热”。他在《热风·题记》中这样写着:“但如果凡我所写的,的确…  相似文献   

13.
清贫老友 正在看报的妻突然惊呼起来:快看,宋光国成了百万富翁.<三峡都市报>上有条消息说,云南一家企业的老总,带了两名收藏专业人员专程来到万州,花了一周的功夫,仔细鉴赏了宋光国的奇石,出价180万元,欲全部购走;宋却不卖.妻自语:他穷得像个"扁担",怎么不肯要钱.我说:图钱就不是宋光国.  相似文献   

14.
论沈有鼎     
<正> 一沈有鼎先生逝世了,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如今寂寞地归去。“白发多时故人少”,回忆过去与有鼎先生之吃茶谈“天”,为之神往。在70年代,我们经常在一起谈“天”,这“天”是自然的天,我们谈话总是围绕数理、哲学、逻辑以及中国经学、历史与古典文学。他是一位学识渊博而言辞锋利的人,这在最初。出乎我的意料,他蓬首垢面,行路蹒跚,体形象我的老友童书业、平时我没有注意到他,虽然早仰其大名,以为“不过尔尔”,接触后乃惊其博学与机锋,谈经夺席,当代仅有。  相似文献   

15.
奇人·奇石     
清贫老友 正在看报的妻突然惊呼起来:快看,宋光国成了百万富翁.<三峡都市报>上有条消息说,云南一家企业的老总,带了两名收藏专业人员专程来到万州,花了一周的功夫,仔细鉴赏了宋光国的奇石,出价180万元,欲全部购走;宋却不卖.妻自语:他穷得像个"扁担",怎么不肯要钱.我说:图钱就不是宋光国.  相似文献   

16.
时间要回溯到一九二七年,在日本东京近郊大岗山,我们几个云南籍的留日学生等待着一个从家乡来的新留学生。他来了。他个子不高,宽额下一双大眼睛闪亮。手里提着一只小箱子。当他和我们握手时,操着浓重的昆明腔:“您家请好好的?”身在异国听到乡音,格外亲切。经过自我介绍知道他名叫李生萱,这是我和艾思奇同志的第一次见面。不过艾思奇这个名字是七年后牠发表著名的《大众哲学》时用的。此后,除了熟悉的老友外,很少有人再喊他的本名了。日本的樱花,和那樱花映辉时的富士山是非常迷人的,不夜的“银座”也近在咫尺;但这一切对十七岁的艾思奇难以动心。他到东京后,整日坐在“榻榻米”上用功,  相似文献   

17.
前年,吴雁南教授和我谈起,他正和许多位中国近代史专家、思想史专家合作,编写一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篇幅较长,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半个多世纪.时隔两年,现在这部多达4卷、20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已经杀青,即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参与工作的主编和撰稿人中很多是我的老友或新交,我由衷地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欣喜.  相似文献   

18.
辜鸿铭先生     
辜鸿铭先生与先祖雪堂公为老友,大约光绪己亥年相识于上海,到次年(庚子)又同在湖广幕府。先生卒后,先祖为作《外务部左丞辜君传》于《辽居乙稿》中。  相似文献   

19.
忆旧也轻松     
老年人喜怀旧,老年人爱聊天。聚老友几位闲侃大山,叙谈往事,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我在退休后就经常参加这种“聊天会”。但老人聊天应注意方式,该说些什么和怎样说,还是有些道道的。  相似文献   

20.
陶绍教 《家庭科技》2010,(11):31-31
老刘和老张本是常在一起玩的牌友,那天,他们一起打牌时因出牌问题互不相让,你一句我一句争吵起来。老友劝阻无济于事。他们先是坐着争吵,后是站起来争吵,越吵越凶,越吵越激动。老刘突然跌倒,口吐泡沫不省人事,幸亏及时送至医院才捡回性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