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本和制度研究的启示。作者认为: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制度对于经济增长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制度又是有一定结构的,制度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系统论、制度的融合与冲突、制度效率、制度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制度供给与西部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条件进而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影响其增长条件进而能动地作用于制度安排。作者在论述有关政府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剖析西部经济落后的表征与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源,研究西部经济增长的保障,指出需要增大政府制度供给,为西部经济增长构造一个快速、稳定演进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同时将制度和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制度变迁、技术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使得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具现实的解释力.此外,本文的研究表明,人口总量、时间偏好率、制度实施成本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建才 《人文杂志》2006,1(3):63-67
为了打开“索洛黑箱”,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统一起来,本文构造了一个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评析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 ,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 ,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 ,是两种对立的观点 ,这涉及到人力资本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 ,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要素的“黏合剂”,对转型期发展中大国而言,制度变迁更加复杂,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等特征.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内在逻辑性与辩证关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转型阶段应以制度改进和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一种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的模式经历了单一经济增长模式、全面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更替过程.经济增长与制度正义是互生互发的关系,自生自发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民主与法治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关于技术进步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既包括马克思的技术发展理论也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曼斯菲尔德的技术创新的扩散理论等。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有必要明确单个企业或部门的技术进步是怎样传导至整个经济中去的 ,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机理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如何量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与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的诠释和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功绩,一是将制度性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并把制度分析纳入经济分析的一般框架之内;二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复归。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强调了对经济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分析,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有助于说明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有助于人们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理论建设;有助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社会资本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各维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认为社会资本并不是生产函数的独立投入要素,而是其中的重要转换要素,其主要通过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投入、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及正式制度等方式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及相关模型的建立,对2002年至2012年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测算分析,所得其对外开放度同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结论主要有: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稳步增长,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部六省内部差距大,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与其GDP间存在强烈相关关系;对外开放度较低的省份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大。借助模型所得结论对中部六省现阶段所存在的,诸如中部六省内开放度不平衡、各省份应如何利用本地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给出了抓住政策机遇、学习其他地区经验、挖掘地区潜力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南自建省以来,粤琼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建立模拟系统发现,海南经济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粤琼经济存在不平等关系,分别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与外围。海南要打破这种格局,创建强调自己特色的产品,把海南建成一个中国联系世界、世界联系中国的纽带和窗口,要把海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休闲旅游的中心和旅游消费的乐园。海南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对广东经济的一大贡献,在粤琼经济合作中,海南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实现海南自身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要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要在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时候,优先考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有助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VAR模型探索了我国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贸易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积极的效应。在长期,HO变量、产品内贸易指数IIT和出口产品集中度H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而总产出是SW指标长期原因。从短期看,出口产品集中度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其他贸易指标在短期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并没有构成任何贸易指标的短期Granger原因,说明经济增长是从长期来影响贸易结构的变动。文章还结合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我国贸易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古今中外研究孔子、老子者 ,不可胜数 ,但主要是研究他们的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思想 ,很少有人研究他们的经济思想。深入研究儒家、道家的经济思想 ,把它们与现代经济联系起来 ,发掘其潜在影响 ,在当今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可以鼓励人们转变观念 ,积极消费 ,以扩大内需 ,刺激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源泉和增长质量等问题。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增长大致经历四个周期,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还分析了储蓄—投入转化、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出和制度变化等因素的"典型事实"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粤琼的经济增长、经济差距及其合作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转化为知识型经济增长模式,知识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成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从教育的社会收益来看,小学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中学,中学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大学。笔者认为,从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基础教育还应该做如下创新: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步伐,提高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法为普及初中或高中义务教育;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的实用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制度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6年相关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制度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制造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某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变化会对其他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规范的经济法律制度、开放的贸易政策会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制造业集聚,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加强则不利于制造业集聚发展。因此,沿江省市需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系列经济制度安排,促进制造业集聚,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抢劫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态有两种——“女抢男”和“男抢女”。其形式因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奴役式抡亲、掠夺求亲、“格斗”婚礼、占有新娘式抢亲、模拟抢亲、私奔抢婚六种类型。我国的抢婚现象有不少零散的史料记载。抢婚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习俗有其发生发展原因,其落后性将在婚俗发展中被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