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去年,我们曾去浙东四明山老区进行综合考察。历经余姚、上虞、宁海等县(市),考察内容涉及社会经济诸多方面。现就发展商品经济问题,提出调查报告。 发展中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徐懋庸传略     
徐懋庸原名徐茂荣。于一九一○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下管村(今下管公社)。祖父是个贫农,原来有过两亩地,但是被高利贷剥削光了,死后还给子孙们留下一笔债务。父亲是一个贫穷的手工业工人,名徐金木,以制造筛面粉的纱筛在附近的乡村里出卖,或替别  相似文献   

3.
机构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我省上虞、兰溪、龙泉三个试点县(市)以及其他一些县的改革实践和调研情况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行重点研究和解决。 一、党政关系问题 科学确定党政部门设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是县级机构改革的重要方面。我省现有的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问题。如县纪委和监察局、人事局在干部违犯案件查处职能上的交叉;老干部局和人事局、民政局、总工会等部门以及老龄委在离退休人员管理职能上的交叉;组织部和人事局在乡镇干  相似文献   

4.
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也是我国历史上进步的心理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共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今存共三十卷,除“招致”一篇有目无书外,仍有八十四篇,二十余万言。《论衡》的思想特色是:在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和神学思想体系居于统治地位,谶纬迷信大肆泛滥的历史条件下,能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从“悯世忧俗”出发,敢于反对一切他认为虚妄不实的东西,既不信神鬼,也不做圣贤之言的奴隶,疾虚妄不避上圣,求真理不承认正统的偶象。以致被当时斥之为“异端”、“妖变”。这种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敢于反抗,敢于追求和坚持真理的特点,也具体体现在他的心理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5.
杭甬运河     
杭甬运河,浙江省东部宁绍平原上的主干航道,又名浙东运河,西起杭州三堡,经钱塘江航程27公里后,又经绍兴,萧山,上虞,余姚,鄞县,宁波至镇海,全长252公里。  相似文献   

6.
《鲁迅日记》中于1914年4月8日记有冯步青,相隔十五年后于1929年10月31日又记有冯步青。《鲁迅日记·人名索引》将此两次出现的冯步青判为两个人,分别索引,非是。此十五年前曾来北京投考知事、托请鲁迅作保结的冯步青,和后来在上海作律师、鲁迅托请为赎女佣王阿花事的冯步青实为一人。冯步青是通过魏福绵的关系认识鲁迅的,两次冯名的出现都和魏有关。魏福绵,浙江上虞人,绍兴浙江第五中学毕业,通过许寿裳的侄子许世璇的关系认识鲁迅,1919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的上虞同乡会任职。冯步青和王阿花都是魏的  相似文献   

7.
梁山伯考     
王宁邦 《江海学刊》2012,(4):198-204
关于梁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梁山伯的身份,历来说法不同,揆诸史实,梁山伯的原型极有可能为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死后所葬地修陵,位于丹阳胡桥镇,传说中的梁山伯亦多有死后葬于胡桥镇的说法;宁波梁圣君庙碑记所载"梁王祠"以及梁山伯能够祈得雨水等记载,均与梁武帝有关;宁波梁祝庙中供奉的神奇人物沙老元帅其原型当为梁武帝部将陈庆之。因此,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梁山伯墓。梁武帝被附会成梁山伯与孙皓封禅建立的山神庙(梁山伯庙)被后人改作"梁王祠"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关联并非偶然,祝英台(地名)与梁武帝的郊坛因地理关系,容易被联系在一起,也为梁祝同学读书的传说提供了土壤。梁山伯原型的特殊身份可以解释梁祝传说中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揭开了传说中的祝英台为何是会稽上虞人的身世之谜。  相似文献   

8.
《二十五等人图》(伯·二五一八)陈宽撰。全卷共九十八行。上虞罗氏《雪堂丛刻》已据摆印,并跋云:“人有二十五等之说,见《文子·微明篇》。此卷所述,与《文子》略合。惟上五等之次第,《文子》为神人、真人、道人、至人、圣人,此卷作神人、圣人、真人、道人、至人;中次五等,《文子》第三为虞人,此卷作庶人;下五等次第,《文子》作众人、奴人、愚人、肉人、小人,此卷作众人、奴人、肉人、小人、愚人:为不同。”仪征刘氏《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云:“惟此书之作,亦导源班氏《人表》。虽  相似文献   

9.
王亚民 《晋阳学刊》2023,(6):113-119+135
乡贤参与村治的“上虞经验”是枫桥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乡村文治、德治、礼治、自治的集中展现,具有客观存在与现实推广的合理性。其丰富内涵构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经验系统:乡贤文化认同与现代乡贤培育使得乡贤参与治村成为可能,乡贤的充分参与初步实现了村庄社会全面而有效的治理,“X+乡贤”多重运行机制下现代化村治格局得以初步建构。三者呈现出一种递进关系,亦即参与前提、外在表现与内在机制。乡贤参与村治的“上虞经验”是乡贤治村的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结晶与创新,是历史传承、时代需求、村治优化三重逻辑共促下的一种必然。它在全国的推广、再发展、再创新,顺应了村庄善治与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折射出社会主义中国村庄治理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寓文于商的探索和实践夏海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上帝”对商家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于是一些商家相继慨叹:“生意难做”。为了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赢得成功,就必须在促销手段上作独具匠心的创意和精心的策划。于是我们从上虞国商大厦一开业就打出了“文化促...  相似文献   

