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表人诉讼制度是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主要手段,而我国《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拟从诉讼代表制度背后的价值,即效率与公正原则出发,探讨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缺陷。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方便诉讼参与人、信访人及时掌握相关的诉讼和接访知识,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从2013年9月起推行二维码便民诉讼服务,收到较好效果。现就此项工作做简要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能动司法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针对辖区群众"诉讼难"的实际情况,酉阳法院按照市委薄熙来书记"让老百姓  相似文献   

4.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诉讼调解制度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其种种弊端日益突出。从法理学的角度看,诉讼调解制度不符合司法审判的本体要求和目的,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不利于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取消诉讼调解制度,还司法审判以本来面目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张华安 《领导文萃》2007,(11):47-49
今年1月,福建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案件纠纷调处、协助调解的工作意见》。这是泉州中院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司法的一项具体行动,是人民法院贯彻《监督法》的一项新举措,也是重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实现司法效率与公正有机统一的有益尝试。据有关部门统计,泉州某市(县级)法院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调解的案件调解、撤诉率高达87.4%。一些拖延较长时间的“骨头案”得以妥善审、执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条件,提出我们在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同时,应当注意良好诉讼观念的培育,应当在公正与效率的主题下对调解的社会价值观和诉讼价值观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7.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条件,提出我们在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同时,应当注意良好诉讼观念的培育,应当在公正与效率的主题下对调解的社会价值观和诉讼价值观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8.
王庆新 《决策导刊》2005,(10):41-41
近年来,南川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稳定环境的大目标,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突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个重点,切实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司法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证据排除规则是围绕证据能力问题对证据的取舍做出判断的重要制度。证据排除规则应该追求公正、效率、加强人权保护与实现司法文明等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均对此问题存在争议,虽然“诈骗说”在其中占有通说地位,司法实践中也同样大部分认定诉讼诈骗行为为诈骗,但是诉讼诈骗行为并非完全符合诈骗罪的三角诈骗特殊形式的构造。法律漏洞问题不应依靠有争议的结论来解决,而应由完善法律来得到问题的澄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群体诉讼日益增多,群体纠纷除了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之外,往往还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发挥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作用迫在眉睫,但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立法的初衷、司法实务的适用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认罪后诉讼程序立法,不管是美国的有罪答辩和辩诉交易还是我国的简易刑事程序,都是为解决诉讼公正与效率之间价值冲突所做出的选择,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辩诉交易存在着极大的法律价值,其价值理念和程序设置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纷日益增多,纠纷关系也更加复杂,利益与社会的多极化、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纠纷解决手段的多样化,“诉讼爆炸(litigation explosion)”以及诉讼本身的权威性遭到质疑等司法现状让人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对诉讼机制局限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领导者》2006,(6):I0003-I0003
平原县人民法院按照“顾全大局、团结实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思路,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和“公正与效率”主题,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该院把搞好审判、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点,健全完善了便民诉讼网络站点,推出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并作出十项承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受到当地党委和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在队伍管理上突出人性化管理,推进文化育院,建设五型法院,使法院工作的科技化、人文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被县委授予“经济卫士”奖;  相似文献   

15.
胡俊 《决策与信息》2013,(10):37-38
近年来,虚假诉讼在民事诉讼领域内呈现多发态势,严重扰乱审判秩序。虚假诉讼通常具有隐蔽性、单方性、不为外人所知等特点,它不仅损害案外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妨碍诉讼程序的进行,损害国家司法权威和降低司法公信力,同时也易滋生司法腐败。随着新修改民诉法的实施,将虚假诉讼纳入了法律监督的范围,提供了有力的立法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长效管理监督机制,以期能够对虚假诉讼进行强有力的震慑,通过检察机关与法院的联合协作,尽可能减少虚假诉讼案件的发生概率,以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的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司法公正的使命,但囿于立法和司法的现状,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种现状,笔者从诉讼监督的界定入手,深入部析我国诉讼监督立法的缺陷,在论证充分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实践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7.
公益诉讼的案例在我国普遍存在,但是在立法上的明文规定是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才出现的,经过了近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司法实践。民事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公益性,单独就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加以分析,是研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国际平行诉讼是是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积极冲突,虽然平行诉讼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多种司法救济手段,但它的不利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解决平行诉讼问题是各国立法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及经济转型的今天,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而现行诉讼制度的设置和运行已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司法的现实需求,建立多种诉讼程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改革发展趋势。借鉴国外有效的经验建立小额诉讼程序,为我国解决司法资源的严重不足与缓解争讼压力的提供了一条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指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到开庭审理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总称。科学合理的审前程序有助于整理证据、固定争点和促进和解功能的发挥,是保证庭审顺利进行的前提,甚至关系到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现状及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设想,以期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和促进公正高效司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