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读张知寒先生《再谈墨子里籍应在今之滕州》(《文史哲》1991年第2期)一文后,觉着张先生墨子里籍在滕州的新论,立论勉强,证据不足,多为牵强附会之说,故愿与张先生略作商榷。 张先生在《再谈墨子里籍应在今之滕州》一文中作了五个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墨子实为目夷子的后裔”,“目夷子的后人,均生息发展于目夷”,“目夷”这个地方就在今山东滕州境内,因而墨子是滕州人。 张先生认为,宋襄公兄之长子(即司马子鱼)因封在目夷这个地方,就以地为姓,改为目夷氏。后目夷演变为墨胎,墨胎省为墨氏。这个目夷就在春秋时的小邾国,小邾国就在滕州境。因为墨子与目夷子同姓,所以墨子就是宋公子目夷之后。那么目夷这个地方在滕州何处?张先生说滕州有个“木石”镇,这个“木石”就是“目夷”二字之讹,故墨子就是滕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民族的学术思想统一体中,对立学派不仅互相排斥、对立、斗争,而且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转化中吸取对立学派的理论营养,以促进相互的发展和提高。这种现象在哲学史上是普遍的。孟子是一位严厉排墨的思想家,所谓“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这种近于丧失理智的攻击,活脱脱地表现了他那偏激的宗派情绪。他声称“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拒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摆出了一付与墨家势不两立的架式。但是,就象韩愈一面疾呼对于佛教要“火其书,庐其居,人其人”,一面却又偷运佛学唯心主义一样,孟子在其反墨的喧嚷声中也悄悄地进行着对墨子理论的改造与吸收。这并不是思想家的个人品质问题,而是学术思想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墨子学于儒家而又反儒,创立了新的学派;孟子批判墨家又吸取了墨家有价值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对墨子思想的吸收与改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殷”名号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骨文中用作地名或国名的"衣"字,本为东夷族称的转化字,商代末年周人称商为"衣",实际是指商人为夷人.入周以后,周人仍多称商为"衣",又或称为"殷","衣"、"殷"名异而实同."殷"名号的通行大约始于周康王时.旧说商又称殷起于"盘庚迁殷"是没有根据的,以商都为"殷"亦出于周人的习称.  相似文献   

4.
<正> 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儒墨显学的对立。墨家作为儒学的第一个批判者,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墨子死后,“墨离为三”(《韩非子·显学》),有相里氏之墨、相(祖)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史称后期墨家,活动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墨子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内容,扬弃了他的“天志”、“明鬼”等唯心主义观点,形成了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思想体  相似文献   

5.
贵刊1984年第1期《红衣大炮闯关东》一文说:“……红夷炮,明人呼西人曰红毛夷,故名……清代入主中原,讳夷字,官书多改为衣”。“清代讳言夷字”的说法颇流行,老、新《辞源》都持此说。然仔细推究却难成立。后金天聪五年称红衣炮时,仅有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并不犯名、帝讳,入主中原后,在有清一代官私文书中毫不颐忌  相似文献   

6.
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于是哪里人氏?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说法;一是鲁国人。《吕氏春秋》中的《当染》和《慎大》两篇,高诱注:“墨子名翟,鲁人。”这里说的“鲁人”,据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考证,是指鲁国人。二是宋国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墨翟宋之大夫”,墨子在宋国的活动较多,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见于多种古籍,于是一些人就认为墨子是宋国人。三是鲁阳人。毕沅在《墨子注》中,根据《墨子·公输》篇的记事,认为墨子是鲁阳人,因为鲁阳当时属楚,所以墨子也就是楚国人。可是从一些反映  相似文献   

