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漫长的中国史上,曾作过都城的城市很多:但同为都城,持续时间及重要性相差甚远.其中至关重要的,按历史顺序,是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也有加上安阳而成"七大古都"的).而"重中之重",毫无疑问,前期是西安,后期是北京.这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之谈论"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为何首选这两座城市.  相似文献   

2.
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分布同样是有规律可寻的。大致说来,中国城市的分布变迁有两条主线:第一,都城分布是按由西向东、从南到北的线路迁徙着,其代表城市是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第二,城市分布重心则由北向南移动,即最初的城市规模和密度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代表,后来则是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最突出了。这是我国城市分布结构变迁的两个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桂林、西安、南京、苏州、广州、海南岛等旅游城市或旅游区已被国家确定为“七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历年来,国内外旅游者高度集中在这些城市和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热点”。1986年,这些城市和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69%,旅游饭店客房总数占全国的73%。就这些城市或地区来说,旅游者又相对集中于几个著名的旅游点。如西安的临潼、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江苏的苏州等旅游点,每到旅游旺季国内外旅游者蜂涌而至,往往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相似文献   

4.
城市民谣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口头文学形式,而都城民谣显得更为典型,是特定封建王朝时代观念和审美风尚的集中体现,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本文将唐代都城民谣分为政治预言、讽咏时事、市井谐谑、世情民俗四类,对代表性的民谣进行较为细致地辨析。最后指出唐代都城民谣所具有的特性,从城市空间和"舆论波"的角度重点讨论其城市属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5.
邺与中世纪东亚都城城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润珍 《河北学刊》2006,26(5):105-114
邺是公元3—6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之一,其城由南、北二城构成,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形制呈横或纵长方形。宫城位于都城北部中央,以宫城主建筑为基点设一南北中轴线,宫城、郭城相套呈“回”字形,主要建筑围绕基本点沿中线左右对称布置。城内街路纵横交叉,形成棋盘状街区,每一街区即一里坊,坊市位于宫城南之中线两侧,城门名按方位、四时命设,其设计规划反映出建造者的“天象”意识,力求“天、地、人”完美和谐。这一城制初具于东汉后期,经曹魏、后赵、东魏、北齐不断改进,最终在邺南城的制度中得到总结。邺城城制开启了隋唐都城制度,影响及于明清之北京;并于公元六七世纪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对平壤城、开城、汉城、藤原京、平城京等起了重要影响。东亚各国古都城制沿承因革,形成各自的城制系统,又因其共性,构成中世纪东亚都城城制系统,而这一系统的源头均在邺。  相似文献   

6.
南宋临安的工商业,在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法国著名汉学家贾克·谢和耐(Prof Jacques Ger—net)更是在其所著的一本主要阐述南宋都城临安社会生活历史的著作中认为:“在蒙人人侵前夕,中同文明在许多方面正达灿烂的巅峰”;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与建都设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全有 《天府新论》2004,(2):98-100
都城设置是孙中山十分关注的问题。关于中华民国的首都设于何处 ,孙中山的思想有一个流变过程 ,前后有上十处地方为其所注目 ,其中有的城市一提而过 ,有的则多次强调。在所有的都城候选城市中 ,武昌和南京是孙中山最为看中的所在 ,这更主要的是基于反对袁世凯定都北京的考虑。在武昌和南京之间 ,孙中山有时候倾向于前者 ,有时候则对后者予以强调。当然 ,从总体上来说 ,在孙中山眼里 :武昌和南京实属各有千秋 ,互为伯仲 ,介乎于均可之中。至于其建都主张 ,更多的是基于现实政治斗争考虑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四年夏,鲁迅应邀去西安讲学。在西安孔庙,看到一些历代帝王画像。其中有一张是宋太祖或是什么宗,穿一件长袍,胡子向上翘起。一个“名士”说:“这都是日本人假造的,你看这胡子就是日本式的胡子。”鲁迅以此为题,回北京后写了《说胡须》一文,向所谓“名士”、“国粹家兼爱国者”实际上是国粹家兼卖国者,掷出了一支锋利的投枪。《说胡须》一文中的“名士”是谁?历来的有关注释中没有提到。一九七四年我们到邹  相似文献   

9.
笔者带领课题组于2010年3月至11月,通过实地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南京七个城市的“蚁族”群体生存现状,研究了该群体的身份认同,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大部分认同“蚁族”身份,表现出“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的特点,而“户口”和“媒体建构”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蚁族”的身份认同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社会流动信仰体系对于该群体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释氏西域记》中有关龟兹的材料,系僧纯378年左右在龟兹所收集的,因此,《释氏西域记》所谓“国北四十里有雀离大清净”的“国”,应是吕光伐龟兹(公元384年)之前的龟兹都城;而《水经注》所指的都城应是北魏时代的王都。据《水经注》所记水系,雀离大清净应在西源水(今渭干河)上,北魏时的都城应在东川水(今库车河)上,雀离大寺与北魏龟兹都城分别在两条河上。而《水经注》所载“龟兹城,故延城矣”一语,正如黄文弼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说明北魏时的龟兹都城——龟  相似文献   

