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兼具医学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多重特殊属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我国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的有利契机,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努力构建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中医药文化贸易"三位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促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途径多元化对其对外有效传播至关重要。目前,中医药发展仍存在在欧美一些国家未能确立合法地位、平台开发不足和国外中医药文化教育薄弱等问题。将VR技术有效应用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药影视作品、中医药图书出版、中医药旅游项目宣传,可以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3.
回望古代丝绸之路,中医药既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政策支持、文化交流、利益共享的优势,并通过推动中医药国际贸易转型升级、增进中医药文化国际认同、建立中医药服务国际标准体系、强化中医药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中医药对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梳理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历史,探析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在人才短缺、传播失真和政策壁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指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在于讲好新时代的中医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药文化,并提出制定标准、培养人才、设置议程、精准传播和创新形式等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海外传播历史悠久,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海外各国草药贸易的往来及文化交流。回首整个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史一直充斥着文化差异问题。当今时代全球范围多元文化不断交融,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故基于中医药国际传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探索性提出通过建设多语种中医药翻译人才库、精准对接不同文化语境的有效传播、依托新媒体平台提升中医药国际传播力三个应对策略,以期助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三国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从三国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探讨了三国文化发展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促进三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是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基于《本草纲目》东传日本后的译介与传播,拟用翻译学、传播学、文献学等理论,还原中医药典籍东传日本后被引用、翻刻、译介的传承模式与变迁轨迹,探析中医药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的多重因素;根据《本草纲目》日译本的前言、序言、文内注释、书末附录等副文本资源,分析其日译策略与现实价值,探寻中医药典籍对外翻译与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梦露 《国际公关》2023,(5):173-175
数字时代,伴随着云计算技术、5G、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药文化交流互鉴不断加深,中医药国际合作不断拓展,中医药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数字化国际传播仍面临传播模式过于传统单一、新型传播介质运用不够、数字化传播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数字时代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需进一步采用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构建公众参与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和开放协同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破除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数字化壁垒,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是对外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通过对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外交流简史的剖析,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国际化传播的历程。试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梳理建校初期、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三个历史阶段对外交流的历史特点,发现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外交流形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对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促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方面,在中医药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是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1中医药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一门医学科学2007年1月,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地位、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扬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明确告诉我们没有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底蕴,中医学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体系,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是对外政治传播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实力决定着一国对外政治传播的影响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媒对外政治传播重视对外政治信息传播中文化因素的运用及与对外文化传播的配合推进以达致理想的影响力。在追求政治传播影响力的过程中,传媒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和呈现现代中国当中寻求到平衡的支点,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春丽 《国际公关》2022,(23):23-25
通过整理中医药传统文化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整理日本认同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其国内历史发展的关联性,梳理和剖析影响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要素。首先介绍了中日建交时期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了中日断交期间日本国内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情况;最后分析了历史上各时期日本主流文化对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唐一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可谓诗文众体皆备。唐传奇的创作与发展,使得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由于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唐代的医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医学在医经、医方、本草、针灸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唐代,文人通医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他们创作了大量与医药相关的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艺术的思维,既丰富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又从更广泛的层面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6,(6):123-124
<正>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问题(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应注重民族性的审视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价值观的传播,一种是为获取文化产业化商业利益的传播。在文化超越地域和民族区域的限制走出国门的时候,对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民族性的审视就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内容上,显然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又必须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让传统文化成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传播辽宁的海洋文化,让世界对辽宁的海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强辽宁省在国际海洋经济中的地位,首要的任务是对当前的辽宁省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有所了解。从而针对目前辽宁省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发展策略,进而促进辽宁省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进一步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广泛介入且疗效显著,引发学术界、媒体、民众对中医药现代价值和发展状况的思考与讨论。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其价值与定位: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重要门户,中医药文化的承续与推广,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从文化创新角度讲,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文化的对接、融合,强化其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纽带作用,有助于建立以健康实践为旨归的中国文化新体系;从文化传播布局言,宣传中医药文化是为世界卫生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以中医药文化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先行军必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已呈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与形式多样化、传播范围广泛化等特点。同时,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传播主体力量失衡、传播路径发展不均、民族文化传播渠道国际传播力弱、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等也不容忽视。新时期提升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政策创新;建构民族文化话语体系;注重受众分析,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中医药一直是我国对外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如今“一带一路”倡议更是给中医药国际化带来了大好机遇,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历史必然趋势。但中医药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着文化认同、语言障碍、标准制定三大困境,因此打破文化差异、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创新突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语言学中的历时性、共时性和即时性为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权进行整体性建构。历时性话语权旨在阐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三者的统一,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话语自信、自觉与自洽来总结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历时话语来源、内容及特征;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话语结构、空间拓展及场域转换来提升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共时性话语权;从话语表达体系、话语主客体、话语渠道等实现进路来优化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即时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明治时代学者新渡户稻造为了对外传播日本文化,以《Bushido:The Soul of Japan》为题,从基督教视野出发、在汲取中国儒家思想和日本固有神道教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日本武士道思想体系。本文就新渡户稻造在对外宣扬武士道时,采用了怎样的建构角度和策略,并就其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的启示进行研究。结论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具备拟受众对象文化趋同的文化视野,并需要通过恰当的传播策略凸显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内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