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与中学迥然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容易出现困惑、不安等适应不良现象,他们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状况,而且关系到他们往后的发展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迫切工作,文章创新性提出实施"113工程"的工作思路,在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时以班风学风建设为中心,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抓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党团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基础。目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整体良好,同时职业倦怠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高校青年辅导员因年龄、工龄、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得出了可以借助实施心理干预、加强职业培训、明确职责范围、完善激励机制以及畅通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概念,通过深度访谈形成这一概念的构成维度,以1000位辽宁、吉林、湖北、河南、云南、广东等省的高校辅导员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量表,并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价值观的现状。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共有社会认可度、成就感、物质报酬、智力刺激(创新性)、人际关系、利他主义(奉献性)、安全感等7个维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辅导员性别、婚姻状态、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构成等方面职业价值观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质化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主要策略,如入职标准;制度保障;实行案例式培训模式;建立辅导员学习共同以及"学习—反思—行动"研修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概念、内涵和结构,以及对目前的研究的现状的阐述,分析和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高的对策和方法,以其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归纳了目前学界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现状,界定了辅导员和职业认同的概念,阐述了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工作特点和绩效考核,分析了辅导员认同感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为了应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要求辅导员必须走专业成长的道路。本文从组织策略、个体策略和群体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如何,是关系到整个学生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工作者素质,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和提升相应的职业素质,即:必须具备和提高科学判断能力,提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增强依法治校能力和服务全局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划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否是一种职业,该不该划分专业,划分专业的标准是什么,具体由哪些专业构成,这些问题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讨论中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理论界已有所探讨,但存在较大分歧,有的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此谈谈我们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文章分析了职业认同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的原因,提出了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等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的身份,依法享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职业权利。辅导员的职业权利有教育教学行为自主权、专业发展权、职业保障权。辅导员的职业权利的行使,受行政、法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工作对象、自身道德价值观制约。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职业定位就是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上始终都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旨,因被动应付高校扩招后大量学生事务性工作,辅导员职业定位正在从思想教育型被动转向事务型。必须克服障碍,寻求政府政策支持、落实相关人事制度并利用现代化的工作条件,促使高校辅导员职业回归思想教育本位。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职业压力调查研究,首先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研究方面文献进行统计梳理,在量性地了解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研究现状基础上,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社会研究方法进行实证调查和分析,寻找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亦成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大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文章以辽宁省各高校辅导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寻求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之特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趋于进步取向,基本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需求;性别与岗位编制等因素没有影响辅导员职业素养水平;不同工作年限的辅导员,其职业素养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与特点,描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存在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责任,缺少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职业作风,职业技能不符合工作要求等问题。分析发现缺乏对辅导员职业精神内涵的认知和实践,职业认同度低,持续工作意愿不强,职业压力大、责任重是影响因素辅导员职业精神的主要因素。从丰富辅导员职业精神内涵,加强宣传和引导;减轻工作负担,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专业培训;设置不同职责的辅导员岗位,促进工作专业化;成立辅导员协会,促进职业能力自我提高等方面提出发扬和培养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辅导员个人的主观努力外,更需要在组织层面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文章从准入机制、培训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发展保障机制、倦怠干预机制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环境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五个维度来考察。基于现有研究基础薄弱和工作现实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环境研究对弥补现有研究的缺失、提供辅导员队伍建设决策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本应有着教师和干部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却在高校繁琐复杂的日常工作中,失去了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对这份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迷茫和困惑。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弱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破除高校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改变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为辅导员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职业意识的现代培育不只是一个从外部进行教育的问题,辅导员队伍的壮大和职业化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职业意识逐步自觉的过程,它构成辅导员职业意识现代培育的基础。辅导员制度的建构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它对辅导员职业意识的塑造主要通过制度精神的价值引领、制度规范的内化与行为规约、制度运作中的活动开展与行为导向进行。  相似文献   

20.
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顺应新形势的新要求,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引导大学生,这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