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6年埃及等国家与中国建交起,中阿关系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间,双方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互通有无,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中国坚定地支持阿拉伯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略、维护民族权益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受世人尊重的外交家。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为树立起中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多次亲自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各个国家,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奠定了基础。大家都知道,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民族和国家交往过程中存在语言、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往往使交往难以获得成功。正如美国的一本《公共关系手册》所指出的那样:“对外关系的交恶,十有八九不  相似文献   

4.
《当代老年》2009,(11):4-4
2009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在缔造新中国、捍卫新中国的艰苦斗争中,在建设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上,广大老同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发挥了中坚和骨干作用,不愧是人民共和国的奠基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5.
在以民族国家为最重要行为体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为实现这一利益,国家会衍生出一系列的愿望和需求,并依此制定一系列政策目标,这些愿望、需求及由此确立的政策目标就构成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国家利益概念通常指国家相对其它国家而言的基本需求和欲求。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安全等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影响进入后被迫发生的。中国从一个奉行儒法政治模式的帝国发展为现代国家,儒教及中华帝国的遗产在现代中国继续发挥作用。民族救亡是近代历史主题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虽屡次被西方国家及日本打败,但在复制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时却拥有诸多优势。不能建立以发展为导向的强大民族国家,是许多后发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然而,中国素有强势国家(strong state)的传统,广袤的核心领土,其广大人口共有同根同源的文化,而其精英群体则具有集体认同,所有这些或多或少地归功于千年之久的儒教国家传统。  相似文献   

7.
身份作为认同的外在体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在环境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事物原来的身份产生变化,从而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因为对身份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中国外语教育的身份危机来源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以及民族国家和多元文化转型等因素错综复杂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国家助学金政策是政府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无偿资助保证其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一项促进教育公平和保障每个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的重要举措。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G民族大学的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探究,总结其在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具体做法,揭示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评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诚信机制、加强对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等方面完善民族院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曾经对亚洲、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大量的国际援助,内容包括军事、经济等方面。伴随着这些援助活动,中国政府曾经派遣大量的志愿人员到国外参与相应的项目及活动。这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外派的志愿活动。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永恒主题,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精神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既是一场激烈的经济斗争,也是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更是一场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美贸易摩擦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以互联网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依靠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以机制统筹为理念,以中联部为实施主体,以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政治领导人、媒体和智库为合作对象,通过召开中阿政党对话会、签订政党合作备忘录、举办政党研修班、促进政党领导人与青年交流等方式,积极配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整体交流.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阿加强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民心相通,维护了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和平与发展事业,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民族国家这一源自欧洲的国家形态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以及超国家组织的突破性发展和扩张,许多学者断言民族国家已开始走下坡路,并提出各种关于超越民族国家的理论和设想.本文在二战后发生的脱离或冲击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实践中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欧盟、苏东集团、美国式帝国进行考察,试图探讨如下问题:这些实践中,哪些对民族国家的超越实践更具广度,哪些更能向纵深发展,哪些更能持久,为什么?在当今保守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当道,国际关系尤其大国关系极有可能从合作共赢走向对抗冲突的危险时刻,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社会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刻不容缓.希望本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经验层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观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家已经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一种支配本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人类共有的组织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观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通过上述比较,得出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观其实质是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服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常乃荣 《公共关系》2001,(10):22-23
WTO及新的生产格局,形成了一个以全球市场为轴心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得社会交往活动更加广泛,突破了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因此在各种活动领域中,普遍的重视沟通和协调,达到尽可能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彼此通力合作,就十分必要。国际司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的日益频繁,使各民族、国家司语言文字、思想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障碍,就必须靠公关来协调沟通。  相似文献   

15.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16.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阿拉伯世界,族群、国家、民族、宗教多元认同的存在决定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家认同深受多元认同的困扰。本文主要探讨了种族、语言、宗教、教派等族群认同对阿拉伯国家认同的挑战,分析了阿拉伯国家族群冲突的四种主要形态:权力分割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权力垄断族裔化而引发的国内冲突;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族裔群体的冲突;跨界族群寻求自治与独立引发的冲突。阿拉伯国家的族群冲突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存在的问题和遭遇的挫折。  相似文献   

17.
nation state在中日两国分别被理解为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其原因可以从分析并比较国民的语义变迁中得到解释,它们反映出两国近代以来不同的国家构建历程。古汉语国民在近代日本首次获得归属和参与的现代语义,回归中国后,在晚清最后10余年间变得更为复杂。近代中日的国民承载权利、成员身份等现代西方的公民概念语义,并与人民、公民、臣民、民族等相关语词形成一个概念网,传递出对国家主义的强烈追求。两国的国民语义差异明显:在日本明治中期以后容纳了天皇的臣民,融入文化民族的部分语义,成就其君主专制和泛民族主义相糅合的歧路;在晚清则成为立宪/共和之争的标志,与大民族主义/汉族主义的民族语义之争一起,辛亥革命后汇入为中华民国的民族国家话语。近代中日的国家构建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参照的结果,但却迈上迥然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秀出我国家     
方亮 《公关世界》2010,(1):30-3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国家形象的好坏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各国政府都在树立国家品牌.想方设法秀出自己的国家.2009年11月30日,以“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的中国广告,开始在国际知名媒体上投放,在国内掀起了热评。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选山宣传单措,对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我的追梦     
韩殿生 《老年世界》2013,(16):11-11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是美好的,也是具体的,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最终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中国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才能使全国人民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