11.
东汉孝女曹娥原为"巫女"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曹娥是一名孝女,而不知道她还有另一种身份--"巫女".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以"神道设教",因势利导,将中原儒家伦常观念植入曹娥故事,成功地把一个巫女塑造成为一个孝女.孝女曹娥的故事,是汉代以降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家伦常观念与正处于地域文化转型中的会稽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龙江点滴     
罗继祖,1913年生,字奉高,号甘孺,浙江上虞永丰乡人.其祖父罗振玉为中国近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对于甲骨学、金石学、敦煌学等有重大贡献.罗先生自幼承继家学,国学功底深厚,博学多才,诗文书画无所不通,曾任吉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从事古文献、东北史教学和研究数十年,治学严谨,卓有成就,著有《辽史校勘记》、《枫窗脞语》、《墐户录》、《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等多种.离休回大连白云新村,与家人团聚,年逾八十,笔耕不辍,自号两启轩主人,有《海角濡樽集》记其生平事略.)  相似文献   

13.
川岛     
川岛,原名章廷谦,字矛尘。散文家。浙江省上虞道墟村人,1901年生。现为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他还有侔尘、萧度、荑蹊、张穆熙等笔名。【川岛】大约是1922年,日本学者片上伸来北京大学讲授北欧文学。当时,在此任助教的章廷谦担任记录。后来《晨报》副刊要发表这个讲稿,需要署记录人的名字。正好章廷谦在读一本主人公叫川岛的日本小说《不如归》,他就顺手  相似文献   

14.
吴晗在《明史小评》(《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一文中指出,王廉曾参与《元史》续修,依据是朱彝尊的《曝书亭集·王廉传》:“王廉字希阳,青田人,侨居上虞。洪武二年用学士危素荐授翰林编修,明年与修《元史》。”但对于王廉参与修史之事,《明通鉴》、《明史》、《国榷》、《明纪》等诸多史书均不记载之。原因,吴昭并无解释、至今仍鲜有人对此作出说明。关于王廉参与修史之事,来深的《元史目录后记》(《宋学士文集》卷一)早已提到:”凡前书有所未备,颇补完之。其时与编纂者则臣赵场、·臣王廉、臣王彝、……而总其事者仍臣(…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近代中国文化大师罗振玉的生平 ,最重要的著作有两种 :《集蓼编》为罗氏晚年所撰的自传体回忆录 ,《庭闻忆略》则是罗氏长孙、当代著名文史学家罗继祖教授记述与祖父共同生活时所见所闻的回忆文字。东方出版社 2 0 0 0年 7月出版的《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则是前述“双璧”之外又一部可以展示罗氏生平的著作 ,而且也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6年的校注审订才终于登上今天的学界。罗振玉 ( 1 86 6~ 1 94 0年 ) ,字叔蕴 ,又字叔言 ,号雪堂 ,晚号贞松老人 ,罗家在北宋时为河南阌乡人 ,随南宋南渡 ,先籍浙江慈溪 ,又迁上虞永丰乡 ,故又称…  相似文献   

16.
《参同契》和《悟真篇》都是道教重要的内丹经,两者成书相距九百余年。本文主要探讨其间道教内丹术的发展历程。《参同契》的作者为东汉会稽上虞人魏伯阳。他是一位精于《易》理,长于气功,卓有成效的实践家。他在天人一体思想的影响下,总结汉以前的养生成就,第一次将《易》学引入养生学领域,作《周易参同契》三卷,借易道明丹道,开一学之先河。书中除总结了当时的练  相似文献   

17.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网络。但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研究。为了系统研究我省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制订我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实践和理论依据,自1987年始,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绍兴市,进行了较系统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走访了绍兴、新昌、嵊县、上虞等县,听取了县领导和一些部门领导对本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康社会是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农村奔小康,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小康社会。 1992年国家统计局经过科学设计和定量分析,评出我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我省12个县(市)榜上有名。它们是:绍兴、萧山、鄞县、慈溪、余杭、桐乡、余姚、海宁、温岭、诸暨、上虞、黄岩。从所占县数同各省所辖县总数相比(不含直辖市),我省排在江苏、山东、广东之后,居第4位。这说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喜人,同时也反映了我省与相同区位的省份存有一定差距。 为了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刊特开辟“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笔谈”专栏,约请有关省领导撰文指导,约请12个县(市)的领导撰稿介绍各县的经验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本期发表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锡荣以及温岭县县长张敬钤的文章,正是这个专栏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前期,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等人因为教育与文学的共同追求汇聚于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他们结庐于白马湖畔,彼此情投意合,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现象——白马湖散文。白马湖散文是形成于特定地域文化中的创作现象,这一文人群体在清幽宁静的白马湖畔教学写作,从而在散文创作中呈现出对教育的思考,对生活的艺术化追求,整体风格趋向清新素淡又自成境界。白马湖作家对佛学有着自觉的靠近,他们认同世间的苦难,并以心灵的平静去超脱苦难。他们以心理上的亲和来感悟佛教与人生,以宗教的虔诚靠近儿童生命的本质,在现代散文史上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1921年9月,在钱塘江边,古老的浙东运河畔的萧山、绍兴、上虞三县的80余村农民掀起了中国现代史上农民革命的狂风,开创中国农民运动的新纪元,是“全国农民运动历史上最先发轫者”。犤1犦今天,先烈们战斗过的浙东萧绍平原已步入小康社会,但重温这段历史,不断用先烈精神激励自己,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不无裨益。衙前农民运动是由刚创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主要领导人是沈定一、宣中华、杨之华及五四时期著名新语倡导者、浙大名教授刘大白等人。衙前,地处萧山县东部,这里河港交错,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浙东运河畔的一个小集镇。但是,在军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