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让大学生树立完整的珍视生命的价值信念,是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的重要目的。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本文结合大学生生命教育实际,提出应分别从文化环境、心理辅导环境、过渡环境三个方面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环境构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晏玉珍 《经营管理者》2013,(18):249-25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高校校园出现了大学生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现象,甚至轻视生命,由此高校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基于大学生生命现状,研究高校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探讨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针对一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道德滑坡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巧妙激发其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巍 《管理科学文摘》2011,(23):152-152,15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频繁发生,反映出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冷漠和对生命意识的缺乏。“我爸是李刚’、“药家鑫事件”、虐待动物案;这些既有品行败坏者对弱小生命的摧残,也有意志薄弱者对生命的轻视。这种漠视生命价值现象严重影响校园和社会和谐,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今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严重,功利化趋向难以消解,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冲击难以避免,而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从而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伤害自己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及其他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说明大学生中的确存在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情况,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性地、成熟地对待生命、理解生命的真正涵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和目的,建议高校积极开展生命教育,采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积极追求生命.  相似文献   

7.
高校青年学生是我国高知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顺利成才并就业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角,分析高校学生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因素,试图为有效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提供思考维度。从高校培养角度来说,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增强创新精神培养意识,深入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开展,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包含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解读、对自我的发展、品质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等各方面的教育。针对当前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强调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航海类院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地方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弘扬我国文化精神,强化社会的文化底蕴,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一、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素养已成为人们必备的能力之一。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世界各国都积极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联动、各具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下通过文献调研和整合,在充分把握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来体察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影响了校园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背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当前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盲区,如何有效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崭新课题.该文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如何构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从调查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生命观的归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如何构建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袁霞 《管理科学文摘》2011,(13):105-105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性观念发生改变,性行为发生增加,性疾病增多,对大学生进行人口文化的教育是已经迫在眉睫,这既是大学生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获得进一步解放,给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内容,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使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一个文化更加多元、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环境。新时期的政治观教育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国际化观念,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全球化实质,端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政治情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念和治国目标。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构建及其具体目标实现的道德基础。目前,受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不仅对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无法实现。为此,大学诚信教育1.要重视高校诚信道德文化环境的建设。优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教师要帅先垂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优化高校网络诚信环境。2.完善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与诚信评估机制,完善诚信监督和惩罚机制。3.大学诚信教育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合力作用,高校尤其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诚信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获得进一步解放,给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内容,推动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式、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使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一个文化更加多元、意识形态更加复杂的新环境.新时期的政治观教育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树立国际化观念,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全球化实质,端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政治情感,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面貌呈现一片新气象,这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是时代之需。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看待生命,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益于课堂教育的完善和提高;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促进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网络社会和经济时代最强大的国防”,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从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去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历史沿革和民族文化等原因,两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在一些方面的对比研究,取长补短,对我国在高校学生中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这个课题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