7.
儒学两题     
有人提出儒学两题,我试答如下: 问:春秋时儒墨同成显学,何以墨学独晦,直至清代才被人提起?愚见:墨子之反宗法比儒家的重宗法优良,墨子的反宿命比儒家的信天命优良,墨子的作重于述,比儒家优良,墨家的施自贫贱始比儒家的施自亲始优良,墨子的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努力生产、努力工作,比儒家之天地之性人为贵优良。 答:谈问题恐怕应从本原谈起。我国从野蛮进入文明大概在于东周战国之交,儒家正当其时。所以儒家的孔子被捧为大师,不是无理由的。在说人生而有父母,于是又和家与国毗连。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由里及表的概括,这是墨和管、老、庄、荀诸家所不能企及的。因为管、荀、老、庄诸家所见纵即比儒家精深,究竟偏于一隅,不及儒家能覆盖全体。再说墨子之学比起儒家是后起,其人也不与孔子同时,他的传统关系也不与孔子同。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又“为了东周”栖皇一生的人,从人格来看,他和管、墨近似,而与老庄不同,宗法之制,仿自殷周,不能不讲。所以孔子的“述”摆在“作”之前,如说孔子有“述”无“作”也不对,孔子作《春秋》,难道不是“作”吗?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墨子,我知之不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向大家请教。一、墨子的里籍问题自晚清以来,专治墨学的许多著名学者,认为墨子是鲁国人。但他在鲁国的什么地方,却一直没有弄清。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确认墨子故里在鲁目的“滥邑”。滥,这个地方,原为商族的同姓目夷氏所建的“目夷路”,至周代变为小邾国(亦名郳国)的下邑。小邾,当时是宋国的附庸。到鲁昭公三十一年,此地合并到鲁国,战国时期又为齐国占有。学术界曾有人说墨子是宋国人,也有的说是齐国人,可能与滥这个地方的归属变迁有关。因此,我们认为:不论说他  相似文献   

9.
治墨学者多知欒調甫先生是現代“墨师”之一。欒先生对墨子的研究多創見,我写“墨家形式邏輯”一書时,曾受到他的启发,可是欒先生的著作,我只讀到他编的“墨辯討論”,頗以为憾。最近人民出版社重印欒著“墨子研究論文集”,亟买一讀,觉得这集子虽系三十年前的旧作,然对有志于整理和发揚祖国  相似文献   

10.
墨学湮没于汉代,仅存《墨子》一书。先秦诸子言墨、批墨甚多,极少涉及墨家学派发生、发展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正> 九流十家,家各有名。其名何义?除墨家外,大都有了定说。“墨”义为何?前人也曾有所探讨,如诋毁说,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主此说的可以刘节氏为代表,在《辨儒墨》(见所著《古史考存》)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认为“墨”不是好词,既是一种刑名,为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之一,又是“贪以败官”之义的表现,而且它还表示丧服,古代对刑徒就叫做“墨者”。像这样一个坏词,决没有人会把它用做自家学派的名称,这是仇家诋毁之词。即如墨子之名翟,翟与狄同为一字,也有诬蔑之意。说到仇家,儒墨互相攻讦,孟轲以墨为无父,甚至詈为禽兽。所以这“墨”之称,翟之名,都是儒家所加的诋毁之词。至于何以《墨子》书中又自称墨者?这是由于该书为战国时人所转述,当时称之为墨的情况已经普遍,其后学也就接受下来而自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墨子的思想,我已在《墨子思想体系》中论述过,现在再来概括地说一说,并且指出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也比儒家等更能起些积极作用。一、墨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价值最高的是墨家而不是儒、道、名、法、佛等家,墨子也是最先反儒的一家,首先引起战国百家争鸣的一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同为“显学”,在学术思想上孔墨二人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姓氏。墨也许是姓,也可能含有色黑、瘠墨(俭薄)、绳墨、墨刑等的意义,而以因多“形劳”而致色黑,与其实行俭薄,以绳墨自矫为近是。  相似文献   

13.
荀墨揭义     
荀卿者名为儒。而实窃墨者之行也。墨者之性恶。故节葬短丧。晏然行之而心安。侈然论之而不怍。彼墨氏不自伪也。是以非儒也。曰儒者之行伪也。墨氏固不揜其真耳荀卿则曰性恶也。圣贤君子之学修伪也。非性也。其劝学修身不敬并相儒效篇。劝天下以行其伪也。父母兄弟无故。君子之至乐也。舜禹周公之事。圣贤有大不幸者存焉。而荀卿以大义灭亲为儒效。观其论。斯知其仁矣。其非儒而勿显非也。则暗、  相似文献   