11.
城市如人。如果说珠海是位清纯亮丽的少女,大连是位富有帅气的小伙子,北京是位大气但有点自傲的中年男子,那么,西安就是位雍容大气的汉子。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城市及其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都城规划布局与都城制度反映出来的。曹魏建立五都之制,是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一个创举,其中邺城的都城布局对后世影响甚大。北魏洛阳无论在都城规划、城市布局等方面均体现出承传、变异、创新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以"村"为代表的新型聚落形态遍布于中原大地,成为除了城镇之外在乡村中最清晰可辨的实体。村的形成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是从聚落到村落的演变,这是社会常态下的自然演变路径;二是从屯田、坞壁到村落的演变,这是社会动乱状态下的非自然演变路径。魏晋南北朝时期上述两个路径既互相交叉,又各有其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迈入“百亿时代”,一个新的纪元就此拉开帷幕。西安,作为西部城市电影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十年产业化改革造就了2011年西安电影业的再续辉煌,同时,外埠挑战的加剧也凸显发展瓶颈。本文旨在对2011年西安电影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核心竞争力因素做以评述,并对其中出现的挑战与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明德 《殷都学刊》2008,29(4):20-27
都城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它的产生是聚落演进的结果;作为政治活动的中心,它又是国家演进的产物。中国古都的起源在聚落形态上表现为从部落联盟中心的大邑逐渐演进到王权国家曲都城;时间形态上表现为从三皇五帝时代的都邑发展到夏商时期的都城;地域形态上表现为从黄河上、中、下游的广泛分布渐趋集中于中游的中原地区;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宫殿、宗庙等大型夯土建筑物的出现。随着宫殿和宗庙的出现以及聚落中心功能的加强,至夏、商两代,真正意义上的“四方之极”,即政治、军事、经济、典仪及文化中心的都城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市人口学会、城市科学学会、人口控制办公室、人口普查办公室联合发起的“流动人口问题研讨会”,于1989年12月26~28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内举行。与会代表100多人,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广州、西安、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及上海。代表幅盖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并且就城市功能发展的历史态势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今天着眼于城市建设而研究城市功能问题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关于城市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原始社会的考察认为,城市不是从来就有的,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出现了用墙垣围起来以便防御的部落的居住中心,这便是“城”的本义。恩格斯指出:“用石墙、城楼、雉谍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已经成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中心。”①恩格斯这里虽然使用了“城市”一词,但这种“城市…  相似文献   

17.
五代都城基本上是两都格局 ,而国家郊庙地点与天子之居都常不为一 ,这是五代政治和礼制的一大特色。五代国家祭祀中心和政治中心的离合 ,以及郊庙地点由洛阳向汴梁的迁移 ,体现了国家祭祀中心对政治中心的趋向性 ,表明五代政治重心的转移是逐渐完成的。而都城的政治职能先移郊祀职能后移 ,则勾勒出了五代都城功能性转移完整的过程。五代两都格局在《新五代史》卷 6 0《职方考第三》中有明确的记载 :“汴州 ,唐故曰宣武军。梁以汴州为开封府 ,建为东都。后唐灭梁。复为宣武军。晋天福三年升为东京。汉、周因之。”“洛阳 ,梁、唐、晋、汉、周…  相似文献   

18.
与“城市”相对或并举的是“田园”与“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后两者可谓永恒的主题,我们拥有成熟、发达的田园想象或乡土想象的艺术手段。而对于城市的想象则起步较晚且路径曲折。中国文艺中的城市想象出现于20世纪,并且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天津等为数不多的近代发达城市,一直在所谓“乡土中国”的氛围中曲折前行。  相似文献   

19.
《天问》中的“九天”源本先秦神话传说,意指天帝与众神所居住的由九重天垣环绕的天庭。神话中的天庭以人间都城的形制为模板,通过想象的放大而虚构出来。神话对天庭的想象受到星象的启示,而星垣体系的构拟又仿效宫城的体制和布局。《楚辞》中的“九神”指的是太一、黄帝、太皥、炎帝、少昊、颛顼、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这九位司掌“九天”的星神。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重要转型期的唐宋都城的变化昭示了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城市作为社会的载体,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空间概念:一是地域空间,诸如城市区划、城市布局、城市建筑等;二是社会与政治空间,诸如居民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城市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空间,诸如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心理、城市观念等。可以说,我们关注的城市空间应该具有多重性和多维性。如果把唐宋都城长安、洛阳、开封和临安等城市经济社会的变化进行梳理,它还可以分为有形变化、张力弹性变化和无形变化,具体表现在平面布局的突破、地域空间的拓展、功能区域格局的重新组合、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人口结构的调整、官府职能回应市场的探索与转变等方面。在城市社会经济空间拓展的过程中,都城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在城市社会结构变化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商品经济因素展示了其无处不在的穿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