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由于城乡之间卫生体制的差异,卫生资源城乡分布不均,历史上浦东新区城乡形成了各自独立的两大医疗保障格局。新区农村实行的主要是合作医疗的保障制度,与城市相对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体制相比,二者的保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浦东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城乡两大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浦东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本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上海浦东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发展策略,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为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结构的转变搭建过渡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成因、特征与趋势:一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安  杨云彦 《西北人口》2011,32(4):105-110
中国农民工"半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回顾已有研究,文章归纳了农民工"半城市化"的成因在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城市倾向的公共政策、人力资本不足、社会资本缺乏和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受这些因素影响,进城农民工在地域、非农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生活消费、心理认同和政治权利方面表现出城市化的不彻底性。在趋势上,由于渐变的制度环境和城市性累积后的阶层分异,农民工"半城市化"虽是普遍的、长期的,但已在趋弱、且现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3.
吴华安  王崇举  石智雷 《西北人口》2010,31(6):82-86,92
从城市容量角度关注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城市容量出发结合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容量是一个以人口负荷量为主体,包含自然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的三维系统,并建构了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容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的自然容量和经济容量有助于人口城市化,而城市的社会容量则因无法满足农民工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延缓着这一过程,也使农民工"半城市化"成为长期现象。因此,作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包括两个阶段、四种身份和八个特征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关键须从城市的社会容量着手,系统地考虑三维容量之间的相互嵌入和协调扩张,并提出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与尝试 ,浦东新区城乡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符合其实际 ,具有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随着新区的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推进 ,如何尽快地并轨城市养老保障与农村养老保障 ,已成为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是浦东新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行养老保障模式无法缩小城乡差距 ,因此 ,必须建立一个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城市养老保障过渡的并具有可操作的平台 ,形成城乡阶梯式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日益高于城市,这是否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本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只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会长期持续。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因素发生改变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的城乡倒置状况将发生转变,即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最终将超过农村。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人口城市化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职业结构的转变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张园 《西北人口》2013,(4):71-77
立足于我国目前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本文解析了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和实现条件,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城乡覆盖、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发展阶段设计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进程,提出每个进程的实现路径分别是:2012—2014年,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人群全覆盖,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无缝隙转移接续机制;2015—2020年,整合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居民缴费和养老金待遇动态增长机制;2021—2030年,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君 《西北人口》2012,(5):101-106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是推进以统筹城乡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的统筹正迈向一体化新阶段。分析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困境:大量农民存在、养老保障关系转续难和新农保推广障碍,提出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减少农村人口总量和比例、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创新养老保障关系转续机制和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代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分散式向集中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经济活动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在计算机上模拟微观个体的行为并在宏观分析和微观基础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桥梁。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传统宏观经济模型在一些新  相似文献   

10.
是城市化,还是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城市化,还是城乡一体化?吴怀连一、城市化过程与效应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国城市化自鸦片战争及外国商品资本大举输入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0.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与外资主导的中国殖民地化同步...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伟文 《南方人口》2003,18(3):29-33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也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中村"是我国大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城中村"的出现,"城中村"土地、人口、经济、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城市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整合的目标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焱 《人口学刊》2004,(5):18-22
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化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整合已势在必行。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改革措施应分近期、中期和远期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13.
自杀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特殊社会问题,中国自杀现象的基本特征: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本文基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视角,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女性自杀死亡率差异的经济原因。最后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J Cao 《人口研究》1985,(4):16-19
A long-term commodity economy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is report, will help to improve family planning and to decrease the population. The new economic reforms have brought a commodity economy to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the result is an improved level of productivity and a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At this stag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y couples want to have more than 1 child which they could not afford before. This poses a new problem for family planning objectives. As the economy has shifted from a partially self-contained economy to a commodities-based one, more rural inhabitants want more children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1) the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since agriculture in China today is still carried out by manual laborers, the household productivity rate is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laborers it can provide); 2) as rural inhabitants have a higher income than before, they are no longer worried about fines; 3) decentralization reduces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it is unable to follow through with, e.g., promises of 1-child family incentives and bonuses, and welfare. As a result, families do not uphold the family planning objectives. Family planning will eventually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however, through promotion of family planning campaigns and as the commodity economy advances and becomes more thoroughly developed. The author states that China is currently in the midst of an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which, once over, will see a decrease in the overal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Rapid growth and globalization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have dramatically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in China,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sing a multistate model accounting for distributional aspects of age, sex, education, and migr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regions, we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rough 2030 and examine some major associated sustainability issu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for a range of assumptions,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will nearly double from 2000 to 2030; (2) the labor force will constitute a larger share of total population in urban areas than rural due to internal migration of younger workers—this appear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mega-urban metropolises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3) rural populations will experience more aging than urban; and (4) level of educ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labor force will remain low, which could pressure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al transition from an agricultural to a service-based economy.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的历史沿革、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老年保障是指家庭或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从经济支持的角度讲 ,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保障经历了建国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的集体保障、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等三个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非平衡发展战略及事实上存在的等级制度 ,城乡老年保障存在巨大差别。农村老年保障形成了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水平不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红利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君丽 《南方人口》2005,20(1):41-47
本文介绍了人口红利的概念及其实现条件。通过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 ,论证了我国人口视窗开启的时间 ,分析了过去人口红利未能充分兑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兑现人口红利的途径是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方面利用城镇经济发展机会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延缓城镇人口老龄化 ,延长人口视窗开放时间 ,实现经济再次飞跃发展。完成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需要政府在建设城乡间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理论上讲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两个直接而又基本的因素。受此影响 ,2 1世纪前一二十年我国城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就决定了2 1世纪前一二十年我国就业发展战略在选择和实施时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城乡统筹考虑 ,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兼顾等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加速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城镇化进程。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交织影响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其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城镇,这将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应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积极推进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城镇化,培育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以城支农的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以改善农村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险等因素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缓解经济压力是老年人劳动的主要原因,但社会参与成为高学历城市老年人群参与劳动的重要动机;良好的身体状况提高了老年人劳动的可能性,对农村和男性老人的影响尤为突出,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表现出更强的劳动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