14.
墨子之后 ,墨家学派产生分化 ,并由分化而渐渐产生不同的新派别。《庄子·天下》载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 ,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 ,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 ,相谓别墨 ;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 ,以角奇偶不仵之辞相应 ,以巨子为圣人 ,皆愿为之尸 ,冀得为其后世 ,至今不决。”《韩非子·显学》也谓 :“自墨子之死也 ,有相里氏之墨 ,有相夫氏之墨 ,有邓陵氏之墨。”庄、韩之说虽不尽相同 ,但都指出了墨家后学分化及互争真传的事实。不用怀疑 ,进入战国中后期 ,墨家后学的分化、演变成为这个学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本文所要讨论的是…  相似文献   

15.
论墨子的廉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墨子的廉政思想邢志第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孔子、墨子、韩非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及其流派,对当时的政局纷纷发表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形成了道、儒、墨、法等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中,墨子系统地提出了廉政建设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各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他以利国利民作为衡...  相似文献   

16.
<正> 杜国庠(1889—1961)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对先秦诸子,能发前人所未发,成就斐然,其中对墨、荀两家研究尤为独到.一《墨子》一书是中国古代较之百家是最为科学的巨著,清代孙诒让《墨子问诂》出,揭开了《墨子》研究的新叶.然而,迄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墨子》的研究,尚多停留于外围问题的考释上,如《墨子》成书的年代、谁是《墨子》的作者、书中文字校订、诠释训诂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无益处,但是,这种研究成果毕竟是初级产品.杜国庠关于《墨子》的研究则走出了初级研究的范篱,升其堂入其室,将《墨子》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他的研究不但在方法论上高于前人,而且,用科学的认识论检识了《墨子》.《墨子》在逻辑学和认识论上的成就在先秦百  相似文献   

17.
田宝祥 《理论界》2022,(8):75-80
秦汉以后长期“中绝”的墨学,曾在近代迎来一次小的复兴。墨学之近代复兴由毕沅、王引之、孙诒让等人对《墨子》文本的校勘、注释而开启,经梁启超、胡适、郭沫若等人对墨家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而形成浪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墨学的复兴浪潮中,最为引人注目者,并非墨子本人所阐发的“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而是后期墨学所归纳的“墨辩”的逻辑、论辩思想。将逻辑的概念、规律、理论、方法与现实的政治、道德、社会、生活相系,从而寻求价值与逻辑之间的动态平衡,可说是“墨辩”逻辑的思想特质,亦可说是“墨辩”逻辑与西方形式逻辑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世敏 《船山学刊》2013,(1):119-122
学术界论及《墨子》时,多认为“节用”是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如果从《墨子》书中保留下来的异体字来考察其经济思想,可以发现墨子对于社会财富的纯消费确实主张节用;但是作为一名手工业者,墨子的节用主张并不适用于为改进生产工具而进行的投入,也就是说墨子的经济思想有节而不节的一面。显然,从这个角度探讨墨子的经济思想所得出的结论,更加符合墨子作为一名手工业生产者要求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孔子、墨子都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均为鲁人,所处时代大致相同。孔、墨所创的儒学和墨学在当时并称“显学”,影响很大。自汉武帝之后,儒学被推上了“独尊”的地位,而墨学则日趋冷落。其实,两千余年扬儒抑墨,都不过是封建统治者的需  相似文献   

20.
目夷考     
青铜器中带有“孤竹”铭文的 ,今知共有 6器 7铭。关于“孤竹”的考认 ,李学勤先生已撰二文。若关于“孤竹”的考认不误 ,则据《史记》记载 ,“孤竹”二字旁之合文徽号应即“目夷”。总括“夷”字的字义有“人”、“仁人”、“东方之人”、“持弓之人”、“平”5种。大概“夷”字为东方夷人所自造 ,所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夷”字与“人”即“仁字可通用 ,而与“尸”字完全不同 ,学界向以“尸”通“夷” ,是由于二字易于相混之故。史书中目夷族又记作墨氏、墨台氏、默怡氏 ,当以“目夷”为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