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形式表现为: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违背信用关系或合同约定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保护商业秘密的主要方式有行政保护、民事保护、和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2.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形式表现为: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违背信用关系或合同约定侵犯商业秘密权的行为,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保护商业秘密的主要方式有行政保护、民事保护、和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着一些解释和法规上的缺陷,既不能很好地保护商业秘密拥有者的权益,激发促进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没有及时有效和有力地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犯罪行为。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自己观点,提出在侵犯商业秘密罪构成要件的法规和解释上,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解决法律规范的漏洞和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史大贤 《经营管理者》2009,(23):233-233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是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急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国内外对商业秘密权的性质认定不一,有财产权、人格权、企业权、知识产权等说法。由于其客体商业秘密的特殊性,商业秘密权既有知识产权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显得非常必要。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跳槽现象日益普遍,但跳槽带走的不只是人才本身,伴随着跳槽损失的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其中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秘密和管理决策秘密。如何认识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保护人才流动中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受侵犯,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一、商业秘密及其保护的必要性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较晚。1991年,在《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中,首次提出了"商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合理流动显得非常必要.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跳槽现象日益普遍,但跳槽带走的不只是人才本身,伴随着跳槽损失的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其中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秘密和管理决策秘密.如何认识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保护人才流动中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受侵犯,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商业秘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总是带给竞争者以丰厚的利润。那么,企业应怎样强化商业秘密管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呢?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及其认定标准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它不仅包括化学配方、工艺流程、技术秘诀、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而且包括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 如何认定商业秘密呢?借鉴西方经济界的经验,通常  相似文献   

8.
《经营与管理》2013,(11):10-11
委托人:李某某委托事项: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依据不足代理结果:不予起诉承办部门: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承办律师:彭胜锋【案情简介】被不起诉人李某某,广东省佛山市某金属表面处理剂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某某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于2008年12月4日被佛山市某公安分局刑事拘留。经佛山市某人民检察院批准,于2008年12月16日被佛山市某公安分局逮捕。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国机电系统的广为关注的河南省某电气公司状告公司原总工程师及河南某电器公司侵犯商业秘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及赔偿经济损失一案落下帷幕.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两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被侵害人损失的民事责任,因此判决,两被告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6万余元,并承担70%的诉讼费.当人们对企业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赞叹的同时,如果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也留给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侵犯商业秘密罪写入刑法14年,实践中虽然侵权行为多,但是刑事案件少,且控方(或原告方)胜诉率不高,办案难度大。本文试从举证责任分担制度改革角度出发,分析建立证据转移制度之必要性,以完善刑事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平 《经营管理者》2013,(15):217-217
<正>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利器,一旦被侵犯其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商业秘密保护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自主知识产权品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企业商业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跨国交流的不断深入,商业秘密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当其遭到他人的非法侵犯时,在法律上给予其充分可行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商业秘密的含义、特征、危害等方面的分析,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无论是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都系权利人在投入大量资金、设备、人力的基础上获得的,凝聚着权利人的劳动和汗水,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然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不少人缺乏依法保护商业秘密的意识和观念,在不少地方,非法追逐商业秘密的情况日趋严重,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从事生产经营中,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严重侵犯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前不久,国家工商局通过新闻界公布了5起不正当竞争案例,其中浙江慈溪市机床厂浸犯商业秘密案,引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是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课题,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文章从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状况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业秘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实践中商业秘密泄密事件屡屡发生。本文着重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在立法以及企业操作等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滕尚丽 《经营管理者》2013,(21):248-249
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我国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存在不足,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普遍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民营企业深受商业秘密被侵害的危害.为此,需增强民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加强对企业雇员的管理,完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同时寻求有效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8.
赵婷 《经营管理者》2009,(14):82-82
本文是笔者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各种论著及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针对中小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给中小企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目的是为了引起中小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视,维护中小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莉 《经营管理者》2001,(10):31-31
<正> 一、合法获取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 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问题。各国关于商业秘密的概念界定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把它理解为技术秘密,有的国家把它理解为特定信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3款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  相似文献   

20.
黎冲森 《经理人》2009,(9):102-107
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胡士泰等4人进行逮捕。自7月5日爆出力拓间谍门事件以来,国内很多钢铁企业、贸易商甚至负责铁矿石谈判的组织方中钢协都有人涉案被拘或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